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孩子也需要教育

2019-09-10 18:21刘驰
新教育论坛 2019年17期
关键词:威特教鞭门把手

刘驰

吃了药的小惑不再乱拿小同学的物品,也不再打小同学,更不会向小同学吐口水。面对谁,他都是一副笑脸,只是精神差了许多。一段时间后,他妈妈决定给他停药,换成去做相应训练。这样一来,之前的一些不良做法卷土重来了。我又一次次鲜明地感觉到,他检查报告上的“学习障碍”等字眼的可怕。尽管他是不算成绩的孩子,可是,他也需要被教育啊。在教育他的问题上,我知道,用常规的方法是绝对行不通的。这让我煞费苦心。

那还是一年级的时候,有一天,同学告诉我,小惑把后门的门把手掰断了。真的,我至今都想不清楚:他是怎么做到的?门把手的两端都有螺丝固定,他怎么可能从中间把它掰断?掰断了的门把手时刻威胁着全班同学的安全。但我不能批评他,这对他一点作用都没有。面对他的这一做法,我觉得自己很无助:惩罚他?他还那么小,不懂得惩罚的意义。让学校换一个新的来?他没有受到教育,下次就会变本加厉。怎么办?问题还是要解决的,我居然想不出对策。“针对这个孩子,我必须抓住每一次教育机会,但又不能批评。”我自言自语着,依然茫然。对,“修复”,“修复”,就在“修复”上下功夫!我请他爸爸放学后到学校来,让他们一起用玻璃丝绳把门把手缠好,以免伤到同学的手。第二天,我找到他,问他修复情况。他兴奋地说:“我跟我爸用了好长时间呢!修完之后,天都快黑了!”听他的语气,好像他在做一件好事。我告诉他:因为你把门把手掰折了,所以要你来修理。想想;如果不掰折它,是不是就不用耽误那么长时间来修理了?这时,他才想起是自己犯了错误,现在在做补偿,于是低下头。“以后不可以破坏任何东西了。记住了吗?”我抚摸着他的头说。他点头。我的批评带着信任和期待,给他的是一种驱动力。这之后的几天,他真的在这方面收敛了一些。我也终于可以透口气了。

不久,新的问题又来了。下课时,他溜到教室后面,从窗口往教室里丢小石子。就是那么巧,打中了一个男孩子的头。那一刻,我觉得这个小惑太可怕了,我不知道下一分钟会发生什么稀奇古怪的事情。我安排他家长带着他,买了礼品,去受伤同学家里道歉。事情还没有结束,我告诉他家长:晚饭只能吃粥,而且要告诉这孩子:我们给人家买礼物花了太多钱,没有那么多钱买菜,只能吃粥了。以后,不要再做这样的事情。第二天我又与他进行了聊天式谈话,相信起到了强化教育的作用。记得《卡尔﹒威特的教育》中有这样一段话“要想孩子能够完全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做父母的一定要首先以真诚和理解的态度去对待他。只有这样,父母才能够真正地做到了解孩子,并不失时机地帮助他们。”在教育小惑的过程中,我的作用远远胜过他的父母。为了更好地教育这个特殊的孩子,我自己也在不断看书,不断寻找新的方法。我知道,在他身上发生的每一件事情都要严肃处理,以绝后患。我不断提醒自己:我的态度要平和,这样他才容易接受。我要让他知道:做了错事自己是要付出代价的。唉,在处理他的问题上,我必须重视处理过程的每一个细节,以求得到一点教育效果。

盡管他令人头痛,但从他点滴的改变中,我还是看到了希望。“他可以在知识学习方面有遗憾,但在学习做人做事方面,我必须教他力求完美。”我总是这样提醒自己。

我猜想他也是有自卑倾向的,不然,怎么每次点到他的名字,他都会习惯性地深深埋下自己的头呢。我似乎能体会到他内心隐藏的自卑。他是知道自己跟别的孩子不太一样的。我决定放学的归程队由他举牌。这是一件小事,但对他来说,这可是天大的好事呢:可以让他觉得自己是有用的,可以让他增加自信。看着他举牌时兴高采烈的样子,尽管他走得并不规范,但我想,他的内心是有努力做好的倾向的。

