寻有效交流之策,悟互动学习之道

2019-09-10 14:38唐兴权
新教育论坛 2019年17期
关键词:提升效率

唐兴权

摘要:数学是小学阶段的重要课程之一,如何更好的改进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提升课程教学的有效性,一直是学界和教师所思考的重要问题,同时也是完善小学数学课程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率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激活兴趣;学会反思;重视表达;提升效率

什么样的数学课堂才能做到有效且能彰显勃勃的生机呢?一句话,要有有效的交流。因为数学学习是学生自主建构的过程,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对话与交流。走进现在的数学课堂,我们可以感受到课堂交流不再是简简单单的一问一答,也不是形式化的热热闹闹,更不是漫无目的地放任自流,而是另一种异样风景———智慧引领下的有效交流。

一、在交流中激活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如果使学生亲身体验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到处存在着数学问题,可以让学生切实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到数学的价值,从而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如:在“人民币的认识”教学中,问题:一个书包25元,买这个书包可以怎样付钱?在学生明确题意后。师:请小朋友们动脑筋想一想,你准备怎么付这25元钱?你有几种不同的付钱方法呢?看谁想的方法多!

在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全班交流。在学生交流时,我及时板书并以“你是怎么想的”来引导学生表述思路,以“还有不同方法吗”来组织学生进一步交流。在教师的鼓励下,整个交流过程相当活跃,在接下来的购物活动中学生得出的方法很多很多,有的甚至得出了用各种分币和角币来付钱。同时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我运用多媒体课件,声像并茂呈现给学生喜闻乐见的动画故事,以故事激趣导入,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之中,使交流成为他们迫切的需要。

二、在交流中学会尊重、评价和反思

(一)尊重个性,学会倾听。学生要善于倾听老师的发言,也应善于倾听同学的发言。尤其是一个同学在回答问题时,其他学生往往表现出两种情形:一是事不关己,漠不关心;另一种就是随意否定或打断别人的话。作为教师,应有意识地提醒学生要对发言者有礼貌,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不插嘴,要听出别人发言的要点。有意见的要等到别人说完后再发表。使我们的学生在学会倾听的同时,学会理解和宽容,同时为交流做好铺垫。

(二)平等对待,学会评价。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时针对之前我们刚刚学过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过程。学生们完全可以从中得到启发,自己动手找出三角形的面积推导公式。所以我给学生们准备了他们所认识的所有图形做的材料和剪刀,让他们挑选自己认为有用的材料进行小组合作研究。没想到我完全放手之后,学生们的思想异常活跃,他们通过剪、拼、折纷纷研究自己的方法,我就顺势让得出结论的小组到实物投影上展示给大家看,让其他的同学认真倾听方法是否一样,如果不一样也可以上来说。于是每个学生都在认真倾听,一看自己的方法跟别人的不一样就举手也要发表自己的观点,结果每个人的发言都有人提出肯定和质疑,交流就激烈展开了,经过思维的碰撞最后学生们得出了十四中不同的方法都证明了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乘以高除于2。一直持续到下课大家都还意犹未尽的在继续讨论……

(三)引起共鸣,学会反思。在教学“十几减 9”时,我通过多媒体把学生带入多彩的童话世界中:“小猴开了一个水果店,今天小白兔来买桃。”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住了,开始议论起看到的内容。我启发学生看一看图中画了些什么,告诉我们哪些条件,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再引导学生把这两个条件和一个问题连起来,说完整,说清楚。然后让学生借助小棒来研究算法,边摆边说出自己的想法,给每个人说话的机会。之后,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反思自己的算法,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有的说:“我是一个一个地减,13-9=4。”有的说:“我是从10里面减去9得1,再把1加上3得4。”有的说:“我是先用13减3得10,10再减6得4。”还有的说:“因为9+4=13,所以13-9=4。”学生们各抒己见,积极性很高。教师注意仔细倾听学生的想法,对于那些明白意思但表达不清楚的学生,要给以耐心地鼓励,从而使每一个学生在这样的过程中交流的有效性发言得到提高。

三、在交流中体验成功与快乐

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希望得到更大,更好的成功,他们总是想展示自己的才能,以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赞许,当他们正确回答一个比较难的问题或解决了一道比较难的题目,都会从心底下升起一股兴奋感。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师的任务就是要不断地发展儿童从学习中得到满足的良好情感,以便從这种情感中产生和形成一种情绪――即强烈的学习愿望。”小学生如果在数学学习中经常获得了成功,就会增强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如果经常失败,那么他就没有学习兴趣,情绪消沉,缺乏热情。因此,我们通过交流能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积极性,给他们满足的机会,使他们获得成功,在板演或提出的问题时尽可能让学生体面,自豪地解答出来,课堂作业也要考虑大多数学生有成功的机会,让学生品尝到“跳一跳,摘到果子”的喜悦心情。

四、在交流中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美国语言学家布龙菲尔德也说:数学不过是语言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现代心理学、教育学认为:语言的准确性体现着思维的缜密性,语言的连续性体现着思维的逻辑性,语言的多样性体现着思维的丰富性,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而交流正是培养和发展学生表达能力的途径。在教学中,我注意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教给学生有条理地用数学语言来表达和思考的策略,把知识的获取与发展数学语言有机结合起来,以语言促思维,让学生能说会说。

交流是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方式和手段。随着新课程理念的逐步深入,交流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认知,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发现、创造,发展思维,从而使数学活动进行有效交流,达到体验数学的真正价值。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不断进行思维的交流,智慧的碰撞,感悟的传达,体验的分享,才能使课堂呈现出缤纷的色彩,才能让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这才是课堂教学的真谛!

(重庆市南川区南平镇中心小学校 408400)

猜你喜欢
提升效率
关注方法引导提升复习效率
民政档案的重要性及科学管理方法
如何提升电网建设项目前期工作效率
如何营造良好的语文课堂氛围
初中物理如何联系实际进行教学
找准起点 凸显本质 提升效率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生本教学提升信息技术课堂效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