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规范发展学前教育实施路径分析

2019-09-10 09:16蓝曼莉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19年120期
关键词:公办园长幼儿教师

蓝曼莉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学前教育工作。为了深入探索实施县级教育事业发展路径,促进县级学前教育又好又快发展,笔者开展了专题调研,就县级学前教育(以海丰县为例)发展现状和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加快推进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具体对策和建议。

一、我县学前教育基本情况

1.基本普及学前三年教育

以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为重点,形成了学前教育体系的基本框架,城镇及农村地区基本满足适龄儿童入园需求,普及了学前三年教育。2017年12月底前,全县幼儿园有375所,其中公办16所(县中心幼儿园1所,乡镇中心幼儿园15所,私立幼儿园359所(其中无证幼儿园314所)。2018年8月30日前分三批取缔了无证幼儿园139所,整改申报批准办证227所。现全县幼儿园243所。全县3-6岁在园幼儿共37399人,学前三年幼儿毛入园率93%。

2.有序规范办园行为

县政府重视学前教育,为充分发挥乡镇镇府的作用,对全县学前教育进行统筹布局规划,准备新建一所县机关幼儿园、改扩建一批普惠性幼儿园,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幼儿园。教育局加强等级示范园建设,强化年检审核,对检查不合格幼儿园,责令限期整改。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取缔了一批无法整改的无证幼儿园。加强教研力量,增加编制配置学前教育教研员。狠抓幼儿园园长队伍建设,建立园长信息群,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形式,组织园长学习、培训等,不断提升园长的教学研究和管理水平。

3.注重教育均衡发展

请一些专家、名园长开讲座,培训园长、教师,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建立学前教育学科基地,积极开展“送教下乡”等活动,支援薄弱幼儿园,充分发挥示范园在贯彻幼儿教育法规、传播科学教育理念、开展教育科学研究等方面的示范、辐射作用,促进全县学前教育均衡发展。

二、我县学前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1.办园规模小、城乡差距大

欠發达乡镇幼儿园生均占地、建筑、户外活动场地、绿化、班级活动室等面积不足。教育资源分布城乡差距大,县一级以上幼儿园集中在县城三镇,县城、农村、欠发达乡镇幼儿园大部分欠缺功能室。很多乡镇幼儿园园舍不足,只有四五个班,满足不了幼儿需求。

2.班额普遍超标,幼儿入园难

中小班超标现象严重,中班有40%幼儿园超标,小班有30%幼儿园超标。县一级以上幼儿园班额超标比准办级幼儿园突出,城镇幼儿园比农村幼儿园超标现象更为严重。幼儿园数量不能满足幼儿入园要求,适龄幼儿入园难、入好园更难。为满足家长的需要,个别民办幼儿园开展特色教学,影响了幼儿园的正常活动。

3.教师待遇差,师资队伍不稳定

《教师法》明确规定,幼儿教师属教师范畴,应该享受教师的待遇。事实上,乡镇公立幼儿园的教师编制少,无法配置两保一教,好多保育员,教师是临聘人员。幼儿教师的人事管理处于真空状态,民办幼儿教师的工资标准、职称评定、绩效考核、聘任退休等问题没有统一的制度规定和明确的身份界定,相应的各项待遇从政策上得不到落实。幼儿园教职工月工资及奖金平均约为2200元,远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教师工资标准,“五险一金”也得不到落实。近几年,各幼儿园开始为教师办理保险,其中办理最多的是工伤保险,最少的是失业保险,为教师办理住房公积金的只有3所幼儿园。幼儿教师得不到职业尊重、待遇低,导致幼儿教师职业成为过渡性职业。调查显示,教职工在本园任职期限一般在3-5年,10年以上的很少,幼儿园每年至少有10%的教师流动。民办幼儿园教师持有“三证”(教师资格证、普通话等级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比例偏低,农村幼儿园教师基本上没有这些证书。

