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分析

2019-09-10 07:22谷巍郭胜杰
河南科技 2019年13期
关键词:环境监测环境保护质量

谷巍 郭胜杰

摘 要:伴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性发展,环境问题越发严重。做好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是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措施,也是维持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基于此,为了更好地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本文首先分析环境监测的意义和价值,然后探讨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的对策,希望可以为相关工作提供理论帮助。

关键词:环境监测;环境保护;质量

中图分类号:X8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168(2019)13-0157-02

Abstract: With the sustained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environmental problems become more and more serious. To do a good job in protecting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improve the living environment of human beings, and is also the key to maintai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Based on this, in order to better promote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man and nature, this paper first analysed the significance and value of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then discussed the countermeasures of quality control and quality assurance of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hoping to provide theoretical help for related work.

Keywords: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quality

環境监测是环境管理以及科学决策的基础与核心,同时也是各级政府在环境治理、污染治理等方面的重要考核指标。政府治理体系以及治理能力现代化体现在环境监测方面,对于环境监测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探讨环境监测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具有重要意义。

1 环境监测的意义和价值

1.1 推动经济与环境协同发展

环境保护就是运用现代环境科学理论和方法、技术,采取行政的、法律的、经济的、科学技术的等多方面措施,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防止和治理环境污染和破坏,综合整治环境,保护人体健康,促进社会经济与环境协调持续发展[1]。例如,某省全面推行了全市循环经济与生态城市建设工作,同时建立环境监测站实现了对相关数据测算,及时编制具体质量承载力报告文件,并为省级人大、政协、统计局以及环保局等提供联合执法的依据,将城市环境的指标纳入经济发展中,从而更好地推动经济与环境协调化发展。

1.2 提高群众环境保护意识

环境保护从一定层面来看,是对人类资源的一种合理开发规划管理,环境保护的意义不仅体现在环境污染治理方面,同时还体现在人们对于环境健康程度的高度重视方面[2]。例如,一直以来,食品安全问题都备受关注,尤其是在农产品质量监测以及农田环境监测、塑化剂污染、核辐射污染等方面。将环境监测站作为主体,及时落实环境监测性,促使群众可以更加直观、多途径地了解环境污染现状,同时对环境污染问题以及治理理念、防范等形成认知,强化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激发他们的参与积极性。

1.3 强化污染物管控

相关部门在研究环境污染问题时,也需要高度重视污染物的排放量问题,根据流向变化规律做好污染问题的针对性分析。例如,可以根据河流的季节性变化特征,对枯水期与丰水期的问题形成认知,同时对同类型污染物的出现地点、时间以及危害程度等进行总结分析,做好污染程度的分析研究,借助长期环境监测工作模式,积累相关数据资料掌握污染规律,从而更好地强化污染治理与保护工作。

2 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的对策

2.1 重视环境监测工作

在新形势下,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的问题已经比较严重,甚至阻碍了我国社会发展。对于这一问题,社会各界人士应积极改变对于环境监测的认知,要特别重视环境保护工作,意识到环境监测属于环境保护的重要措施之一。环境保护部门需要将环境监测作为首要任务,持续性改善环境监测工作的相关法律规定。此外,环境保护部门还需要对环境监测实行细化与统一性管理,保障管理的实效性,推动监测工作高质量开展。

2.2 加大环境监测投入力度

目前,仍然有许多人认为环境监测属于简单的工作形式。实际上,环境监测属于一种难度较高的系统化工程,在缺少物质保障的基础上,很难促使环境监测工作循环发展,即使开展环境监测工作,整体效率也不理想。在新形势下,因为部门人员对环境监测的重视度不高,所以我国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整体资金投入较少[3]。对此,国家、省级以及地方应加大环境监测工作投入,一方面,做到专款专用,保障所有的资金投入都能得到合理应用;另一方面,需要确保资金投入的合理性。例如,地方政府要高度重视重点河流的监督管理工作,同时加大环境监测的资金投入力度,提高环境监测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2.3 强化队伍建设

在具体工作中,相关部门需要充分考虑人为因素对环境监测工作的影响,高度重视人为因素。具体来说,环境保护部门需要高度重视环境监测队伍建设。首先,对环境监测队伍实行持续性强化管理,有效提高环境监测队伍在环境监测工作中的积极性、专业性。其次,相关工作人员应掌握专业设备的使用方式以及业务标准流程,以有效解决环境监测工作中的各种问题,保障监测结果的可靠性,从而为后续环境保护工作提供基础数据保障。

2.4 明确并改进质量控制重点

①室内质量控制重点。检测样品属于环境监测工作成效的关键性环节,实行质量控制是保障环境监测结果准确性的重点。实验期间,需要落实实时性监管,并全程记录所呈现出的数据,其中,空白实验可以辅助判断检验方法中的不合理因素。质量控制只能够在体系形成之后实现目标,虽然实验只是监测中的一部分,但也是质量控制最突出的环节,因此,强化这一环节的质量控制显得非常重要。同时,平行双样实验,所采集的环境监测样品在分析期间需要借助二次验证,并根据验证结果有效地控制数据误差。但因为监测任务面临的数据比较多,很难实现离散判断,实验期間对数据进行随机划分,并以标准值进行对比,从而更好地节省时间。按照同一组试剂,能够实现平行双样实验并更加详细掌握其中的成分,促使参数与实际结果相符。

②室外质量控制重点。采集的样品必须具有普遍性,能够体现监测区域的整体性状况室外质量控制重点主要在样品采集环节,需要规避样品片面选择问题,同时,按照不同的位置,严格根据流程进行选择。在采样之前需要确保器皿的洁净度,在掺杂其他物质时会影响实验结果,此时便需要从根本上控制质量,为后续实验质量保障奠定基础,同时还需要注重薄弱环节的质量控制。

实验室外的质量控制相比于室内要严格很多,例如,采样期间的环境控制以及审核制度落实。基于此,企业采用三级审核制度的方式保障检测数据的可靠性,在采样期间需要相互审核与相互监督,应用优质采样记录处理措施,在实验操作期间,坚持质量控制的基础原则,并在得出数据之后,由专业技术人员审核通过后上报。

3 结语

为了更好地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以及自然环境保护工作效益,并全面落实“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指导思路,做好环境监测工作非常重要。环境监测属于环境保护的重要工作环节,今后需要围绕环境保护的具体工作要求,根据环境监测的发展现状以及相关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发展策略,提高监测数据的科学性、准确性、丰富性以及及时性,进而提高环境保护工作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邢书才,樊强,田衎.水质监测用汞质量控制标准物质的研究[J].应用化工,2017(4):233-234.

[2]米方卓,师耀龙,吴晓凤,等.基于稳健统计方法对实验室比对中土壤汞的质量控制指标研究[J].中国环境监测,2018(5):124-130.

猜你喜欢
环境监测环境保护质量
土壤环境监测方法探讨
广东省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之重大(点)工程
二年级下册期末质量检测(一)
分析3S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严惩环境监测数据造假 谁签字谁负责
新《环境保护法》4个配套办法发布
睡个好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