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小学书法课堂教学技巧

2019-09-10 19:47黄艳艳
江苏科技报·E教中国 2019年10期
关键词:结体字帖技法

黄艳艳

书法是一门传统艺术,蕴含了独特的艺术语言,对技法的要求很高。在传统的小学书法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设置教学目标时,大多侧重于对学生技法、技巧的指导,其授课方法单一,基本都是教师先进行毛笔字树模,学生再对应着临摹,这种单一、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成为目前小学书法教学的常态。怎样运用创新手段对书法教学进行创新,让学生的书法书写能力得到提高呢?具体到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让学生适当学习书法书写理论

提到书法书写理论,不少教师认为太高深、太枯燥。其实不然,教师先对材料进行研读和分析,再用通俗易懂的方式授课,学生是能很快听懂并掌握的。而且大多古人的字帖文章喜欢用形象的方式来记叙,关键是教师首先要读懂并正确理解。我在上书法课之前,会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将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与书写技法的训练同步进行。例如,学生学习书法,无论哪个年龄阶段,第一堂课都应该让学生了解到“什么样的字是好字”。米芾的《海岳名言》里说:“字要骨格,肉须裹筋,筋须藏肉,帖乃秀润生布置,稳不俗,险不怪,老不枯,润不肥。”怎样跟学生阐述这个问题呢?

我教学生用观察人的方式来观察每一个字。一個字写得好不好,首先是看它有没有“骨”。这样学生觉得有意思,也能理解。接下来,我们再看什么样的字是有“骨”的字呢?第一步就是把字写正。一个人也是,首先你要站正。我分别摆出两个不同的姿势让他们看,一个是歪着身子无精打采的样子,一个是站得很挺拔。让学生看,哪个姿势美。通过这种具体形象的方式,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字,也有了“骨”的概念,而且印象深刻。这样不仅能提高他们的书法审美,还可以教会他们做人的道理。

二、认真读帖是学生书写的

根本

读帖就是认真观察字帖中字的笔画、用笔和结体等,将每个字的形状记在心中,那么应该怎样教学生读帖呢?

首先,要选择适合学生年龄和书法水平的字帖,不一定就是学生在临摹的字帖。因为一个人欣赏艺术的眼界越高越宽,他的艺术审美高度也会随之提升。可以选择与学生平时临摹学习的字帖有横向或纵向的字帖一起读帖。

唐代孙过庭在《书谱》中写道:“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这就是强调读帖应该观察精微。读帖可以培养书写者的观察力和记忆力。如果你的眼睛都看不出要临摹的字有什么特点,就难以达到良好的临摹效果。“眼高手低”,以前总是用这个词来说一个人的专业技法不高。其实“眼高手低”比“眼低手低”强很多,而不可能有“眼低手高”的。很多小学生不知道读帖的重要性,看一眼就写。有的读帖不细致,没看清字的笔画结体特点就开始临摹。可想而知,这样的临摹是低效的。

教学生读帖应该强调精细周到。先要仔细观察字的结体,书法家对这个字的布局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处理、左右上下的安排、取势纵横等。然后是点、横、竖、撇、捺等笔画的特点。

读帖不是一下子就能掌握的。特别是对学生来说,他们很想练好,容易急于练习,不想把时间浪费了。读帖也不是一下就可以读懂的。这需要教师长期提醒,对他们的作业进行正确评价,多与帖上的字进行比较,让学生逐步养成认真细致读帖的习惯。清代包世臣在《艺舟双楫》中说:“拟进一分,则察亦进一分,先能察而后能拟,拟既精而察益精。”读帖和临摹练习如果能形成良性循环,就能高效迅速地提高学生书写能力。

当然,除了以上两个方面,培养学生对文学和其他艺术的欣赏能力也同样重要,让学生对自己和同学的作业进行评价可以帮助他们提高书法欣赏能力,从而提高书写水平。从培养学生欣赏能力入手来培养学生书写水平,并不是否定对学生技法训练的重要性。任何学习都不是单方面的,需要综合各方面的作用。

总之,提高学生书法欣赏能力能让学生不盲目临摹字帖,不盲信名家,不盲从名师,用批判的眼光审视他人和自己的字。这样的学习与低头盯着一本字帖,无思考地临摹练习不可同日而语。提高书法课堂技巧让师生共享书法的乐趣,是很多书法教师一直探究的问题。让学生拥有怎样的审美高度,就决定他们能在书法的道路上走多远。

猜你喜欢
结体字帖技法
暑期练字?打造独一无二的字帖
手绘技法表现
小字帖
小字帖
小字帖
书法线条在字体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作品一
用笔之“易”与“不易”
篆书条幅《游金山寺》创作说明书
秀秀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