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教研:面向新时代的发展

2019-09-10 07:22曹宇星
数字教育 2019年1期
关键词:形态教师专业发展教研

曹宇星

编者按:在“互联网+”浪潮之中,中小学教师教研正在开展持续深入的创新探索。如何理解“互联网+”背景下教师教研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解读“互联网+教研”形态发展的新趋势?如何看待理论与实践错位发展的现象,探索“互联网+教研”的理论新框架?如何理解“互联网+教研”的差异性和多样化,创新模式、机制与方法?本刊特邀胡小勇教授为我们分享他的学术观点。

胡小勇:教授、博士生导师,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副院长,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访问学者。研究领域为信息化教学创新、智慧教育理论与应用。任2018—2022年度教育部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秘书长、“教育部-上外”教育信息化国际比较研究中心特聘专家、广东省智慧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等。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18年度课题“面向‘互联网+’的教师教研形态转型与变革研究”等多项国家级项目,开设“信息化教学创新”学术公众号。

关键词:互联网+;教研;模式;形态;教师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69(2019)01-0010-05

收稿日期:2019-01-03

记者:胡教授,您好!“互联网+”给中小学教师的教研发展带来了许多新机遇。能分享一下您的观点吗?

胡教授:谢谢您的问题。如我们所知,“互联网+”已经融入到了社会的各个领域。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教育领域中,这种矛盾表现为“人民日益增长的对优质教育的需要,和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在这个矛盾中,优质教育资源和师资资源的稀缺是关键性难点。我们认为,应用信息化手段来优化资源配置、共享优质师资,是破解教育主要矛盾的一剂良方。

而“互联网+”则刚好是助力教研新发展,提升教师师资水平的重要机遇。目前,我们看到“互联网+”对教师教研形态转型的推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从自上而下的角度来看,国家的教育政策高度重视信息化。比如,《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要“着力加强‘名師课堂’‘名校网络课堂’‘专递课堂’等教师教研新模式的探索与推广,加快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覆盖”。2018年年初,党中央、国务院还在《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提出教师要主动适应信息化、智能化等新技术变革,积极有效地开展教育教学。同时要“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质量,推动信息技术与教师培训的有机融合,实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研修”。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则启动了“人工智能+教师队伍建设行动”,推动教师更新观念、重塑角色、提升素养、增强能力。

第二个方面,从自下而上的角度来看,基层的信息化教研实践现象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传统教研的规模和人数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限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成熟,越来越多的基础教育部门和一线教师都能够积极主动地采纳新技术,自发成立各种接地气的“草根”教研团队,在互联网中抱团取暖,共谋发展。就以中国教研网为例,截至2018年底,由教师自发组织的各种教研活动达4400多项。《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等媒体都发布了大量有关“互联网+教研”实践活动的文章和报道,中小学的“互联网+教研”实践一片火热。

记者:在“互联网+”背景下,您认为教师教研将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教师坚持搞教研,这是一个永远在路上的工作。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曾经提出,“教学质量和教师素质的重要性,无论在哪一个时代,怎么强调都不过分”。我个人非常赞同这个观点。我认为技术的进化会推动新型的学习文化变革,它需要我们教师具备新的知识和能力结构来加强引导和培育。教师永远不会被“取代”,不会被Replace;但是,教师必须时刻“重置”,时刻“Re-place”自己的角色,调整定位,才能在新时代不会因本领不强而恐慌。

“互联网+”对教师教研的助力作用,有五个方面的体现:

第一,教研主体,发生了新变化。

在常规教研活动中,教研员和教研研修部门比较有权威,往往影响着教研活动的组织和教研资源的分配。而“互联网+教研”具备了去中心化的特点,可以突破层级和部门,让一线教师有了更多的参与机会,甚至是自发发起教研活动,教研的主体覆盖面扩大了。

