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舞蹈作品中“情感”的重要性

2019-09-10 01:51沈召庆
安徽教育科研 2019年10期
关键词:民族舞蹈情感

沈召庆

摘要:中国民族舞蹈以一种绚丽的艺术形式存在于中华民族的浩瀚文化之中,它不仅传承了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也促进了人类艺术文明的发展。在当今精彩纷呈的艺术舞台上,舞蹈用灵动的表现形式彰显舞者内心流露出的真情,感动着追求审美艺术的人们。如果说在舞蹈中,肢体表现是其优美的躯体,音乐是其流动的血液,情感则是其永恒的灵魂。

关键词:舞蹈编排 情感 民族舞蹈

有人说,音乐是舞蹈的灵魂,没有音乐,舞蹈则如没有灵魂的躯体。我认为情感更是舞蹈的灵魂,一部优秀的舞蹈作品,无论动作多么优美,音乐多么动人,如果没有感情的投入,舞蹈就无法感人至深。如果舞者投入自己的深情,就会让舞蹈瞬间变得充满活力。因此,我以为,在舞蹈作品中注入深切的情感才是舞蹈的灵魂所在。

一、舞蹈作品中的“情感”

根据艺术史学家的考证,舞蹈是人类社会最早产生出的艺术。舞蹈能经久不衰至今仍然生机勃勃的根源在于人类的“情”深深地融合在舞蹈作品中。“情”是舞蹈的动力、是舞蹈的成因、是舞蹈的目的、是舞蹈的灵魂,没有人类情感就没有舞蹈。

文字出现以前,远古人类用舞蹈作为相互交流情感的方式。远古时代,婚嫁的愉快之情,生育献祭的激动之情,播种丰收的快乐之情,驱病除邪的兴奋之情,生离死别的悲伤之情,天灾人祸的恐惧之情……这些复杂多样的情感,人们都能够用舞蹈的形式表现出来。随着社会的進步,舞蹈形式也极大地丰富了起来。在当代,舞蹈表“情”的作用被放大,审美的需要是舞蹈最直接的表“情”作用,与人的情感投合,而无需任何其他理由。作为情感世界更为丰富的民间民族舞蹈,表“情”的作用则更为明显。

二、民族舞蹈作品中“情感”的三个要素

舞蹈作为一种表达情感的艺术,以情绪来牵动观众。舞者根据作品特点,利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表演,让观众在观赏的过程中受到陶冶和感染,进而实现情感的共鸣。

1.肢体语言是舞蹈之情的表现形式

(1)以肢体语言抒情为主

舞蹈语言是一种以肢体语言为载体来抒发舞者情感的特有语言,它以肢体的律动变化为主要符号,以特有的艺术形式来传达思想情感。舞蹈语言来源于生活中的动作语言,例如:人的眼神和脸色,以及所搭配的手势和身体动作。人在高兴时蹦蹦跳跳、手舞足蹈、喜笑颜开;伤心时眼睛会流泪、面容哀伤,激动时还会配以捶胸顿足等动作;愤怒时怒气冲天、挥拳动腿;恐惧时惊慌失措、缩手缩脚、畏首畏尾或伴有躲闪逃避动作。总之,人体的各种动作都是随着感情发泄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作为舞蹈语言载体的肢体动作就源于这些生活中的动作语言,只不过通过编排加工使其更加美化和韵律化。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将舞蹈的肢体语言称之为动作,而应当称为律动,即符合美的规律的动作。

(2)舞蹈律动对情感表达的设计

舞蹈编导创作的前提条件就是准确地把握动作语言,既能够充分表达作品内容,又能使作品得到升华。动作通过发展变化获得“意味”是创作思维的一条基本规律,而为了使这一动作的“意味”得到稳定发展,必须使之不断得到强化是创作思维的又一条基本规律。

律动一般都随感情而动,例如:在表现愉快、欢乐、勇敢、愤怒的感情时,身体律动随着感情的外向而向身体四周开放,向前延伸、向外辐射、肢体伸直。例如:包河区卫岗小学的戏曲舞蹈社团作为包河传承戏曲文化的美丽园地,始终以继承、发扬经典戏曲文化为己任。社团编排的舞蹈,从戏曲身韵舞蹈《卖水》《韵》到戏曲生角舞蹈《自古英雄出少年》《我是武松》,无不闪耀戏曲文化的光芒。《自古英雄出少年》中的哪吒是一位孩子们熟识并喜爱的神话故事人物,他活泼灵动、疾恶如仇、敢做敢当,通过舞蹈的形式来塑造小哪吒,孩子们立刻喜欢上了他。《自古英雄出少年》吸收融合戏曲舞蹈元素——手眼身法步“五法”、唱念做打“四功”,如使用圆场步作为剧目的基本步伐及舞台的基本调度,用前滚、后翻、按掌、托掌、弓步、扑步等表现哪吒的活泼顽皮,用红缨枪、乾坤圈等道具衬托哪吒特有的形象,用音乐、服装、化妆等形式展现了新时代“小哪吒”英勇无畏、活泼勇敢的英雄形象。排练之初,为了让孩子们对角色的情感有更深的体悟,社团还组织孩子观看1979版动画片《哪吒闹海》。孩子们经过多次排练,找到人物的律动和情感,把哪吒的勇敢的精神和快乐、愤怒的感情表现得准确到位。

