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干草堆——再识莫奈

2019-09-10 07:22曹梦
公关世界 2019年12期
关键词:干草堆草垛印象派

近期,印象派代表人物和创始人之一奥斯卡-克洛德·莫奈(Claude Monet,1840-1926)创作的《干草堆》(图1)在纽约苏富比以4500万美元起拍,最终9700万美元落槌,计入佣金后的成交价为1.107亿美元(折合人民币7.6亿元),创造了莫奈画作历史拍卖的最高金额。在现代艺术史中,多少批评家、藏家、观众都喜爱莫奈的《干草堆》系列,其25幅系列作品成为印象派的代表作品,遍布全球顶级艺术博物馆。这次拍卖的《干草堆》作品创作于1890年,在这幅画中,没有劳作的人,没有天空飞翔的小鸟和地面动物,只有平淡无奇的干草堆,光线透过草堆的光影变换、天空、地平线以及远处几颗小树组成画面的全部内容。但是在这平凡的景象中,显示出不平凡的艺术效果。你会被作品深深的吸引,画面整体美妙的色彩魅力、颤动的笔触、流动的大气等都让人十分迷恋。

莫奈自小师从布丹,在巴黎结识毕沙罗后一起不倦地探索,深受巴比松画派的影响,走上师法自然之路。莫奈忠心于自己的艺术观念,观察自然真实之美,对光色的敏感超于常人,特别是表现外光色彩具有代表性,并影响了整个西方艺术史。印象派之前的油画是沉闷的酱油色即物体固有色占据主导地位,画的多是明暗关系,色彩趋于概念化,色彩的魅力没有绽放出来,直到以莫奈为代表的印象派诞生,色彩才被真正解放出来。一旦从正确的关系观察色彩、表现色彩,你会被带进美幻生动的和谐环境里,感受光线照在物体上的微妙变化。这种观察能力需要大量的实践训练,印象派画家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大量的写生作品,他们之间的言语交流以及在当时社会上已经有物理学家、画家对自然光科学的分析和研究,莫奈从中受益匪浅,这些也都会对莫奈研究色彩的物理性和真实性产生影响。

值得进一步研究的是,我们从莫奈作品编年时间可以窥见他严苛的训练自己观察色彩、表现色彩的过程,每一幅画都留下他的绘画足跡,火车站上空的翻滚烟雾、冬季雪景、繁花似锦的花园、闹街市井、大海、草垛、城市、伦敦雾、塞纳河、旷野、莲花池等,他就像个苦行僧似的驮着画具奔走踉跄到处写生。写生让莫奈上了瘾,是画家与自然的短兵相接,这种与自然的碰撞能捕捉到生动微妙的感受,绘画中的偶发性和创造性并存。这与在户外写生带来的享受相比,那些外在的偶遇麻烦就好像是大自然开的小玩笑而已,却带来了挑战色彩难题的快乐。在莫奈大量的写生作品里。虽然印象派的绘画理念是真实的表现光、表现自然,但是我们仍然能感受到画家在表现这幅画中主观上的自由。一个艺术家在处理主观与客观的问题上,总是期望超越自然,既表现真实又高于现实,将看到的自然景象升华为“第二自然”。如在这幅《干草堆》(图1)画里,绚丽的晚霞照在干草堆上产生了非常奇妙的色彩效果,画家依据对色彩的精准把握,主观上加强色彩的对比关系,红——绿、黄——紫、蓝——橙,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闪烁的霞光、丰满的草垛、微妙的阴影,以宝石般的色彩、颤动的笔触描绘此刻大自然的光辉。

莫奈为研究光与影的色彩变换和表现技法,对同一个绘画主题会有描绘不同时间段不同光线的系列作品,从自然的光色变幻升华为诗意的艺术作品。莫奈自律性极高,1890-1891年在吉维尼村创作了二十幅左右《干草堆》系列作品,其创作过程极为严格要求画家的作息时间,为赶上大自然季节的变化,早上四点起床,太阳出来前一定在现场做足准备,捕获这一瞬间光影印象。在同一场景不厌其烦地画这些干草垛,这些草垛没有什么特殊寓意,是莫奈研究光色与空气的实验对象,是自然的光色转化为感情寄托的对象!他仔细观察春夏秋冬四季中草垛在清晨、正午、傍晚时分的光线变化,往往一个场景一天同时在多幅画布上作画,如图2和图3,构图略有区别,不同在于分别表现一天中不同时间的特点,每块画布最多停留15-30分钟,当光线发生偏移,便立即转向下一块画布。莫奈说草垛是“气象学与大自然要素的综合体”,他在现场一坐就是好几个小时,他还说,要忘掉你眼前的是哪一种物体,想到的只是一小方蓝色、一块长方形的粉红色、一丝黄色,在绘画创作过程中,画家所思考、关注的问题不仅仅是表现物象,而应是景物存在的空间环境、光线的变化、大气的流动等综合的形态。

“莫奈是以色写意的妙手”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著名画家钟涵在《廊下巡礼》谈到莫奈,“有时淡彩渲染而略加点画,有时浓色皴擦而笔笔响亮,有时如乱针刺绣,有时如草书走笔、有时简练如齐白石,有时朴茂如黄宾虹,有时,特别是非完成稿,则彩笔飞动接近抽象画”。莫奈在绘画语言上的书写特点与中国写意性绘画有异曲同工之处,越到后期,越带有书写性,用笔越是老辣畅快、酣畅淋漓,在这幅《干草堆》(图1)里,画家用一笔一笔层层交织,不留缝隙一遍又一遍覆盖又不失整体感,用笔厚重,不着重刻画物体的立面造型,专心捕捉色彩的平面化对比,虚化物象之间的边缘,处理的透气自然。细看局部饱蘸颜料手法十分自由,飞动的笔触历历在目,充分表现油画材料的独具魅力。看他的画,不仅有色彩的韵味还有笔触的书写带来的视觉享受,因此很多评论家、画家认为,莫奈的“笔墨功夫”在西方油画技法表现中绝对是一流。

观者从《干草堆》系列作品中,感受到莫奈对光与色的完美表达,除了画家本身极高的绘画造诣,还有他心境的感悟。莫奈一生走过86个春秋,虽然在他的生命历程中充满心酸与苦乐,但是他的画却是对自然的礼赞也是对生命的礼赞!

(作者简介:曹梦,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并获硕士学位,现任教于西藏大学艺术学院)

猜你喜欢
干草堆草垛印象派
远去的乡村草垛
名家/[法国]毕沙罗
草垛当凳(大家拍世界)
莫奈名作《干草堆》纽约苏富比1.1亿美元成交
温暖的草垛
莫奈“干草堆”为何拍出一亿多美元
稻草垛
拍卖
什么叫做“现代印象派的绘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