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室空间对中学生性格与情感养成教育的影响研究

2019-09-10 07:34郑莺
安徽教育科研 2019年11期
关键词:性格中学生情感

郑莺

摘要:中学教育是引导学生形成独立分析问题能力的重要阶段,也是学生性格与情感向成人发展的关键时期。学校的教室作为学生在校学习与生活时间最长的区域,其空间属性与功能设置对中学生教育有着显著影响。国外发达国家经验表明,教室空间不仅仅是提高学生智力的学习场所,它更应该是一个学习社区或生活社区,因此,班主任在对班级活动进行改革的过程中,应积极适应新时代的新发展与新要求,分别考虑教室各个活动空间的特点与功能,进行系统设置。

关键词:教室空间 中学生 性格 情感 身体活动

青少年阶段的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度过。就学生的性格与情感养成教育而言,教室空间的环境能够直接或间接地对学生的情感积累造成影响,继而影响到学生性格的演化与定型。教室空间的环境不仅僅包括教室空间的布置等设计因素,它还包括教师与学生之间、同学之间等人际关系因素。中学生在教室的各个空间中与人或物形成关系,并逐渐形成各自独特的学习、生活方式。因此,教室的空间环境对于青少年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在本次研究中,我们旨在调查和分析教室空间环境对学生的心理及行为产生的影响。

一、学生活动的类型

1.学习活动

目前,中学教育已经进入深化改革阶段,班级活动的教学内容、方法与组织形式较之前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中学教育是一个同时追求学生定量和定性发展的教育阶段,在这个教育阶段里,学生逐渐形成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遇事有自己的见解和判断,思维能力上具有一定的逻辑水平。中学教育阶段,一方面学生将初步建立自己的假设系统,并能够实时使用科学、客观的思维方式,去获得自己对周围世界的确信;另一方面,他们通常会对未来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并且可以根据假设和理论推断出自己的未来。

就一个班级内的学生而言,他们是一个集体或团队,但在学习活动等方面,班级内的每个同学之间其实又是一种竞争关系,这种竞争关系是通过学生的平等努力而形成的,那么,这个时候班级的规则和同伴之间形成的规范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所经历的班级生活满意度可能是影响其学习活动质量的重要因素。

2.情感和文化活动

中学生具有健康开朗的心态,同时在其成长过程中,心态也在随着外部环境不断地发生变化,他们具有“儿童的纯真性格”与“成人的成熟性格”的双向共享性格特征。因此,青少年时期也是中学生反抗、苦恼、焦虑不安的矛盾期。青春期时,身体与情绪的变化通常通过焦虑、恐惧和消极等情绪向外界展现。因此,如果自己的要求得不到满足,就会很容易产生愤怒情绪,陷入自我逃避的状态,产生孤独感。中学生在青少年时期逐渐发现了独立的自我,经历了心理过渡期,在不适应现有的社会结构时,表现为心理的不稳定,陷入挫折和呆滞感的混乱之中。

与此同时,中学生道德观的定型受同伴影响很大,具有极强的从众反应,道德判断标准也会因受到同伴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因此,中学生的性格养成,除了受到家庭遗传因子的影响外,外部环境的影响反而更大。

3.身体活动

中学时期是学生身体发生显著变化的阶段。在这个阶段里,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均出现了成熟特征。换句话说,身体发育迅速的学生根据自身变化形成一个新的自我概念,影响他们在运动能力、智力、情感和社会交际能力等各方面的活动,并对他们的精神生活产生重大影响。

根据青春期可能出现的身体迅速发育现状,每个学生个体也会有不同的表现,例如害羞和焦虑等。身体和精神的这种快速变化导致青少年经历心理焦虑和情绪冲突。因此,中学阶段的学生具有从儿童到成人的身体成熟特征,并随着智力和情感的变化,逐渐建立自我认同新模式。

二、教室空间要素

1.学习活动空间

从人类理想的构建与行为方式的改变角度来看,学校教育的结果是:通过教育,对人的认知或情感建立一种行为模式的过程。人类在构建理想与行为模式过程中,会受到自身所处的外部环境的影响。因此,作为教育场所的班级环境应该通过教育为学生行为改变提供更有效的活动空间。

通过文献调研发现,欧美等发达国家的青少年教育竞争力始于学校教学空间的构建。他们认为学校是一个学习的场所,但同时也是一个游戏场所。心理学家发现,人类智力和情感反应能力受到遗传因素和后天环境因素的双重影响。也就是说,环境因素能够影响人类的智力与情感反应能力,这样的事实恰恰可以被视为人类的可教育性。在这方面,学生心理互动关系是基于学校或教室的物理空间来实现的。

就教室的学生活动空间构建而言,除了课桌、黑板、墙报等物理空间之外,班主任教师应该更加注重教室内的公共区域的布置,例如图书角、班级日志墙、心愿墙等。

2.情感和文化活动空间

在教室空间内,具有不同社会背景的同龄青少年组成一个班集体,他们在这个集体内互动并形成一定的关系,这种关系具有社会属性。受性格因素影响,与男同学相比,女生更加喜欢静态的户外活动,例如下课后坐在教室或学校里的某个安静空间内;男生则不同,他们更加喜欢通过娱乐、运动等动态的户外活动来表达自己的行为。同时,男生与女生之间的谈话氛围也存在差异,一般情况下,中学生更加喜欢与同性进行交流,而女生之间的交流偏向于平静,而男生之间的交流偏向于活泼。

就教室空间的功能属性而言,教室不仅仅是教师向学生传授信息或知识的地方,它还应该是一个学习社区和生活社区。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教室更应该是一个学习和生活共存的地方,学生在这里能学会书本上的知识,同时也能学到如何去处理复杂问题的方式方法,以及新的生活技能等,而这些方法或技能恰恰是教师在课堂教学所难以兼顾到的。为了发挥这一功能,在教室空间的布置过程中,应该考虑将文化体验元素加入其中,这样做可以帮助学生在各个功能空间中提升心理情感稳定性。

3.身体活动空间

中学教育不仅要注重学生智力上的发展,还要充分关注学生身体和情感上的变化。从这个角度来看,身体和情感的发展与智力学习同样重要。

身体活动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活动。身体活动不仅包括体质健康水平与运动能力等身体要素,还包括志向、情绪等社会和心理因素。因此,从这种角度来看,青少年时期的身体活动能够对学生的精神生活能力与社会活动能力的形成产生较大的影响。班级教育活动应该为学生提供各种体验个性的机会,并为他们提供体验的场所,将他们的个性作为构成青春期主要价值的绝对价值空间。虽然班级常规的教育活动都在课程框架内实现,但仍应根据设施环境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活动空间。

中学教育是一个人一生中最为重要的阶段,这一时期的发展影响着一个人未来的成长,而班级教育又是中学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学教育改革的深入,以及社会的快速发展,传统的中学班级教育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的新要求与新发展。本次研究以班级教育的教室空间为切入点,论述了学生活动类型与特点,并根据学生活动类型及特点论述了教室活动空间的属性及功能,论证了教室空间对中学生性格与情感养成教育的影响,为中学班级活动教育改革提供理论支持。

参考文献:

[1]卢天骄.现代中小学校园交往空间的开放式策略研究[D].青岛:青岛理工大学,2016:3436.

[2]李云霞.美国的开放教育[J].新乡学院学报,2004,21(2):9394.

责任编辑:丁 蔚

猜你喜欢
性格中学生情感
情感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台上
欢迎来到《中学生博览》大型团购会
主题素材阅读之“情感”篇
性格描绘词
12星座“吃”出性格
喜欢独处与性格孤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