绽放人生寓言的诗性梅花

2019-09-10 07:22胡荣锦
少男少女·小作家 2019年1期
关键词:梅树陈寅恪古老

胡荣锦

1

20世纪80年代中,文化界有一场著名的笔战,是广州一个叫冯衣北的人与“新儒家”代表人物余英时“唇枪舌剑”,话题是关于国学大师陈寅恪晚年的心境。

有一次,我去中山大学向林雅杰先生请教,临走时,他交我一本书:《陈寅恪晚年诗文及其他——与余英时先生商榷》,作者是冯衣北。

“冯衣北就是刘斯奋的笔名!”林雅杰先生很兴奋地说。林雅杰与同为中山大学畢业的刘斯奋是好友,他希望我留意一下这场文化界高手过招的论战。

看完《陈寅恪晚年诗文及其他》,我对刘斯奋有了粗浅的认识,后来在一些诗书画雅集的场合中或在报刊上,也常常遇到他和看到他的作品,印象中他是个研究旧学的老先生。

有一次,我翻阅《广东散文选》时,被刘斯奋《梅花,一个古老的故事》吸引,“没想到他的白话文也写得这么好!”我非常意外。

其实,在刘斯奋的代表作《白门柳》出版前,它的“引子”部分就在《羊城晚报》的文艺副刊单独发表了,据说这散文因此获得著名散文家黄秋耘的激赏,收入《广东散文选》。

2

在这里,我们是将刘斯奋的《梅花,一个古老的故事》当散文来看的。

在幽深的山谷里,有一株被人遗忘的梅树。

这株山南常见的红梅,是在一个雷电交加的暴风雨之夜,被猝然爆发的山洪冲到谷底来的。同它一块冲下来的其他梅树,都压在坍塌的岩层底下了。只有这一株,因为长得特别粗大硕壮,侥幸地活了下来。

文章一开始,就用文字构筑了“梅”与“自然”对抗的场面,为后来梅的命运起跌做了很好的铺垫。之后,作者沿着这个思路写下去:

伤痕累累的梅遇到了知音,然后获得新生,一树梅花绽放之后,它又落寞而死……这简直就是一个鲜活的人生寓言。你可以在其中看到很多,如朋友的知遇、个人升迁的得意……

作者用拟人化的笔触写活了这株梅树:

“它的半爿已经死掉,剩下黝黑朽烂的一段木橛。另外半爿艰难地扭曲着,又挣扎着坐了起来,却再也直不起身子。于是,它就这么弓着腰,坐着,过了一年又一年……”

“老梅树被自己弄得皮开肉绽,遍体鳞伤。有一次,它偶然在月光下看见自己丑陋不堪的影子,竟害怕得浑身发起抖来。”

“可怜的梅树是多么激动呀!它吃惊,怀疑,不知所措,终于快活得哭起来了。”

这篇散文的文辞精美,有不少精警的句子,自然流动而不着力,颇有初唐诗歌的艺术风格。“我对文字非常讲究,写的时候字斟句酌,像写诗一样来写它。”刘斯奋对自己的文字非常重视,有着岭南作家踏实精干的写作态度,很值得我们学习。

在这个令人唏噓的梅花故事中,读者能看到自己的身影,或荣,或枯,令人沉思,令人回味。

3

《梅花,一个古老的故事》,是《白门柳》开篇的“引子”,它本身在小说中是有独特意思的,它运用了象征手法,写得比较曲折隐晦。它可以象征小说中的主角钱谦益、柳如是、冒襄、黄宗羲等人的沉浮,也可以是影射明皇朝繁荣不再的时局等。这几层意思,可以放在读小说《白门柳》时再思考。但该文能独立成篇,是一篇散文佳作,这也是它常常被收入不同版本《广东散文选》的原因。

《梅花,一个古老的故事》像一个人生的寓言,有着丰富的内容和复杂的象征意义,不同的读者对它有着不同的理解,本期我们特意邀请了中山市小榄镇永宁中学的学生对它作赏读。该校晓笛文学社的同学在指导老师甘逸、张珍伟等指导下完成了文章,有的从“梅与知音”的角度,有的从自身经历的体会出发,纷纷谈了自己读后的独特感受。

如果你看了这篇《梅花,一个古老的故事》有什么观感,欢迎来稿与大家分享。

刘斯奋祖籍广东省中山市,1967年毕业于中山大学中文系,一级作家,历任第四、五、六届广东省文联主席,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长期从事小说创作、学术研究以及绘画、书法。2015年荣获广东省第二届文艺终身成就奖。

猜你喜欢
梅树陈寅恪古老
煮梅
一生师友
路边最美的风景
陈寅恪与唐筼:白首不相离
最古老的九大树木
风骨
陈寅恪:我的徒弟要有自由思想、独立精神
古老的瑞典
桂花与梅
幻方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