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发布“1+X”证书制度试点方案 助力职教发展

2019-09-10 07:22朱筱丽
学生导报·初中版 2019年12期
关键词:学历证书在校生等级证书

朱筱丽

继《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也就是“职教二十条”发布后,近日,教育部再次发布《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以下简称《试点方案》),也就是“1+X”证书制度,“1”为学历证书,“X”为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試点方案》透露,从今年起,我国将重点围绕信息与通信技术、物流管理、老年服务与管理等十大领域试水“1+X”证书制度,而且,这项制度不仅针对学生,社会人员也可参与。这也意味着,职业教育正式进入社会化“考证时代”。

首批启动5个职业技能领域试点

在《方案》的20条职教举措中教育部明确提出,在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启动“学历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即1+X证书)制度试点,鼓励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积极取得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根据《试点方案》的任务进度表,从今年起,面向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20个技能人才紧缺领域,率先从10个左右职业技能领域做起。

近期将首批启动5个职业技能领域试点,其中包括建筑工程技术、信息与通信技术、物流管理、老年服务与管理、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等,率先进入“考证”时代的等级证书包括:建筑信息模型(BIM)职业技能、物流管理职业技能、老年照护职业技能、智能新能源汽车职业技能等。

根据教育部官方统计,截止到2018年,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规模已达世界之首,全国共有职业院校1.17万所。中等职业教育和普通专科招生928.24万人,在校生达到2685.54万人。其中,全国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03万所,高职(专科)院校1418所。中等职业教育招生559.41万人,在校生1551.84万人,招生和在校生分别占高中阶段教育的41.37%和39.47%;普通专科招生368.83万人,在校生1133.7万人,招生和在校生分别占普通本专科的46.63%和40.05%。

“学分银行”制度,促进证书互通

根据介绍,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将以社会需求、企业岗位(群)需求和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为依据,对学习者的职业技能进行综合评价,如实反映学习者职业技术能力,证书分为初级、中级、高级。

职业教育培训评价组织将作为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及标准的建设主体,对证书质量、声誉负总责。据介绍,职业教育培训评价组织的主要职责包括标准开发、教材和学习资源开发、考核站点建设、考核颁证等,并协助试点院校实施证书培训。《试点方案》规定,院校是“1+X”证书制度试点的实施主体。中等职业学校、高等职业学校可结合初级、中级、高级职业技能等级开展培训评价工作,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学校、应用型本科高校及国家开放大学可根据专业实际情况选择。

而且,试点院校在面向本校学生开展培训的同时,也可以为社会成员提供培训服务。同时,教育部将建立“学分银行”制度,学生和社会成员在按规定程序进入试点院校接受相关专业学历教育时,可按规定免修相应课程或模块,促进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互通。

猜你喜欢
学历证书在校生等级证书
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课证融通”方案研究
数说高教
教育部发布2020年全国教育事业统计主要结果
物流管理、老年照护等成首批证书培训试点
论职业中专计算机专业教学中五个对接的实现
浅谈高职高专院校在校生结构及变化趋势
浅议高校档案馆提高学历证书翻译效率的对策
关于国家资格框架的功能探讨
关于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融通的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