第二,教研工作,注入了新思维。

“互联网+”时代,联通就是力量。把互联网思维融入到教研工作中,能够更好地实现教研知识在教师群体中的有效联通和共享。

第三,教研内容,实现了新融合。

教研内容变得更加多元,能够融合更多领域的知识。这一方面是跨学科的、面向真实问题解决的教研知识更加受到关注;另一方面是除了学科知识和教学法知识,“互联网+”时代的教研也更加关注融合技术的信息化教学知识。

第四,教研手段,有了新的技术。

我们知道,技术能够突破时空限制,加强跨时空、跨地域、跨部门教师间的教学交流和协作。从依托教育博客、WIKI协同写作到依托教学视频、智能终端、大数据、新一代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教研的技术支撑手段更加丰富。

第五,教研评价,丰富了新数据。

教研评价从凭主观评判的方式,转变为可以借助多种工具进行更为丰富的数据采集和评估。从注重结果到注重过程,从静态数据到动态数据,从结果性数据到伴随式数据,“互联网+”为数据驱动的精准化教研提供了更科学有效的依据。

记者:您能分享一下信息化手段对支撑教研发展的影响脉络吗?

胡教授:我们团队正在进行一项国家级课题“面向‘互联网+’的教师教研形态转型与变革研究”。我们梳理了十年来全球范围内关于信息技术支持教研发展的情况。我们发现,聚焦信息化教研的主题研究成为持续受到关注的领域,陆续涌现了教研博客、教研云平台、WIKI、在线实践社区、MOOC等支持的网络教研形式。2012年起TPACK受到重视,2015年教师工作坊、大数据、混合式培训成为了研究新热点。教研形态出现了从传统教研到信息化教研,再到逐渐趋向“互联网+教研”的变化趋势。也就是说不单单将互联网作为工具,还更加注重以互联网思维将技术融入到教研生态中。

的確,技术的支撑在不断拓展教师的教研渠道,提高教师的教研效率。比如:一是日益成熟的视频技术有助于还原教学实景;二是移动终端实现了优质教研资源的便捷共享;三是网络技术可以实现网上联合备课,同步课堂促进了跨区域的教研协同;四是大数据技术提升了教师的数据智慧;五是社交媒体增强了教研的互动频度,促进教师在社交中学习。

我们在文献梳理时还发现,信息化的教研活动与技术的兴起迭代有一定的同步周期。也就是原有技术的衰退和新技术的兴起与教研活动形式变化密切相关。比如BBS、博客等支持的教研活动在2008年前后曾兴起了一波高峰,这主要以文本为主要载体进行网络教研,但是十年后的今天这类教研活动明显减少。而近两年,教研实践正迅速与移动直播和大数据相结合,形成了视频教研、大数据教研的新一波热点。

记者:“互联网+教研”的新形态,有哪些特征呢?

胡教授:“互联网+”对教师教研新形态的影响,可以提炼成四个关键词:

第一个关键词是开放。

互联网本身就是开放互联精神的产物,它提供了大量的教研资源来支持教师们泛在式、终身式的教研活动。教师可以在互联网中便捷、平等地获取教研资源,在“没有围墙的网络学校”中实现自我完善。

第二个关键词是协同。

一校带多点,一校带多校,把互联网作为有效教研协同的抓手,聚合了更多地区、部门、学校、教师参加教研活动,让专家型教师带动新手教师,让发达校区的教师带动薄弱校区的教师,让优质资源丰富的地区带动资源匮乏的地区,发挥协同辐射作用。

第三个关键词是数据。

基于丰富的教研数据的分析和应用,可以更及时、更高效、更精准地记录教师教研的行为和历程轨迹,提供精准的教研效果评估报告,从而进行更高效的教研诊断与评价,指导更有针对性的有效教学活动。

第四个关键词是融合。

教研组织变得灵活和多样,实现涵盖线上线下类型丰富的多样化教研活动。教研内容不再局限于单一学科,而是可以实现知识在各学科之间的迁移和贯通,教研参与主体更加多元,教研服务更加贴合教师发展需求。

记者:“互联网+教研”实践如此火热,它们在不同的地区和学校,适用条件是一样的吗?

