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豌豆浸出液对藏药甘青青兰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

2019-09-10 02:16马少飞魏若晨罗章
种子科技 2019年15期
关键词:种子萌发影响

马少飞 魏若晨 罗章

摘   要:以甘青青兰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法,研究25 ℃下豌豆苗不同浸泡时间的浸出液对甘青青兰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豌豆苗浸出液对甘青青兰种子萌发的影响差异显著,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种子萌发启动时间和发芽率整体上呈现增加态势。用豌豆苗浸出液浸泡30 h处理的甘青青兰种子萌发情况最理想,萌发启动时间比对照提前1 d,发芽率比对照提高11.11%,说明用浸泡30 h的豌豆苗浸出液处理甘青青兰种子能够促进其萌发。

关键词:豌豆苗浸出液;甘青青兰种子;种子萌发;影响

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藏药甘青青兰(Dracocephalum tanguticum Maxim.)是藏药常用药材之一[1],分布于青藏高原东南部和四川西部等海拔为1 900~4 150 m的地方[2-3],地上部分入药,具有止血、愈疮和清肝热等作用[4]。随着对藏药甘青青兰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的研究不断深入,致使对其药材原料的需求量越来越大[5-11]。有关豌豆苗浸出液对甘青青兰种子萌发影响的研究还未见报道。试验研究了豌豆苗浸出液对甘青青兰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以期对甘青青兰的产业化生产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选用西藏农牧学院兰小中教授提供的甘青青兰种子为试验材料。挑选种子颗粒饱满一致的甘青青兰种子,用0.5%次氯酸钠溶液消毒3 min,无菌水冲洗3遍,再自然风干备用。豌豆苗取自于西藏农牧学院食品科学学院植物生理生化实验室人工气候箱培养15 d的幼苗。

1.2   试验方法

试验于2016年10月开始,在西藏农牧学院植物生理生化实验室进行。设5个不同浸泡时间(用蒸馏水浸泡15 d的豌豆幼苗12 h、18 h、24 h、30 h、36 h)的豌豆苗浸出液和蒸馏水(CK),共6个处理,每个处理3次重复。试验前,先将已经消毒后的甘青青兰种子放在滤纸上,每个培养皿50粒种子,分别加入1 mL的上述豌豆浸出液和蒸馏水,然后置于恒温培养箱中培养,每隔24 h向培养皿中添加蒸馏水及不同豌豆苗浸出液各1 mL,培养周期16 d。从处理第2天开始,每天统计种子发芽数、发芽率(以种子胚根伸出5 mm视为发芽),直至种子不再萌发为止(连续3 d种子不发芽视为萌发结束)。

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发芽率G(%)=G1/T×100%,G1为发芽的种子数,T=50;播种至第1粒种子萌发所需要的时间(h)为萌发启动时间。

1.4   数据处理

采用Excel进行数据分析,用Origin 8.6软件作图。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豌豆苗浸出液对甘青青兰种子萌发启动时间的影响

不同豌豆苗浸出液对甘青青兰种子的萌发启动时间有较大影响,试验组种子萌发启动时间大部分早于对照组。其中用浸泡18 h、24 h、36 h和48 h的豌豆苗浸出液处理的种子在第4 d开始萌发,与对照相比提前了1 d,表明豌豆苗浸出液促进了甘青青兰种子的萌发有促进作(见图1)。

2.2   不同豌豆苗浸出液对甘青青兰种子发芽数的影响

不同浸泡时间的豌豆苗浸出液对甘青青兰种子的发芽数有不同影响,从2~16 d统计每天的发芽率,表明随着萌发进程时间的推进,用浸泡18 h、24 h、36 h和48 h的豌豆苗浸出液处理的种子发芽率高于对照组。至16 d时每个处理的发芽种子数均达到最大,且浸泡30 h的豌豆苗浸出液处理的种子的发芽率最高为42.22%(见图2)。