从这个学期开始,小惑对康复训练有了抵触情绪。再加上做康复训练要花费大量资金,耗费大量的时间,他家长的态度也很鲜明了:“能读到哪里算哪里吧。实在不行,等他再大一点,就让他跟我做事去。”我明白,他家长开始放弃训练了。面对家长这样的态度,我猜想:这孩子又要惹大祸了。我跟他谈了一次话,这只是帮他放缓走向失控状态的速度。

数学课上,小惑无故打了旁边的女同学,还抓伤了人家的手背。数学老师制止他,不起作用,就让同学找我过去。我决定把他带走,好让其他同学正常上课。可是,我平静地跟他说,他不听。我伸手给他,想牵住他的手,领他出去。他抓住旁边的窗棂,怎么说都不肯放手。我去拽他,他抓得更紧。那一刻,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对峙的气息。我必须在最短时间内把他带走,尽量让教室内早些恢复到正常状态。我似乎感觉到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我这里,都等待着我的处理结果。以前我就知道他力气很大,现在,现在怎么办?不能总是这样僵持着啊。现在的每一秒钟都那么漫长,好像我真的没办法带走他了。可是,我知道,我必须带走他。我的妥协带给他的将是无视老师的管理。我知道:此时此刻的他太激动了,必须给他换个环境,让他恢复到正常状态。我当机立断,把周围的桌椅移开,空出一大片地方。我拽住他的手,用尽力气,猛地一拉。他抵不过我的力气,松开了窗棂。我顺势连拖带拽,把他弄出教室。他一个跟头跌倒在教室外边。不等我去扶他,他爬起来就拼命往外跑。我知道他出不了校园,不再理他。这时候才发现自己已经气喘吁吁,疲惫不堪了。唉,从来不知道,当老师也是个力气活。面对这样的孩子,有时候还真要用自己的力气压倒他。他被请家长,然后停课。停课是我给他最重的惩罚。我很少用到这一招。尽管他在课堂上不学习,可是说到停课,他就会很难受,很在乎了。

这种小孩,是在做事之后才能积累经验的,对老师平时讲的要求,他是留不下印象的。当他再回到学校的时候,明白了这样的道理:班主任陈老师要跟他牵手,带他走的时候,他要把手伸给老师。

对他,我一向精心呵护,但有时候也必须果断,强硬。我知道:他犯的每一个错误,都是在试探我对他的教育态度,在寻找我对他的教育底线。我不能手软。

那一天,因为课堂上他欺负同学,正拿着教鞭讲课的老师,用教鞭点了点他的胳膊,告诉他好好听课。不曾想他居然打了老师,还抓伤了老师的手背。这消息是我从学生那里得到的。我跟他谈到这件事的时候了解到,他认为老师拿教鞭点他的胳膊是在打他。所以,他动手打了老师。打老师的事情被证实后,他又被停课了。在我和家长的努力下,他明白了老师的做法并不是在打他,而是在提醒他。他承认了错误,并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给老师道歉。我告诉他:老师是教你知识,教你做事的。要听老师的话,绝对不可以打老师。这才恢复了他的上课资格。

其实,尽管小惑有学习障碍,但我知道,一些简单的知识,他是可以学会的。所以,当他表现得极为懒惰的时候,我会把他单独留下来,重新做没有做好的事情,重新学习没有认真学的知识。在教育这个特殊孩子的问题上,我坚持两点:教育无小事,有错必查;教育是百年树人的大事,需要耐心。的确,“教育是慢的艺术”,尤其是对特殊学生的教育更是如此。

参考文献:

[1]《卡尔﹒威特的教育》时代文艺出版社作者:卡尔﹒威特

[2]《教育是慢的艺术》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作者:张文质

(深圳市大望学校)

猜你喜欢
威特教鞭门把手
虚拟教鞭 让演讲更真实
门把手消毒滑块
会吹口哨的门把手
请停下你手中的教鞭
带洗手液的门把手
教室风波之新教鞭之谜
邻居家被盗
长颈鹿的叫声
照片
教鞭“失踪”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