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地开展家校共育工作

2019-09-10 13:18杨照桥
学习与科普 2019年14期
关键词:中学阶段共育家庭

杨照桥

摘 要:对于中学生的成长来说,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始终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家庭教育是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基础,而学校教育是使学生能够迈向成功的前提,双方在对学生的教育中承担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作者在本文对当下中学家校共育现状出发,指出在家校共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而分别从学校、教师方面指出了有效的对策,为促进中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中学阶段;家庭;学校;共育

引言

中学阶段是学生受教育阶段的分水岭,也是学校教育的转折点。在开展中学教育过程中要想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依靠学校和家长共同努力,加速学校和家庭结合的进程,充分调动学校教师和家长的力量,带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一、问题的提出

(一)中学开展家校共育工作现状分析

在家校共育中存在观念上的问题,家长认为学生在学校接受教育,学校应当包办学生的一切学习内容,但对教师来说,其认为家长应在教育中起到德育教育的功能,因此这种观念上的落后使得学生的教育出现问题。并且在家校共育模式联合的过程中,更加重视对学生成绩的提升,而非德育教育工作,这对学生的成长会有消极的影响。因为在教育中是一对多,教师也无法一一顾及,并且未有效的利用家庭教育资源形成教育合力,因此也就无法针对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思想道德等素养予以提升。

(二)我校开展家校共育工作面临的现实问题

1、我校是一所十二年一贯制寄宿学校,据班主任工作调查了解到部分家长教育责任薄弱,认为“寄宿制学校就是家庭脱管式教育”,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家长认为交了学费给学校就什么都丢给学校,不配合不监督。

2、家校工作中,我们发现部分家长教育观念落后、教育方式偏激,不懂得如何正确教育孩子、如何配合学校和教师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部分家长过于溺爱孩子,无视孩子在校期间的不良习惯,只希望自己的孩子开心就好,做错什么都不舍得责怪和惩罚;一小部分家长刚好相反,不断给孩子施加压力。

3.很多班级家委会的设立流于形式,未能实现家委会功能、助推学生教育和学校发展。

二、推进家校共育工作开展效率的策略

1、学校方面

(1)建立家校委员会,充分发挥家委会功能

由每个班级所有家长推选一位家委会代表,进入家校委员会,参与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学校建立完善的家校委员会章程,明确家委会成员权利与义务。每周四是学校开放日,家委会成员可进入校园监督、检查学校教学工作、校园安全、食堂卫生、生活服务等方面工作。在每月的家委会会议上可以提出问题和建设性意见,所有合理的意见,学校会在家委会监督下及时改进完善。

(2)聘请教育专家定期开展各个级部的家长培训活动

通过开展主题活动,更新家长教育理念和方式。比如我们开展了“初中学教育,家长能做什么?”“关注初中生身心健康发展”“如何做一名中学生家长?”

(3)建立“家长志愿者”队伍,邀请他们参与学校所有学生活动

邀请家长志愿者参与一些学生活动的策划和实施。例如:艺术节活动中,部分家长参与节目策划和编排,提供活动资源,参与后勤服务,参与评审工作等。家长的参与,丰富了活动的多样性,为学校提供了资源,缓解了人力缺乏,同时还加强了亲子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增强了家庭的幸福感。

(4)开设“家长课堂”,充分利用家长职业资源,开展职业体验课程

职业体验是我校校本课程之一,该课程的开发需要充足的校外资源。学校家长从事不同的职业,部分还是职业的精英,遴选部分从事社会主流职业和新型职业的家长,邀请他们“走进来”,为学生组织职业体验课程;同时我们带领学生“走出去”,走进职业场所,亲身体验。例如:我们邀请在银行、公安局工作的家长进校开展了关于货币和法律等方面的课堂和活动。

2、教师方面

(1)改善自己的家校共育意识

第一,教师首先要优化自己的共育意识

随着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推进,教学的互动性和灵活性被提到了关键位置,所以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自己慢慢树立合作共赢的教育教学理念,无论是在课堂上的教学还是和学生家长沟通共同需要解决的问题时。借助教学方面的问题和家长进行沟通,可以大大提升合作效率,有了家长的配合,可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

第二,教师需要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带动家长共育意识的提高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家长认为孩子的教育是学校的事情,自己可以放手不管,甚至学生在校外学习生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要交给老师解决。针对这一情况,老师首先要接受这一现实,对于中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家长本身就会存在孩子能够自立长大了的认知,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习惯一手包办,也就会更加助长家长的“放养”习惯养成。所以教师在开展日常教学实践时,要让家长明白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也需要家长的配合,引导家长参与到孩子的日常教育中去。

(2)将家校共育融入知识教学实践中

第一,教师可根据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情况开展家校共育

对于中学生来说,在知识储备、学习能力方面已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尤其对语文、英语这些对学生记忆能力有较强依赖性的学科,学生已完全具备自学的可能。因此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通过安排课前预习的方式,引导学生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强化知识学习能力的提高。

第二,教师可邀请家长来监督提高家校共育效率

对于中学阶段的学生而言,不仅要充分利用学校的时间开展学习,还要合理安排课下的时间。而学生课下时间安排是否合理需要家长配合,做好监督工作,因此在开展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转变思路,不仅给学生布置作业,也可给家长布置监督的作业。

3、在德育实践中促进家校共育效率的提升

首先,在开展学校教育实践过程中,教师是主导者,但针对德育来说,还受到周边环境、学生及学校之外生活经历的影响。因此,需要教师在接手一个新班级之初就要做好家访工作的安排。

其次,教师还要和家长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沟通,特别是对中学生来说,在身心发展方面逐渐成熟,个性也越来越鲜明,有很强的叛逆心理,所以只有家长和学校一起合作才能对学生在校内外的表现进行关注,促进学生德育素养的提升,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4、完善评价机制

对当前家校共育模式的工作开展,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工作,我们会将学生的成绩作为家校共育的标准,因此当下应不断完善相应的评价机制,能够针对家校共育模式予以新的评价内容。比如,针对教师及家长的工作组织学生投票,通过选取“最受學生欢迎的老师”,来加强对于教师的考核制度,同时也应针对家长的实际教育情况予以考核,以此来选取模范家长,对其予以鼓励。

三、结语

综上所述,可知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学校、家庭,乃至整个社会给予关注,以上仅从学校和家庭两方面的合作为切入点,对中学阶段学生的发展进行阐述,但目前的家校共育现状还并不乐观,需要学校及老师在家校共育策略实施过程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对新时期下的初中学教育来说,教师和家长要能够将之作为一个系统的工程来开展,只有更好地联合双方优秀的教学资源,才能够形成教育合力,实现我们“幸福教育”的理念,让教师幸福地教,学生幸福地学的目的,最终带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家校共育孩子的美好童年[J].侯晓蕾,徐文娟.教育视界.2018(21)

[2]“家、校、社共育共建”的实践与思考[J].陈晓红.江苏教育研究.2017(16)

猜你喜欢
中学阶段共育家庭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庭“煮”夫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中学体育教学改革中存在问题的思考
恋练有词
探析语法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