舞蹈的律动不仅要表现出人的情感,更要注重表现出舞蹈的更高层次——艺术美感。只有在这种高层次的美感情绪的装点下,舞蹈的情感世界才能与生活区分开来,才能真正展现艺术之美。

2.舞蹈音乐是舞蹈之情的催化剂

在舞蹈作品编创过程中,动作的“情感”是提升舞蹈整体艺术品位的核心动力。舞蹈动作能够让观者产生一定程度上的心灵启发,促使其心灵能够形成更为有效的共鸣。同时,舞蹈的情离不开舞蹈音乐的点缀,舞蹈音乐是舞蹈之情的催化剂。作为一门综合艺术,音乐在舞蹈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在舞蹈表演艺术中,优美的音乐能够烘托气氛,帮助舞者在整个表演过程中体现个性、表达情感,塑造完美的舞蹈形象,增强舞蹈的表现力,更加从容地表现出舞蹈需要传达的情感。除此之外,舞蹈与音乐的结合还基于舞蹈对声音的本能需求。一般情况下,人们从视觉艺术的角度去欣赏舞蹈艺术时,音乐始终是无形的伙伴。一部优秀的舞蹈作品,必须要有好的音乐来配合,才能引起观赏者的共鸣,才能被观众所认可。例如:包河区文化馆馆办队伍天芳歌舞团创作的戏曲舞蹈《恋青衣》,整个舞蹈用了古典、现代、戏曲、京胡六段不同的音乐剪辑而成。每段音乐表达舞蹈的每个故事环节,特别是舞蹈的高潮部分采用的京胡音乐,充分衬托了师徒的情感。音乐和舞蹈完美结合,能把观众带到舞蹈的情景中,让其感受艺术的美妙享受。音乐能够使人从内心深处产生一种激情和冲动。因此,在舞蹈艺术中,音乐将是舞蹈最亲密的伙伴,是舞蹈之情的催化剂。

由于舞蹈动作不是完全的生活动作,任何舞蹈作品的创造都会伴随着“动作来源”或“动作设计”的问题。一部舞蹈作品,不是说每一个动作都需要有“情感”,但一个有“情感”的动作比一组不知所为的动作更占优势。舞蹈作品中动作的“情感”,应该体现作品的内在意义,掌握了这种“情感”的表达,就能烘托主题,达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因此,在舞蹈作品中有“情感”是动作审美的标准,是动作不可缺少的内在要素。当有意义与有韵味结合时,这样的动作就能给予舞蹈作品增添不少色彩,让观看者更能品出舞蹈中的韵致。

3.“表情”是舞蹈之情的点睛之笔

舞蹈的“情感”是编创者对生活提炼加工进而升华而产生的。每个编创者都有着对事物和生活不同的认知与见解,因此编创出的动作和赋予动作的“情感”也会大不相同。情感的表达跟舞蹈有相当紧密的关系。舞蹈表演者通过自己的肢体语言,通过自己的表情,传达出对人物的情感,任何一种“情感”总是通过能够被人们感知和接受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人的表情主要有三种方式:面部表情、身体姿态表情和语言声调表情。在舞蹈情感表达中,经常使用前两种表达方式。

俗话说:“心里没有,身上白走。”“情”的表现不再是面部表情的夸张,应当是舞者内心感受的体现。例如:2018年天芳歌舞团参加的第二届群星奖舞蹈比赛创作的舞蹈《淮畔情》,主要表现淮河两岸的女子,从少女到结婚有了孩子再到中年到白发苍苍的老人,舞蹈演员通过表情、动作塑造这个人物形象,把人物刻画的饱满而感人。舞蹈加上了花鼓灯的元素,在保留民族特色的前提下,加入了现代表现手法,给观众带来美的享受和情的感染。发自内心的情感带动外在的肢体语言,所要表达的情感也会情不自禁地展现在脸上和肢体上。那种由内心情感引发的外在“表情”可以说是舞蹈的点睛之笔。

舞蹈不应是简单动作的组合,而是“情”与“形”的有机结合,“动作”“表情”与“情感”之间相互联系,构成内在体验与外在表现的统一体。在编排过程中,有“情”是基本要求,把“情”融入舞蹈中,使舞蹈不再枯燥、乏味,让舞者投入深情,引领观众走进舞蹈的精神世界,让舞蹈作品升华到一个更高的层面。

参考文献:

[1]隆荫培.舞蹈艺术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7.

[2]隆荫培,徐尔充,欧建平.舞蹈知识手册[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3]约翰·马丁.舞蹈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4]吕艺生,朱清渊.舞蹈[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5]张波,谢佳.谈音乐在舞蹈中的作用[J].美与时代,2004(4).

责任编辑:黄大灿

猜你喜欢
民族舞蹈情感
情感
台上
与生灵共舞
民族舞蹈的特点与民族韵味分析
论民族舞蹈文化的传承与民间舞蹈的教学
民族舞蹈的研究前沿与热点的对比分析
浅谈如何培养幼儿对民族舞蹈的学习兴趣
冲动购物源于情感
主题素材阅读之“情感”篇
让孩子把情感画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