胡教授:很显然要区别对待。道格拉斯·诺斯曾经提出了“路径依赖”的理论。很多社会事物变迁的过程类似于物理学中的惯性,即一旦进入某种路径,就可能对这种路径产生依赖。基于这个视角,“互联网+教研”模式发展也必然受到政策、地域等多种因素的制约,经济发达地区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教研模式选型不同,资源配置方式、活动组织方式也会有差异。所以,我们要注重教研模式的适用性,探索适应不同区域、不同条件的教研模式,实现“互联网+教研”应用途径的分层次、多样化发展。

记者:“互联网+教研”,有哪些代表性的组织模式呢?

胡教授:目前,互联网支撑的各种教研活动确实形式很多,不胜枚举。这既有常态教研模式在互联网上的移植延伸,也有基于互联网创新出来的新模式。

基于聚类的考虑,我们觉得“互联网+教研”主要可以划分为五大类。这五种模式在实践中交叉融合,彼此没有明显的界限,但有着各自的特点。

第一类,远程协同教研模式。

这类模式通常是依托互联网,发挥发达区域、中心学校的优质资源辐射作用,通过一校带多校、一点带多点、网络直播、名校网络课堂、专递课堂等形式来缩小教育鸿沟,提升贫困地区的教师教学能力。

第二类,网络共同体模式。

这类模式是教研共同体在富有经验的专家或名师指导下,依托网络平台或工作坊实体形成的参与式、合作式的教研组织。在互联网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单靠个人能力有限,需要通过开放讨论、主题沙龙等多种形式,共同探讨和尝试解决教学中的典型问题。比较有代表性的有网络名师工作室、网络主题沙龙、案例会诊、网络研习工作坊等。

第三类,精准教研模式。

这类模式注重应用技术手段来收集教研数据,对教师专业发展轨迹进行记录,为教师提供个性化决策支持。例如,北京市通州区通过“基于真实性评估的教师专业发展”项目开展“研学、研教、研修”教研实践,并陆续进行了“学科数据分析路径与方法”“基于微测的备课指导”“中考试题数据挖掘”“基于数据的中高考复习策略”等精准教研活动,以数据驱动提升教师教研效能。

第四类,课例教研模式。

课例是宝贵鲜活的教研资源,有利于教师对比差距、对照观摩、反思改进。据我们调查,基于课例的教研是教师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基本教研模式。“互联网+教研”使得教师可通过网络来进行同课异构、远程集备等方式围绕课例进行反复打磨、研讨。比如广州天河区主办的2018年度“一师一优课”部优课例解码活动,依托智慧云平台、微信群、UMU,指导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共同参与、深入分析和评价这些优秀课例,形成了有效的“优课解码”评课程式。

第五类,混合教研模式。

这类模式根据需求,混合各种技术、各种线上线下方式,整合多样化资源进行教研。

记者:为什么要面向“互联网+教研”,做进一步的理论梳理?

胡教授:这是因为,尽管“互联网+教研”实践进行得热火朝天,但是理论发展相对错位滞后。目前,我们对于影响“互联网+教研”形态变化的各种因素,诸如它的组织结构、技术支撑、运行机制、有效评价等方面,都还缺少比较系统深入的梳理。

好的理论能够解释现象和指导实践。有了理论的指导,有助于我们加强对互联网时代教研形态变化的整体把握,有助于我们破除把传统教研简单照搬到网络化上的固化思维,更好地进行“互联网+教研”发展模式、路径和方法的顶层设计。

记者:能分享一下您对“互联网+教研”机制创新的理解吗?