2.3   不同豌豆苗浸出液对种子累积发芽率的影响

试验组的种子发芽率均高于对照组,且随着浸泡时间的增加,试验组甘青青兰种子的累积发芽率呈上升趋势。对照的发芽率较低,其发芽率为31.11%。浸泡30 h的豌豆苗浸出液处理种子的累计发芽率最高,其发芽率为42.22%,比对照提高11.11%(见图3)。

3   结语

研究发现,随着豌豆苗浸泡时间的延长,用其处理的甘青青兰种子的萌发启动时间缩短,种子萌发进程和累积发芽率呈上升趋势,浸泡30 h的豌豆苗浸出液处理种子的发芽率最高,萌发启动时间最短。豌豆为豆科植物,豌豆苗浸出液中含有一定量的植物生长所必需的氮、磷等营养元素,尤其是其根部具有大量固氮菌[12-18],因此对甘青青兰种子的萌发特性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在栽培甘青青兰时可以尝试与豌豆进行轮作,以期提高甘青青兰的发芽率和药材产量。

参考文献:

[ 1 ] 中国科学院云南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植物志[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

[ 2 ] 薛世萍,姜华,杨丽霞,等.藏药甘青青兰的药学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0,17(9):111-112.

[ 3 ] 青海省生物研究所,同仁县隆务诊疗所.青藏高原药物图鉴[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72.

[ 4 ]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典委员会.卫生部药品标准藏药(第一分册)[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5.

[ 5 ] 张晓峰,胡伯林,王生新.唐古特青兰化学成分[J].植物学报,1994,26(8):645-648.

[ 6 ] 靳涵.唐古特青兰提取物药效研究及其抗缺氧产品开发[D].兰州:兰州大学,2007.

[ 7 ] 李霁昕.两种药用植物长叶火绒草和甘青青兰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07.

[ 8 ] 郑洪婷,张国刚,郑亚夫,等.藏药甘青青兰脂溶性化学成分的研究(I)[J].中国药物化学杂志,2007,17(5):314-320.

[ 9 ] 海平,陈媛,张翠莹,等.藏药唐古特青兰抗菌作用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1997,8(1):19-20.

[ 10 ] 刘建英,刘玉梅.青兰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食品科学,2012,33(13):314-319.

[ 11 ] 胡君茹,姜华,李喜香.对藏药甘青青兰4种提取物抑菌作用的研究[J].西部中医药,2014,27(6):10-13.

[ 12 ] 杨敬军,马令法,何淑玲,等.豌豆苗浸出液对匙叶翼首草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J].广东农业科学,2013,40(22):42-44.

[ 13 ] 王敏,叶菊,马才,等.响应面法优化回流提取藏药甘青青兰总黄酮工艺[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8,24(11):36-40.

[ 14 ] 尹秀,鄧云天,罗新勇,等.盐胁迫和干旱胁迫对藏药甘青青兰种子萌发的影响[J].种子,2017,36(4):17-20.

[ 15 ] 周雪杉,武尉杰,和静萍,等.藏药甘青青兰石油醚部位化学成分研究[J].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14,28(3):27-29.

[ 16 ] 沈杰,叶蕴华,周亚伟.藏药甘青青兰的生物活性成分研究[J].中国药学杂志,2009,44(3):170-175.

[ 17 ] 叶于聪,陈钦铭,柴凤玲,等.藏药唐古特青兰耐缺氧和清除氧自由基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草药,1994,25(3):134-167.

[ 18 ] 欧阳飙.藏药甘青青兰生药鉴定[J].时珍国医国药,2000(10):897.

(收稿日期:2019-10-18)

猜你喜欢
种子萌发影响
这是一份不受影响的骨子里直白的表达书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变温与采后贮藏时间协同作用对紫花苜蓿种子萌发的影响
不同NaCl浓度对菜用大黄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的影响
盐碱胁迫对知母种子萌发的影响
镉、铜离子胁迫对柠条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
重金属铬对植物种子萌发影响的研究进展
如何搞好期末复习
小顽儿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