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写作文成为一种乐趣

2019-09-10 14:49关金如
教育·校长参考 2019年11期
关键词:例文写作文习作

关金如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之一。不少学生对作文存在着自卑、厌烦、畏难心理,把作文当成一个包袱,消极应付。这种心理,严重影响了作文成绩的提高。任何一件事,先要愿做,有兴趣做,才可能积极去做和认真去做。因此,要提高小学生的作文成绩先要从培养作文兴趣,激发作文动机入手,变“要我写”为“我要写”,“被动写”为“主动写”,“害怕写”为“喜欢写”,使写作文真正成为学生的一种乐趣。

表扬强化,增强信心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正确的评价和适当的表扬,能够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小学生的作文从整体上讲,是很稚嫩、粗糙的,真正优秀的,符合文章要求的还比较少。教师的目光不能只盯住学生作文中的缺点,不能只对学生讲这里写得不行,那儿写得不好,说得一无是处。这样,容易使学生产生作文难和怕作文的心理。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表扬强化的重要作用,善于发现和抓住学生作文中的每一个优点和微小进步,哪怕是一个好句子,一个用得合适的词语……及时给予表扬肯定,鼓励继续发扬。

因此,教师批改作文时要有一颗爱心,满腔热情。评语要用鼓励性语言,既要肯定点滴优点,又要诚恳地指出缺点和不足,还要介绍一些修改的具体方法。要用谈心式、讨论式的语气,让学生从教师评语的字里行间感受到老师的殷切期望和一片爱心。事实证明,以情育人,表扬比斥责批评效果更好。

鼓励创新,允许模仿

作文可不可以模仿?我认为可以。当然,我们首先要鼓励学生的作文要写得有新意有特色,但也允许适当地模仿别人的作文。写字、画画都有临贴、临摹这个阶段,作文也会有个先模仿的阶段,尤其是小学生,尤其是刚开始作文起步的中低年级小学生要先学会模仿,在模仿中逐渐学会创新。例文引领,是习作教学最为常见的一种指导方式。例文在教学中不仅具有语言形式“原型启发”的功能,还对儿童的言语内容起着“相似唤醒的作用”。教师可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文章或学生习作,指导学生进行仿写。这样,可以降低作文难度,先“扶”再“放”,不至于一开始就产生作文难的心理。我在上二、三年级的作文课时,经常给学生读一些例文或是老师的下水文,让他们先知道怎样写,然后再鼓励他们写出与别人不一样的地方来。对于那些写作特别有困难的同学,第一、二次的大作文可以抄例文或抄同学的作文,但第三次必须有自己的东西。让孩子们感受到写作文就像是在进行一场自由式的奔跑,起跑线和终点相同,每个人竭尽全力可以以不同速度不同的道路奔向终点。

多彩活动,积累素材

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是学生作文难的又一原因。经验告诉我们,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踢足球、打乒乓球、拔河比賽、挖野菜等,这些充满童趣的事经常在他们身边出现。因此,我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学生去观察生活,去感受生活,培养学生表达这种感受生活乐趣的愿望。除此之外,我还经常组织学生参加一些有益的活动,如钉扣子、切菜、煮饭等。在活动中,我认真指导学生进行观察体验,让学生轻松地把全身心放在活动中,学生感触多了,就会促进学生习作的兴趣和动机的产生,他们有可写的东西,当然就不会把习作当作苦差事了。

我在作文教学中打破了“讲中写”的传统格局,尝试建立“做中写”的模式,让每一个学生去亲身经历,在实践中体验童年的滋味,感受成长的快乐,让写作回归到表达自我、交流自我。

通过这样的生活观察体验,使学生学习了观察方法,留心周围的事物、事件,“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通过现场生活作文,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生活是作文的沃土。从而学会写真事、抒真情,陶冶真、善、美的情操,培养良好的文风。

创造条件,收获“成功”

成功感是一种积极的情感,它能满足学生自我实现的高层次需要,激励学生写好作文。我想办法积极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例如:我经常把学生的习作投向校级、区级、市级等的报刊杂志。让孩子们拥有更多的发表机会;编印一本班级作文集,让每个学生都有作文入选,都能品尝一下“发表”作品的喜悦;按作文能力分组进行竞赛,让更多的学生都有获奖的机会;摘一些单项或片断的作文练习,让较差的学生也有更多的可能获得成功……

以上是我作文教学中的一些作法。总之,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应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和鼓励,创设和谐、愉快的写作氛围,对学生进行写作的训练,确实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当然,作文教学其中的奥妙是无穷的,要探索奥妙是要不断地实践,理论联系实际,才能够有点滴体会。只有不断地实践,不断地学习才能得心应手地指导学生。

(作者单位:北京市顺义区裕龙小学)

猜你喜欢
例文写作文习作
写作文的烦恼
“儿童节”写作指导及例文展评
“未来的桥”写作指导及例文展评
小丁写作文
《我爱写作文》的魅力值
写作文等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