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鸡沙门氏菌病防控

2019-09-10 00:44张清华
畜牧兽医科学 2019年11期
关键词:流行防控

张清华

摘要:蛋鸡沙门氏菌病是由致病性沙门氏菌感染引起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该种疾病不仅会影响鸡群的正常生长,而且很容易污染鸡蛋,通过多种渠道将致病源传感给人类,危害人类身心健康。该文主要结合实际工作经验,从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学变化、诊断方法、防治措施等多个方面论述了蛋鸡沙门氏菌病的发生和防治。

关键词:蛋鸡沙门氏菌病;流行;防控

中图分类号:S858.31

文献标识码:B

doi: 10.3969/j.issn.2096-3637.2019.11.065

引言

沙门氏菌属于肠杆菌科一类,致病菌的抗原结构十分复杂,血清型较多,并且不同血清之間的交叉保护能力较差。我国已经报道的血清型就高达240多种。自然条件下,沙门氏菌的抵抗能力较强,在土壤中能存活14个月以上,在鸡场内能存活2年。但沙门氏菌对热条件较为敏感,煮沸条件下5min即可将其杀死,70℃环境下20min可将其杀死。另外,该种致病菌对常见的消毒液如高锰酸钾、甲酚皂溶液、甲醛溶液、石碳酸溶液十分敏感,均能在较短时间内将其杀死。

流行病学

沙¨氏菌病对鸡造成的危害性依据蛋鸡品种和年龄的不同而存在一定差异。通常体重较轻的白壳蛋鸡对该种疾病的易感性较低,体重较大的褐壳蛋鸡具有很强的易感性。母鸡发病率较高,公鸡发病率较低。随着鸡日龄的下降,感染致死率呈现升高趋势。成年蛋鸡感染沙门氏菌后,常呈隐性经过,不会表现明显的临床症状,但会影响蛋鸡的产蛋率,导致畸形慨率显著升高。饲养密度过大,鸡群之间相互接触,卫生环境较差,通风不良,温度湿度控制不合理等因素均可加重该种疾病的传播流行,导致养殖场的死亡率升高。沙门氏菌可以通过直接接触进行水平传播,也可通过污染种蛋进行垂直传播。其中垂直传播是造成雏鸡发病的主要原因,并且具有很高的死亡率。

临床症状

蛋鸡沙门氏菌病对雏鸡和育成鸡造成的危害最为严重,雏鸡的发病率、致死率最高J出现临床症状后常表现为精神状态变差,缩颈闭眼,呆立在圈舍中不愿意活动,畏寒怕冷,常拥挤在一起取暖。随后出现腹泻症状,排出石灰样的粥样稀便,粪便将泄殖腔严重堵塞,患病鸡排便时发出呜叫声。部分患病雏鸡还会表现为呼吸困难的症状,张嘴呼吸,伸颈呼吸[1]。有的患病鸡还会伴随关节炎症状,患病鸡不能正常行走,关节肿胀明显。养殖场最急性病例通常没有任何临床症状,突然倒地死亡。育成鸡感染沙门氏菌病后表现的临床症状相对较轻,患病时间较长。患病鸡主要表现为精神状态变差,采食欲望下降,并伴随轻微的腹泻症状,常表现为零星死亡。成年鸡感染沙门氏菌后常呈隐性经过,不会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但会影响到产蛋率,且种鸡的受精率种蛋孵化率有所下降,种蛋孵化后,雏鸡通常在5日龄内会出现临床症状,具有很高的死亡率。

病理学变化

将病死鸡解剖后,可发现尸体严重消瘦脱水,皮下脂肪消失。肌胃变得柔软,消化道内不存在内容物。病死鸡肝脏肿大明显,并且在肝脏表面能看到黄白色的坏死结节。有的病死鸡肝脏颜色呈现灰白色,有的呈现青红色,有的病死鸡的肝脏肿大明显并出现破裂现象。将病死鸡的腹腔打开后,内部充满了血液。几乎所有的病死鸡,胆囊显著肿大,胆汁浓稠。脾脏肿大明显,在脾脏表面还可发现针尖大小的黄白色坏死病灶,肠道黏膜充血出血,并存在弥散性的点状出血现象,个别病死鸡还会存在明显的卵巢病变,卵泡不能正常生长发育,外观呈椭网形三角形,颜色呈灰白色,质地较硬。有个别的育成鸡还会伴随卵黄性腹膜炎,将腹腔打开后,可发现内部的脏器发生粘连。病死鸡心包积液严重,积液颜色呈浑浊状,心包膜显著增厚粗糙,表面存在纤维素性渗出物附着。个别病死鸡肾脏肿大,质地变软,颜色变淡。

