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前阶段自主招生的思考与建议

2019-09-10 16:36黄祯
高考·中 2019年1期
关键词:特点发展趋势建议

黄祯

摘 要:自主招生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重要举措之一。从2003年~2018年,经过15年的探索与发展,自主招生政策不断变革,自主招生制度不断完善,影响日益凸显。通过对2018年自主招生报考条件的系统梳理分析及全面解读,总结了当前阶段自主招生的特点及发展趋势。针对自主招生破坏高考公平性等备受争议的焦点问题,提出了深化改进招生改革的可行建议。

关键词:自主招生;特点;发展趋势;建议

自主招生又称为高等院校自主选拔,由院校拟定一定的招生数量,在高考的基础上通过高校的综合评估原则(主要包含笔试、面试两方面),优选拥有创新潜力和专业特长的考生。最终获得拟录取资格的考生在高考分数到达院校设定的标准时可在高考录取中享有一定的投档及专业录取优惠。自主招生是正常高考的辅助手段,是对高考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是高校选拔录取工作改革的重要环节,而非高考的另外招生。本文通过近年自主招生实际数据为例,剖析自主招生考试的特点、发展趋势与存在的问题,思考与探索自主招生改革发展方向,为当今大学自主招生改革提供有益借鉴。

一、自主招生特点及发展趋势

(1)自主招生受关注程度越来越高

近来年,随着高考改革逐步进入深水区,自主招生、综合评价等招生途径在高校选拔中所占的权重逐年增加。其中,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是自主招生选拔的重要参考指标,因此受到了全国越来越多中学、家长和考生的广泛关注和重视。

此外,由于高考改革指挥棒的作用,高考试题难度有所调整,考生成绩呈现扁平化趋势,尖子考生并非像高考改革之前那样在高考中占据绝对优势,导致裸分的竞争压力剧增。这也导致众多学校和考生纷纷关注其他的招生途径,提高高考的成功率。

众所周知,自主招生早已不是省市重点中学的专属,超80%以上地方中学都在关注自主招生,许多中学甚至专门成立自主招生办公室或教研组,重点推进自主招生工作。因此,在这种形势下,自主招生报名人数逐年攀升是一个必然现象。

(2)自主招生竞争激烈程度越来越高

随着新高考改革的持续推动,自主招生越来越受关注,竞争压力逐年攀升。根据教育部政策规定,全国有95所高校具有自主招生资格。但2015年~2018年,近90所高校进行自主招生,其中有77所院校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招生,而另外13所院校只在本省开展自主招生。

從2015年起,自主招生考试安排在全国统一高考后进行。据公开数据统计(见图1)可知,近年来自主招生报名人数不断增加,尤其是2018年,首次突破80万。报名人数增加的同时,初审通过人数增加也是大趋势,然而招生计划人数增加有限,以清华大学为例(见图2),虽然2018年录取人数较前两年有所增加,但录取率实际上降低了。从全国范围来看,2018年只有21所院校招生计划人数有所增加,其中人数增加最多的是西南大学,由400人增加至500人,其他大部分学校依然持平。综合来看,今后的自主招生竞争必将日益白热化。

(3)报名条件有所变化

根据历年高校招生简章,具体招生条件上主要为:五大学科竞赛类、人文社科特长类、科技研究创新类、论文专著发表、专利发明、综合/单科成绩优秀、以及具有其他创新潜质和特长的考生。高校的招生条件并非一成不变,每年都会结合实际情况做一定调整[1-2]。与往年相比,2018年自主招生报考要求呈现以下特点:1)理科类竞赛依然是主流;2)文科类竞赛逐渐降温;3)科创类竞赛成“新宠儿”;4)综合成绩优秀依然有机会;5)论文、专利原创考核更为严厉。

(4)报名方式及考核方式均有所变化

在2916年以前,绝大多数自主招生报名在各大高校的招生网就能进行申报,而在2016年以后,具备自主招生资格的90所高校都要经过阳光高考特殊类型招生报名平台进行申报。另外,各大院校也将会添加不同的专业,扩大自主招生报名范围。

