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女有佳肴

2019-09-10 08:58王吴军
老年博览·上半月 2019年12期
关键词:秦淮芝麻丈夫

王吴军

明末“秦淮八艳”之一的董小宛不仅能吟诗作画,闲暇时还经常研究食谱。现在人们常吃的虎皮肉(即走油肉),还有杞松鱼米、蟹粉腰花,就是董小宛的发明。因此,虎皮肉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名字,叫作“董肉”。“董肉”曾被抗清名将史可法赞为“天下一绝”。

董小宛做菜,炒、烧、熘、炸、爆、煮、熬、焖、煨无不炉火纯青。“眼眼见快,板板聆声,刀刀显功,片片生津”,这是董小宛描述的做“董肉”时切肉的情形。当时的大文人钱谦益把董小宛做的菜形象地称为“诗菜”,并赞道:“珍肴品味千碗诀,巧夺天工万钟情。”

董小宛还善于制作糖点。她曾经以芝麻、炒面、饴糖、松子、桃仁和麻油为原料制成酥糖,切成长五分、宽三分、厚一分的方块。这种酥糖外黄内酥、甜而不腻,人们称之为“董糖”。现在的扬州,还有灌香董糖(也叫寸金董糖)、卷酥董糖(也叫芝麻酥糖),和如皋水明楼的董糖一样,都是名扬海内的风味特产。董小宛和伊尹、易牙、太和公、膳祖、梵正、刘娘子、宋五嫂、萧美人、王小余一起被评为中国古代十大名厨,真的是理所当然。

董小宛发明的菜谱就是“诗诀”,如“雨韭盘烹蛤,霜葵釜割鳝,生憎黄鲞贱,溺后白虾鲜”,意思是说,烹调时选料一定要考究,烹蛤应选取雨后的韭菜,釜鳝须挑取霜打的葵叶,黄鲞以小暑前打捞的最佳,白虾要选清明后的才鲜美。董小宛还说:“余子秦淮收女徒,杜生步入也效尤,白君又把尤来效,不道今日总下锅。”这其实就是“鱼(余)肚(杜)白鸡”的烹调要领。品尝董小宛做的菜,需要有诗来衬托:“菊花脆鳝”盆中的鱼丝亮丽溢黄,是“翠菊依依醉寥廓”;“鸡火魚糊”中的层层汤波,则被称为“春水一江闹秦淮”。

董小宛的丈夫冒辟疆喜欢吃甜食、海味和腊制、熏制的食品。董小宛深知丈夫口味,亲手为他制作了花样繁多的美食,比如她曾为丈夫酿花露。酒后用白瓷杯盛出几十种花露,不要说品尝,仅仅那五色浮动、奇香四溢的色和香,就足以赏心悦目了。

(摘自《深圳商报》2019年10月4日,潘光贤荐)

猜你喜欢
秦淮芝麻丈夫
秦淮:“123”工作法打造有“情怀”的侨务工作
你有奇迹要发生
芝麻的秉性
真假天麻
傍晚
真假天麻
安慰
某官自白
心动茶里的爱情守候
怎样保护丈夫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