胡教授:机制创新,是一把金钥匙,是破解教研难点,提升教研工作成效的重要法宝。“互联网+”为转变和创新教研机制注入了新动力,出现了许多新办法。举几个例子,比如:

第一,基于“互聯网+”的教研服务供给机制创新。2015年,国家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要用“互联网+”推动教育服务的供给改革。我们注意到,就在最近这两三年,许多教育信息化领域的企业从只关注硬件设施,到开始关注应用需求,为中小学教师提供了“互联网+教研”的服务指导,如提供教研直播平台,参与网络集体备课等,甚至可以按基层的教研需求来定制“菜单式教研”的综合服务。我近几年培养的许多研究生毕业后,都去了教育信息化企业从事针对中小学的信息化教研服务。最近我参加了一项全国性教师信息化教学比赛,其中的很多获奖作品都有企业提供的大量教研服务指导。

第二,基于数据驱动的精准教研评价机制创新。技术的发展,目前已经可以对教师教研的常态化数据进行伴随式记录,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提供智能化的专业分析报告,有针对性地提出评价建议和精准指导。得益于有效的数据支撑,很多教育部门和学校都已经开始官方认可教师的在线教研历程。

第三,基于互联网的教研资源众筹机制创新。众筹,本来是一种商业融资方式。教研众筹,是通过项目驱动和智慧共享等方式,集校内外教师、同行、专家等众人的力量,来共建共享优质的教研资源。例如,温州鹿城区实施的“面向未来的教师”研修项目,就发挥教师们的草根力量,让大家推荐实用的教学工具,集成《送给教师们的绝技2.0》网络研修课程资源,深受一线教师的欢迎。

记者:能分享一下您的团队在教师教研信息化方面做了什么研究吗?

胡教授:多年来,我们团队一直关注信息技术支持的教学教研主题,做了一些粗浅的工作。

在理论层面,我们持续发表了许多信息化教研的文章,比如2007年的《数字时代区域学科资源建设新模式》、2009年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网络学习共同体创建研究》、2011年的《信息化环境中区域教研协作的社会网络分析》等,在2014年我们主持了教育部科技司的战略研究项目“信息化教学有效模式和方法研究”,2017年我们参与了教育部-中国移动科研基金“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区域教研模式研究”项目,2018年我们团队成功获批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面向‘互联网+’的教师教研形态转型与变革研究”项目,正在继续做理论上的梳理提炼。

在实践方面,我们也一直坚持和区域教研团队长期合作。从2006年起,我们就一直与网络教研博客团队“天河部落”开展合作,2014年联合申报首批广州市教育科研协作基地“大数据时代中小学教研组建设与发展研究基地”,2017年广州市天河区教育局与我们合作的“网络环境下的区域教研变革实践”项目获得了广东省教育教学基础教育成果奖一等奖,并在2018年度获得了国家级基础教学成果二等奖。目前,我们也正在共同开展新一轮的优课解码教研活动。

水平有限,所以我们也很希望和全国教育同人合作研讨,助力“互联网+教研”的新发展。

记者:谢谢您的分享。

Internet + Teaching and Research: Development Facing the New Era

—Interview with Professor Hu Xiaoyong from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pecial Correspondent of Digital Education:CAO Yuxing

(School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Education,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Guangzhou,Guangdong,China 510631)

Editor’s Note: In the tide of“Internet +”,in-depth and innovative explorations o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s’teaching and research are continued to be carried out.This journal specially invited Prof.Hu Xiaoyong to share his academic views on the following three topics with us.Firstly,how should we understand the new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facing teachers’teaching and research in the context of“Internet +”and interpret the new trend of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 teaching and research”?Secondly,how should we view the phenomenon of the dislocation development of theory and practice and explore the new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Internet+teaching and research”?Thirdly,how should we understand the differences and diversification of“Internet+teaching and research”,innovative models,mechanisms and methods?

Key words: Internet +;teaching and research;mode;form;teaching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猜你喜欢
形态教师专业发展教研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问题指向:学校教研品质提升的实践转向——以福建省尤溪县教研实践为例
技术支持的农村教师专业发展
专家评价对大学英语教师课堂教学影响的叙事探究
利用云录播搭建教师专业发展研修平台
微视频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研究
刍议汉字设计的形态语义学
战斗精神的五个要素
建筑设计基础教育中“体”与“空间”形态的自组织
“互联网+”视域下的公益新形态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