不同高校的具体考核方式也略有不同。自主招生的高校对笔试科目测试不是强制要求,是否开展笔试考核,在各大院校的招生性息中会有具体说明。通常情况下,笔试测试的原则是不超过两门,具体考核内容依据考生申报专业而定。此外,有些高校已提高考生的面试比重,这对通过了笔试的内向孩子来说是一个很大的绊脚石。

二、当前自主招生存在的问题

自主招生对高考制度而言至关重要,一方面被“委以重任”,另一方面也饱受争议。绝大部分人希望“一考定终身”状况通过自主招生制度而有所改善,但是种种顾忌和怀疑也纷至沓来。自主招生制度改革不断问题也没有间断过,主要是归结为高考和自主招生的复杂性、高利害性和高敏感性。

(1)自主招生影响高中教学,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负担

“一考定终身”的弊端通过高校自主招生制度有效的改善,不幸的是,自主招生最终却演变成争夺优秀生源的大战。高校实施这种畸形的自主招生策略,不仅给院校之间带来恶性角逐,同时给教学和考生家庭带来额外的学业与经济负担。绝大多数学生申报院校的自主招生后,为了能够通过招生院校的笔试、面试考核,到处寻求各种辅导机构,必定会经常出现缺课现象。这类考生为了能通过考核,占用了绝大多数正常学习的时间与精力,从而影响正常的学习。

(2)自主招生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高校间的无序竞争

高考“志愿”意思是考生通过高等教育考试的“志向与意愿”,参加高考学生拥有依据个人的个人特点、兴趣喜好、梦想抱负来合理报考自己较为倾向的院校的权力。一年一度的自主招生与高考后,由学校或者父母代写报考意愿的情况十分常见。事实上,受到某种利益的驱使才会有这种情况的发生,高考意愿已不单纯是学生选定院校、挑选专业的途径,早已成为各高中、高校与家长获取最大利益的手段。因此,不少地区及学习设有专门的自主招生考试办,为推动自主招生花费巨大人力物力。院校招生日益激烈,各高校手段层出不穷,此次“明斗”仅为揭示“暗战”的冰山一角,更发人深思。

(3)自主招生客观上影响了高考制度的公平性

自主招生制度在出台、执行以及改革过程中,质疑不断,其公平性饱受争议。根据往年自主招生条件可知,能被自主招生录取的考生绝大多数都具备特殊专长。因此,为了让考生就被这些专长,越来越多的父母未雨绸缪,早早制定专长养成计划,为考生量身打造各项专长培训,如送考生参加提升面试能力的训练班、重点参加奥数班培训等。不难看出,这些培养计划背后都离不开家庭财力的投入。各位考生背后家庭的阶层差距、贫富差距对考生有着巨大的影响。这一因素必然也会对自主招生制度的公平性造成不良印象。

自主招生制度客观上“歧视”农村生源也成了备受关注的焦点[3]。参加自主招生的农村考生人数以及通过自主招生进入大学的农村考生人数都远低于城市考生。受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家庭贫富差距等因素影响,在自主招生制度下,农村考生劣势明显,城乡差异较大。

(4)自主招生信息及过程透明度不够,缺乏监管,催生腐败

自主招生制度自诞生以来,一直存在过程不透明的问题。对自主招生督查不足,流程透明性很差,背地里存在暗箱操作、递条子、权钱交易等现象,危害自主招生制度的公平性。自主招生、艺术类招生及补录中存在的贪腐案例屡屡被媒体曝光。尽管“点招”已被教育部明令禁止,但通过调查发现,部分院校对“校董”子女、教职工子女等仍然会留出少量机动招生名额,提供绿色通道,实行特殊录取。另外,为了能够符合自主招生条件,部分人手段尽出,自主招生学术论文造假时常被爆出。