实验室诊断

采集病死鸡的病变脏器组织分别接种到普通琼脂平板、麦康凯琼脂平板、SS琼脂平板上,放置在恒温培养箱内,持续培养48h能发现在3种培养平板上均出现致病菌生长。在普通营养琼脂平板上生长出无色半透明的小菌落,外观呈网形,边缘整齐,表面湿润光滑。麦康凯琼脂平板上生长出无色透明的致病菌菌落中央,隆起边缘整齐,在菌落中央存在一个小黑点。SS琼脂平板上生长出了无色透明的致病菌菌落,质地光滑[2]。小心调取分离得到的致病菌进行常规染色镜检,可发现革兰氏阴性染色的小杆菌,两端钝圆,单个存在。结合上述诊断结果可以判定致病菌为沙门氏菌。

治疗

在对患病鸡治疗前,应采取药敏实验明确致病原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常用的抗生素主要包括氧氟沙星、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全群鸡饮用水中可以添加氧氟沙星可溶性粉剂,每200L饮用水添加100g,每天让鸡群饮水2-3次,连续使用1周。如果养殖场患病鸡症状较为严重,在使用上述药物饮水的同时,肌肉注射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每天2次连续使用3d为1个疗程。在进行抗生素治疗的同时,也可采用中药进行联合治疗。中药可选择使用青皮、陈皮、金银花、甘草、桂枝、艾叶、黄芪、黄连、黄柏、大蒜,剂量分别为45、50、40、45、45、40、40、40、40、60g,水煎后,添加饮用水中,1剂ld,同时在饮用水中添加电解多维,直到鸡群恢复健康。通常采用上述手段治疗5-7d后患病鸡症状即可消退,强化治疗8-9d后,养殖场病情能得到有效控制。

预防

对于发生过沙门氏菌病的养殖场,应定期采取措施对鸡群进行净化,确保雏鸡来自于没有被污染的繁殖场,并且每2周要进行一次沙门氏菌病的检测。对于孵化厂史应该制定严格的监测制度,每个星期都应对孵化的种蛋进行监测。健康的种鸡群,应在每年的春秋两季,定期采集血液进行全面检疫和不定期检疫,及时淘汰阳性鸡,净化鸡群[3]。另外,对于养殖场来说,还应该构建完善的消毒制度,通常每周消毒1次。养殖场出现发病后,应坚持每周消毒2-3次。每批鸡出栏后,均应对鸡舍进行严格的清洗清扫,并做好熏蒸消毒,至少空置2周以上才能进下一批鸡。H常更应加强饲养管理工作,保证饲料营养价值,全面提高鸡群营养水平,保证光照适宜,饲养密度适宜,强化通风换气,及时排除有毒有害气体减少应激因素刺激,提高鸡群的身体抵抗能力。

结束语

蛋鸡沙门氏菌病的危害十分严重,目前该种疾病还没有典型的疫苗进行免疫接种。因此在蛋鸡养殖过程中一定要制定全面的防控措施。对于发生过蛋鸡沙门氏菌病的养殖场,应定期采集血液进行血清凝集试验,逐步净化鸡群。同时在蛋鸡保育、育成和生产阶段,在疫病流行高发期选择敏感药物及时投喂预防。养殖场还应构建完善的卫生防疫制度,控制好养殖密度。一旦发病应将患病鸡单独隔离养殖并将病情上报,然后采取对症措施进行治疗。

参考文献:

[l]陈琼.蛋鸡沙门氏菌病的诊治[J].家禽科学,2017(7):78.

[2]刘滢,孙晓杰,王安如.斋禽沙门氏菌病防治研究进展[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7(8):56.

[3]聂道泉一例雏鹅沙门氏菌病的诊治和体会[J].中国动物保健,2017(9):23-24

猜你喜欢
流行防控
配合防控 人人有责
精准防控 同心战“疫”
扎实做好疫情防控档案工作强化疫情防控后勤保障
防控疫情 从我做起
公众通用新冠肺炎防控指引
争分夺秒的防控导弹车组
浅谈袖子在服装潮流中的创新设计
“流行”的历史衍变
黑白色视觉特点及其在服装设计中应用探析
网络语言对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