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数学课堂 培养创新意识

2019-09-10 22:46钱团结
安徽教育科研 2019年19期
关键词:快乐优化创新

钱团结

摘要:数学知识普遍具有抽象性强的特点,对于小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我们只有在教学中增强趣味性,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对问题敢问、敢想、敢说、敢做,才能让学生感到学习数学是一件快乐、高兴的事。

关键词:优化 课堂 创新 快乐

数学知识普遍具有抽象性强的特点,对于小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容易让他们产生畏难情绪。我们只有在教学中增强趣味性,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享受思维碰撞过程中的快乐,才能激起学生学习抽象数学知识的兴趣。

一、创设情境,激起学习兴趣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敢于引导学生打破常规思维,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情境,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把他们带进教学王国。例如,在教学对“10”的认识时,我用一个有趣的故事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一天,0—9几个数字娃娃做起了排队游戏。9是其中最大的,当上了组长,9也因此变得自高自大起来,目中无别的数字娃娃。有一次,他趾高气扬地对0说:“你呀,太没用了,表示一个物体都没有,和我9比起来真是太渺小了。”0听了,圆圆的眼睛里流出了伤感的泪,悄悄地走了。看到9这样欺负0,1很不高兴,站出来牵着0的手走过来对9说:“你看,如果我和0站在一起,比你还要大。”9听了非常吃惊。同学们,你们认为“1”说的话对不对?教师这样巧妙地创设出学习情境,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一下子就调动起来了。

情境故事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但选择情境故事,要力求精准。数学课堂教学的目的是真正需要激发的是学生对学习数学本身产生浓厚的兴趣,只有这样才能燃起学生学习数学智慧的火花,让兴趣成为学生最好的老师。

二、大胆质疑,培养创新能力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学生对问题的洞察能力,引导学生开阔思维,从狭窄的思维天地里解放出来。学习数学要有一种锲而不舍的精神,喜欢多问为什么,敢于质疑,善于质疑,对那些有独特见解、善于思考、善于创新的学生,教师要给予充分肯定。例如,在复习分数应用题时,我出示了这样一道补充问题的应用题:“果园里种了14棵桃树,12棵梨树, ?”让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思考之后,学生提出:梨树棵数是桃树的几分之几?桃树棵数是梨树的几分之几?梨树棵数比桃树少几分之几?梨树棵数占两种树总数的几分之几?桃树棵数占两种树总数的几分之几?……短短几分钟,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同学们争先恐后,踊跃发言。

三、操作练习,培养创新精神

好动、好奇是小学生的共同特征,对于新鲜事物,同学们都有一种好奇感,都想去试一试。教师应充分利用小学生这个特点,通过操作练习和多种感官参与的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如在“圆的面积公式推导”教学中,让学生动手操作,将圆平均分成4等份、8等份、16等份……然后再把它们拼成一种自己平时非常了解和熟悉的平面图形,如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长方形,从而可以进行面积对等转换,这样学生就能掌握圆面积公式的推导,教学效果非常明显。

四、善用游戏,培养口算能力

数学知识的学习与计算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就整个数学学科而言,计算是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的课程标准虽然对计算部分做了很大程度的改革,但对学生口算能力的要求大大提高了。怎样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前提下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变枯燥乏味的口算为学生感兴趣的口算?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善于动脑筋、想计策、出招数。其中,我们可以让学生在趣味生动的游戏中提高自己的口算能力。

扑克牌是最常见的娱乐用具。在课堂上,我充分利用扑克牌的游戏来训练、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并根据不同的训练内容编排出不同的玩法。例如在学生学习表内乘法时,我设计了这樣一个游戏:将全班同学分成一对一两组,两个人各摸一张牌,一名学生做除法,另一名学生做乘法。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这样的玩牌游戏,既提高了他们口算能力,又使他们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大大增强了同学们学好数学的信心和决心。

五、巧用儿歌,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儿歌既有优美的旋律,又有轻松愉快的节奏。在课堂教学中,我充分利用一些数学儿歌,并将数学课本中一些定律、概念、公式、法则等编进去,让学生演唱中学习,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经常会发现学生对一些数学概念方面的知识存在模糊感。比如小学数学教材中容积、体积、面积、长度等概念,学生容易混淆。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编制了一首儿歌:“长度一条线,面积一大片,体积占空间,容积看里面。”还有数学中的上楼梯层数、敲钟间隔次数、植树棵数等问题,学生往往弄不懂间距、次数、层数之间的关系,为了解决这个难点,我又把编了儿歌:“小朋友,张开手,五个手指人人有,手指之间几个空,请你仔细瞅一瞅。”

儿歌读起来朗朗上口,学生易学易懂,并且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变枯燥乏味为生动有趣。但编儿歌也要做到科学、严密、适度且有效,使儿歌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为突破学习数学知识的重点和难点找到一条捷径。

数学这门学科是不是机械而枯燥的学科,我看并不是的,关键是我们老师要钻研教材,把握课堂,勇于创新。通过以上几点的尝试,学生对学习数学更加乐学、愿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更加积极、主动,学生数学素质得到全面、科学、有效的发展。

猜你喜欢
快乐优化创新
营商环境五方面持续优化
优化英语课堂教学策略的探索
促进学生认识发展 优化初中化学复习
愉快教学让音乐课堂轻松快乐
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方法论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