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阅读 书香中国

2019-09-10 07:22王王
读书文摘(下半月) 2019年12期
关键词:读书文化

王王

孟东野周游湖北湖南,生活拮据,但却感悟出“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的道理;陆游在彷徨无奈中道出“书到用时方恨少,事因经过始知难”的尴尬现实;张爱玲在海棠花开观赏之时不经意间提到自己的人生有三大憾事,其一是鲥鱼多刺,其二是海棠无香,三便是“红楼未完”。古往今来,文人墨客都爱书,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长河里,漂浮着多少喜读、颂读、叹读的诗词歌赋,连孩童都能信手拈来一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一首首诗凝聚在一起,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组成,也是几千年来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阅读是他们共同的爱好,名人作家尚且如此,更何况寻常百姓的我们,所幸当下时代已不同往日,全民阅读的时代也来了。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不知不觉间,很多人已经不爱读书了。据相关报道,说中国人年均读书2.7本,和年均阅读40本的日本以及年平均阅读55本的俄罗斯相比,我们的阅读量实在少得可怜。回看往昔,再看今朝,不禁令人扪心自问,是什么造成这种现象?是互联网的普及使得人心躁动,还是生活节奏的加快不适应“慢节奏”的阅读?私以为原因都有,但无论是何种原因,都应该尝试着改变。无论你是年老还是年轻,无论是你是贫穷还是富裕,从自身做起,捧起一本书,静心阅读,远离世俗与纷争,沉浸在书的世界里,为自己构建一个“世外桃源”,尽情感受阅读的魅力,传递着阅读的精神。

生活压力如此之大的今天,绝大多数人难以实现说走就走的旅行,但只要在学习工作之余,腾出一些时间,便能“说读就读”。无所事事的午后,夜深人静的房间,挤挤攘攘的地铁,生活气息充斥着每一个角落,有时候只要捧起书,便能寻找到宣泄和逃离的出口,以慰藉我们的心灵与灵魂。在阅读的过程中,仿佛置身于平行宇宙,观看着写作者色彩斑斓、洒脱快意的人生。我们在书中旅行,从三岛由纪夫的海湾,缓步走向沈从文的向西村落,我们在书中探险,从密西西比河畔普通的小镇,一路探险与逃离,来到福尔摩斯的贝克街。阅读,能够让我们在不同的世界游走,感受不同地区的风土人情,收获到数之不尽的乐趣。

歌德曾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位品德高尚的人谈话。”与其说书籍是朋友,还不如说它是一种载体,承载着华夏五千年的血脉,携刻着中华民族的魂魄。同时,它也是一种调味剂,能够填满我们生命中的空虚,能够平复我们生活中的躁动,只需要我们停步注目,学会倾听书籍的倾诉,便能收获到无穷的宝藏。

阅读是不分高低贵贱的,每个人都可以阅读,不能轻易剥夺他人阅读的权力,也不能在背后指手画脚。阅读意味着上进,正是因为渴求新知识,才如饥似渴地捧书阅读,正是因为想要充实头脑、丰富精神,才不分时间与地点,捧着书就一头扎进知识的海洋中。实际上,阅读应该不带任何目的的,但私以为,阅读若是带来某种目的,便失去了它的本质,也无法叫人静下心来,认认真真地、全身心投入到书本世界中,反而会变得浮躁起来,若是读书没有收获到目的,便产生“读书无用论”,是多么悲哀!读书岂会无用?只不过还未被发觉而已。所以,无论你是谁,请看看书,开始阅读吧。

阅读是最高級最公平的方式,从达官贵人道普通百姓,方寸之间,纸张翻阅,便能贯穿古今,打破地域和时空的限制。今时今日,就因清洁工身上有异味就否决别人的读书权利,显得多么的荒谬绝伦。读书的本质是一种教育,孔子云:“有教无类。”就是在说学生应该不分种类,教育没有界限。现在已经处于大数据的高峰期,终端消费更为便捷广泛,大数据时代下我们看到的数据是在这片承载着十四亿人口的大陆上,平均每年每人不超过5本,所谓读书破万卷,5本对于万卷而言,显得微乎其微,那么泱泱中华文明古国难道没有书读吗?

前贤古人从幼时通读四书五经,饱受文化熏陶渐染。庄周对蝴蝶与自我进行了思考,如今在心理学上被归为想法与错觉,到了后世便影响了王羲之,于是有了《兰亭集序》。唐朝将诗发展到了高潮,宋朝将词掀到了浪尖,于是合着有了唐宋八大家,小李杜、大李杜。到了后来,元朝有了曲,一种新的生命又在诞生。可见,阅读是贯通古今,不分人群的,同时阅读是不断累积,甚至造福万世的美事。古人的文章一旦读起来,我们就能感受到,有些欢乐可谓是茶饭不思,有些痛隐可谓是云遮雾锁。经典书籍都是古人心血所制,作为享受大数据的我们,便捷获得阅读的我们,难道不应更为珍惜这样的精神力量,这样的宝贵财富吗?

玉不琢,不成器。如果蒋勋没有读过诗词,那就写不出对诗词的真知灼见。如果王国维没有读过《意志与表象的世界》,那这位影响过尼采的怪发大叔至今也蒙着蒙娜丽莎的面纱。阅读和创作是息息相关的,但凡优质的创作都离不开深度和广泛的阅读,只有这样才能累积精神实质,下笔才能做到神灵贯通。

现代人的心里,文化垃圾多了,自然就无感受文化可言。恰如浓流酸与大理石制二氧化碳,微溶的硫酸钙沉淀覆盖在大理石表面就阻止了反应的进行。期待能少一点小猪佩奇,可多一些唐僧四徒;少一些言情总裁,可多一些红楼情肠;少一些痴心妄想,可多一些三体流浪。读书读到深情处,就像火碳上滴了糖。王小波用其形容爱情,其实读书也可以,因为“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

回望当下,各大城市文化综合体不断修建,无数图书馆的建立为大多数受教育分子提供了免费看书的机会。文化从来没有门槛,怀揣着求知心的人从来不会被拒之门外。容纳在这个庙堂里的不是尧舜鲧禹、孔孟老荀、唐宋明清,而是中华的整整五千年。要是这五千年居然容不下区区一个拾荒者,岂不是要讨外人笑话?无论是哪个时代,都离不开书的熏陶,即便快餐文化带来不少冲击,即便有人因身份地位的高低来批判阅读,但不可否认,中华儿女阅读之魂已经重新崛起,从东方驶来的全民阅读列车马上就要进站了。

让我们手携书本,徜徉在知识的海洋中,领略阅读的精彩和奥妙,体悟人生的百态吧。

猜你喜欢
读书文化
郭初阳:读书真的太有意思了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读书使人进步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谁远谁近?
我们一起读书吧
传承 民族 文化
什么是文化
读书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