4.学前教育发展缺乏经费保障

由于学前教育属于非义务教育,县、乡政府对其经费投入较少。仅县中心幼儿园全额拿到财政拨款,乡镇幼儿园只有基建、部分有编制的教师获得财政拨款,其余民办幼儿园财政补助助学金外,全部自收自支。农村幼儿园由于收费标准低,部分农村低收入家庭和外来务工子女因交不起学费而欠费,使得农村幼儿园办园经费较为困难。

三、解决学前教育问题的建议

1.加强领导,强化学前教育管理责任

落实“地方负责、分级管理,教育部门主管和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对各级政府加强学前教育工作的督导考核,重点督查完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学前教育投入、幼儿教师工资待遇落实等方面的情况,督查结果要向社会公布,并作为考核各级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制定全县学前教育的发展规划,出台扶持发展学前教育的一揽子政策,促进学前教育事业健康有序发展。

2.加大财政、社会力量投入力度,切实解决学前教育经费不足

县财政每年要切块一定规模的学前教育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学前教育。特别要加大对农村、欠发达乡镇的学前教育财政支持倾斜力度。公办幼儿园建设资金实行配套政策,新建、扩建幼儿园用地,应纳入规划,按照公益事业用地办理,实行优先安排,并按照中小学建设的有关规定减免相关费用。特殊时期采取特殊手段,2018年8月30前对已有的幼儿园降低标准,允许500平方以上的整改办证,满足幼儿学位需求。

3.完善政策,提高待遇,建设稳定而又高素质的幼教师资队伍

按照省劳动人事部门颁发的幼儿园编制标准,根据幼儿园规模、幼儿人数,由县编制办、教育部门共同核定本辖区各幼儿园编制数,由各乡镇提出编制内需求人数。将中小学布局调整后剩余的教师编制用于安置幼儿教师,经过考核后安排到幼儿园工作,逐年增加幼儿园中公办教师的数量,争取三年内每所幼儿园至少30%的教师为公办教师。实行幼儿教师资格制度,凡要取得幼儿园教师资格,应当具备幼儿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对于在岗幼儿教师,必须限期取得幼儿园教师资格,方可继续从事幼儿教育工作。限期不能取得幼儿园教师资格的人员,予以调整或辞退。农村幼儿园充实新的幼儿教师,必须从具备资格的人员中招聘录用。充分利用学前教育中心的培训作用,有计划地选拔、培养一批优秀园长和优秀幼儿教师。按照按劳分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教育主管部门和用人单位建立严格的考核奖惩制度。规范用工制度,依法保障幼儿教师在职进修培训、评先评优、职务评聘、工资福利、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合法权益。幼儿园必须依照公办学校教师标准落实“五险一金”政策(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住房公积金),使民办学校教师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享有与公办学校教师同等待遇,所需费用除由幼儿园和教师个人参照公办学校缴纳比例标准分别承担外,县财政给予一定的以奖代补资金。加强本县职校幼教专业的建设,培养合格的学前教育师资。按照教育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将幼儿教师、园长的培训纳入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划。培训经费由县财政、幼儿园承担。每年度由县教育局组织对全县幼儿园进行考核,考核合格的按生均公用经费标准给予补助。

4.适度提高收费标准,增强幼儿园自我发展的能力

在政府和主办单位不断加大经费投入,扶持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基础上,用足用活收费政策,多渠道筹措经费,最大限度地吸纳社会资金,增强幼儿园自我滚动发展的能力,是农村学前教育步入良性发展轨道的必由之路。现乡镇幼儿园每月保教费150元,收费太低,建议县教育局、物价局、财政局加强幼儿教育成本核算,尽快研究调整提高幼儿园收费标准,加强收费指导和管理,为幼儿园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猜你喜欢
公办园长幼儿教师
忍不住想打扰你
益阳:推进公办幼儿园建设
园长考试
公办学校不插手民校,避免“民贵公轻”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神数据
公办中小学不能成为平庸教育的代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