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2019-09-10 16:25杨东林
新教育论坛 2019年17期
关键词:社会经济基础教育经济发展

杨东林

摘要:在当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阶段,教育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通过教育可以源源不断地为社会经济建设培养人才,如今是科技与信息技术时代,教育对经济发展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因此,通过分析教育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了解教育对经济发展存在重要影响,使人们能够更加重视教育并接受教育,此文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基础教育;经济发展;社会经济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各项事业正快速发展,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变得越来越好,人们對物质和精神的需求也越来越高;教育在经济作用的带动下,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我们国家始终坚持科教兴国的战略道路,十分重视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对人才的培养,近年来,学校的教学规模不断在扩张,教学资源越来越优厚和丰富,学生、教师等各方都能从中受益,广大人民群众也都纷纷赞许。教育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事业,教育可使全民整体素质大幅提升,也必将起到推进经济发展作用,我国积极鼓励和推广全民教育。

一、教育与经济发展之间的主要关系

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描述:一是经济发展的情况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教育。简单来说,比如开办学校需要一定的物力、财力和师资力量等,这就需要一定的经济条件做支撑,当经济条件足够,可以有更好地教学环境和更好的师资力量,反之,如果经济条件落后,那在一定程度上创办教育机构数量及基础条件上会受经济条件限制;因此,经济发展快慢直接影响着教育能够拥有的基础条件状况,教育离不开经济的发展。二是教育对经济会产生反作用,教育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离不开生产力,而教育可以帮助提升人的生产能力,可以为社会带来经济生产价值;此外,学校还是科学研究的基地,可以研发新的生产力,所以经济发展也一样离不开教育。

教育已逐渐成为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通过教育可以实现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及服务提升等等,对提升劳动生产率和经济增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经济发展的基础。越是经济发展滞后的地方,越是应当重视人力资本的投资,实践证明,通过扩大教育面可以促进经济更快提升。教育给社会提供了高效率的劳动力,成为经济进一步发展宝贵的人力资源基础。

二、基础教育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一)基础教育帮助提高人们的综合素质

社会经济发展能够达到一定程度的重要动力是劳动者的综合素质,劳动者的专业技能大多数是通过学习和教育而获取或提升的,劳动者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与受教育程度有关,即基础教育越扎实,劳动者技能水平越高,劳动者的劳动生产率也就越高。根据国外有关生产率调查研究指出,整体经济增长中有三分之一是来自于劳动者接受基础教育的程度。直到如今,世界跨国贸易在确定市场定位前,国民整体素质和科技发展水平都是影响他们选择的重要考虑因素。

(二)教育可以提高人们的生产效率

劳动生产率高低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受教育程度越高往往意味着人们具有长远的发展空间,通过教育可以掌握更多的学识和劳动技能,可以转化为劳动生产率。教育可以提升知识和技能,而知识和技能可以使人们更好的创造收入,往往教育层次越高掌握技能越多的人能更快的适应岗位需要,工作也能完成的更好且效率明显更高。在同样的空间和环境里,他们更能准确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此外,教育帮助他们适应新的环境,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使他们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

(三)教育可以帮助提高人们的经济收益

通过教育对人的培养,提升了人们的就业机会和社会地位,同时人们的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经济收入水平,研究表明,受高等教育人的经济收入绝大多数要比低教育程度的人收入水平高出许多。此外,城镇收入也要比乡镇的平均收益水平高出许多;对于企业而言,聘用受教育程度越高的人才,往往会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此外,教育帮助国家提升就业率和再就业率,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失业率;而教育程度的高低也会成为影响家庭生活质量的因素,教育可以提高人们选择就业的能力,帮助人们实现自我价值。

总而言之,经济的持续发展离不开教育,教育承担培养劳动力的责任,是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通过知识学习、技能培训、智力开发等教育活动可以提高劳动力水平,提高劳动者的生产力,增加企业的经营效益,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三、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基础教育改革策略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教育对经济有着不可或缺的促进作用,但教育对经济促进作用的发挥是需要具备一定条件的,如果在教育过程中不关注这些限制性因素,教育可能无法给经济带来理想的效用。通过查阅有关学者对教育与经济关系研究中有所启发,通过此文提出关于基础教育改革策略建议,希望能够对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价值,主要内容如下:

一是重视基础教育,与社会经济关联起来;积极构建教育机构、设施,学校应该配备符合基础教育的场所及设施,授课的教师也应当具有相应的资质和基本职业素养。在基础教育中应重点关注基础教育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在这两个阶段让学生学会最基础的知识和技能尝试,比如语言表达、数学运算等等,为他们今后的学习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尤其应关注贫困地区的基础教育,基础教育是减缓贫困的重要方式和途径,通过基础教育可以帮助他们提高生产能力,从而创造更多的经济收入。而城镇基础教育可以与社区之间互相联合,联合社区经济和社区文化,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是通过基础教育开发智慧。国外心理学家斯腾伯格对人类的事业成就因素有所研究,他指出,人类智慧当中的创造思维、实践思维、分析判断思维都是对成功有很大帮助。其中创造思维是帮助人对事物提出疑惑,对产生的疑惑从而会有自己的意见和观点,实践思维是人们在实际生活中能够充分的运用所处环境中的有用资源;分析判断思维是通过对问题进行思考寻找解决办法,在实践中能够进行选择。就目前基础教育现状,学校依然更加关注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对学生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还不够深入,对学生实践应用能力锻炼有所忽略。简单的通过考试成绩,也不能反映学生实际综合能力。在基础教育过程中,学校应更多的关注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推理和问题分析能力,掌握更多的知识技能,只有这样的基础教育才能帮助学生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

三是创新教育机制,注重能力培养。结合社会经济发展主要因素,创新基础教育机制改革,使培养出的人才更能适应时代的进步。人们应该具有独立思考、独立工作、主动创造的能力,因此学校应重视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开展各类学习实践活动,制定更能有效提升学生应用能力的教学计划。

四、结论

教育是培养适合经济发展人才的重要方式,教育与经济发展、社会文明进步有着密切关联,教育是使人们学习生产技能和生活经验的重要途径,对促进经济发展起着不可或缺的基础作用。基础教育的程度将影响国家整体经济发展程度,基础教育的完善将进一步保障社会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高云崇. 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J]. 统计与咨询, 2005(1):34-35.

[2]黄桥来. 民族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J]. 安顺学院学报, 2002, 4(3):50-52.

[3]杜星龙, 许晓璐. 创新教育在知识经济发展中的作用[J].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 2007, 23(2):21-21.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奋斗中学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

猜你喜欢
社会经济基础教育经济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政策话语的迁嬗
社会经济发展中民商法的变化与发展
教育均衡发展:现代教育发展的新境界
“中国梦”之中国“自主高考”梦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战略探究
基于微课应用的专递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信息化管理在公路运输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研究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
简论信息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