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想象和阅读中感悟古诗词的美

2019-09-10 02:03邢磊
教育·校长参考 2019年11期
关键词:古诗意境诗词

邢磊

古诗词是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个人审美能力的重要载体。经过多年的探索研究,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笔者试图从古诗词的绘画美、语言美、色彩美等方面入手,以期使古诗词教学中充满韵味,提高古诗词教学的效率。

想象联想——再现画面美

诗词教学,不仅要使学生弄懂字面的意思,了解诗文大意,更需要“入境”,因为诗词主要是通过意境来反映生活、展现情境、表达情感的。只有入境才能感悟诗情,感受诗美,感知诗韵。而小学生由于其生活经验、思维方式、情感体验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导致认知的局限性,较难进入诗词描绘的情境之中。所以诗词的教学,应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从而真正理解和品味诗歌的内涵和主旨。叶圣陶先生提出:“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如何让学生融情入境,关键在于情境的创设。

创设诗境,感知画面美 古代诗歌遣词造句高度精辟,具有浓郁的诗意。但是古诗产生的时代离我们已经很久远了,古诗中出现的生活片段、场景,现在的学生很难接触和体会,单靠教师的只字片语很难解释清楚,学生自然也无法体会出相关的诗意。这时就要教师借助多媒体,通过声像、视频化静为动,变无声为有声,在绚丽的画面,鲜艳的色彩,悦耳的音乐中为学生创设优美的诗境。

如杜牧的《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诗中深秋的高山,弯弯曲曲的石径,飘渺的白云,若隐若现的人家,红得似火的枫林,构成了一幅清新明丽的深秋山野图。我采用吟诗赏画的方法。在学生初步掌握诗文大意后,让学生欣赏一幅深秋山林图,学生边吟诵诗,边欣赏画,仿佛自己就是诗人,悠然漫步在弯曲深远的石径小路上,两旁枫叶似火,随风摇曳,阵阵凉爽的秋风吹来,多么惬意,多么舒畅!不知不觉中体会了作者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

所以,在古诗教学中,必须用小学生能接受的方法引导学生去理解,去体验,去想象,才能使学生感受诗中的画面美,从而为学生体验到诗歌的语言美打下基础,铺好水到渠成的基石。

展示意境,欣赏画面美 意境,是诗词中所描绘生活画面与作者思想感情融为一体而形成的艺术境界。古诗词的作者往往选取最富有特征的具体事物,或最有意义的场景,或最典型感受来言志抒情,这也就需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去领会意境与情感,并从中受到熏陶。

古诗词的绘画美具有直观性和形象性。在教学时,教师要善于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和工具,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领会诗词中的绘画美,也为学生进一步体验诗歌的语言美打下基础。

誦读品味——感悟语言美

古诗词不仅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而且短小精悍,韵律和谐,节奏性强,易读易记,特别适合小学生诵读。因而在古诗词教学中,加强朗读古诗词有助于理解古诗词的内容,是综合感受语言美、意境美的重要手段。

反复诵读,感知语言美 “多读多练”是教学古诗词的一个重要方法。只有反复诵读,才能更好地达到辨音识字、明义晓理的目的,同时由于古诗词本身所具有的节奏感、韵律性之特点,通过反复诵读品味,才能更好地体会其形式之美和音韵之美。另外,反复诵读,不仅有助于背诵记忆,而且还有利于学生语感的培养,所以,教学时,一定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

古诗词中的绝句和律诗在一般情况下奇数句不押韵,偶数句押韵,一押到底,不变韵。朗读时对韵脚要恰当重读,非韵脚读得轻一点儿,使上下句音节和谐对应,这样才能产生沁心感怀的韵味效果。如在教学《送灵澈》时,我首先教给学生划分节奏的方法: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然后指导学生根据划分符号读出诗的节奏,并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使学生体会到诗词的形之美、音之美。

品词析句,体味语言美 古诗词用词非常精炼,一字一词都经过作者的千锤百炼所至,因此抓住重点字词分析理解引导学生体味语言美,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

古人十分讲究用词的精当确切、凝炼含蓄。不管是五言还是七言,或是对仗,或是呼应,总能感受到语言的凝练美。如杨万里的《小池》:“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诗歌描写池塘景物,不但构思巧妙,生动有趣,而且字字到位。我将诗中的“才”字换成了“刚”将“早”字换成了“就”,让学生进行比较,说一说换了这两个字后好不好?学生经过讨论后,得出:一个“才”字,表现了仅在初露端倪之时,而一个“早”字则充分表现了蜻蜓敏锐的观察力。通过对字词的分析,使学生感受到了诗人用词的准确,从而感受到了语言的美。

总而言之,要改变古诗词教学中学生乏味的局面,就需要我们在教学古诗时,引导帮助学生进行想象、联想,再现绘画美;诵读品味,感悟语言美;比较分析,感受色彩美。使学生在学习古诗时进入诗境,领会诗意,体验诗情。通过古诗教学的情境营造,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审美体验,受到美的感化和陶冶。把学生带入到诗人创作时的意境之中,使他们在感受到古诗的美,感悟到中华文化的美。

(作者单位:北京市通州区南关小学)

猜你喜欢
古诗意境诗词
诗词书法作品
古诗教我珍惜时间
【诗词篇】
劳劳亭
背诗词的烦恼(下)
背诗词的烦恼(上)
春色满园
一朵花的意境
唐.欧阳询《九成宫》集古诗
环境——雕塑意境的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