(5)高校招生自主性難发挥,选拔缺乏科学性及公信力

高校招生自主性难发挥,选拔一定程度上缺乏科学性。自主招生实质上是学生和学校的双向选择,但目前的自主招生反而压缩了学生的选择机会,也只是给学校有限的自主招生权。“一直以来,我国高校招生规划、准则、措施等均由国家统一制定,命题、考核等由国家统一布局,国家不允许高校按照本校的教育特点、教育目标、教育模式选拔考生,这种模式很大程度上削弱了高校办学特色与竞争力。”最初,自主招生被认为可以有效的改善这不好的局面[4]。但实际上,由于种种原因,大学在招考中的自主性未能充分发挥。

自主招生选拔缺乏公信力。自主招生往往与具有天然优势的“超级中学”对接。“超级中学”本身就是基础教育资源分配高度不均衡的产物,而自主招生对“超级中学”的青睐,更加剧了“超级中学”对于优质教育资源的路径垄断。还有些高校以社会实践作为自主招生的选拔标准,这也已经演化成为变相歧视。在某些养尊处优的高校学者看来,只有去国外参加交流学习项目、去知名企业总部实习等光鲜的经历才算社会实践,而这类光鲜的经历无一例外地需要家长的金钱和资源铺路。

三、思考与建议

高校自主招生工作需要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自主招生制度改革的同时,进一步扎紧制度笼子,加强事前事中事后监督管理[5],强化信息公开和社会监督,在政策层面,增强自主招生透明度及公平性,必须坚持反对自由主义、本位主义的立场,将自主招生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进一步扩大院校的招生自主权,深化完善招生机制。试点院校依据本校的办学理念、培养人才的宗旨与方针、院校特色、师资力量等,确立科学高效的自主招生考试模式、措施、管理制度和运行原则。

进一步规范学校命题和考核的管理,在允许高校自主权的基础上,进行适当政策引导。通过总结分析近几年自主招生开展情况,自主招生试点高校应以突出问题为导向修改完善自主招生简章。依靠强化院校自主招生命题权、规范学校考核机制标准化、考点及考试过程录音录像等方法,进一步标准学校命题和考核的管理。

进一步扩大多样化录取的通道,树立因人而异且多元化的招生体制[6]。在全面创新改革大环境中,试点高校必须持续完善特色鲜明、充分自由、类型多样的志愿选择机制,在综合公平公正的同时持续强化质量意识,着重对考生综合能力的审核,预先将招生简章公示,确保考生能够尽早收集到报考高校的详细资料并提出申报,建立起考生与学校间相互选择的枢纽;加强在命题和面试专家队伍的组建,尽早开发招生试题数据库,提高优选人才效率,提高高校生存和发展的活力。

进一步完善自主招生各环节公示制度,增强过程透明度及信息公开度。教育部、省级考试机构、高校和中学四级公示制度进一步完善,各试点高校严格履行自主招生信息全面公开,落实了自主招生全过程信息透明公开。通过“阳光高考”平台预设限定条件,拒绝超规模录取。通过畅通网站、信函等多种信访举报渠道,强化社会监督。

进一步强化对自主招生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自主招生规则的制订者,自主招生过程的执行者,必须接受严格监督。教育部和拥有自主招生权限的高校,都必须为自主招生设立专门的投诉渠道,所有投诉必须得到反馈。一旦发现自主招生腐败的线索,高校纪委应该第一时间介入;如案情严重,中纪委驻教育部纪检组也应该介入。

最后,由于自主招生受关注程度越来越高,在深化高校自主招生改革的同时,也要改善改革的社会环境,传递改革的“正能量”[7]。这是顺利推进改革的重要基础。高校要打造优质的自主招生信息公示与管理平台,充分发挥媒体的信息传播功能。国家层面需要完善舆论的监督与引导机制,优化舆论环境。

参考文献

[1]张亚群,虞宁宁.燕京大学自主招生的特点及其借鉴意义[J].高等教育研究,2013,34(04):90-98.

[2]冯寅.光华大学自主招生的特点及其借鉴意义[J].教育与考试,2016(02):31-38.

[3]自主招生制度对普通高校高考招生制度的冲击及对策[J].张侃;-《文教资料》-2011-10-15.

[4]自主招生改革的难点与突破[J].李雄鹰;-《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05-25.

[5]张天雪,盛静茹.我国高校自主招生的实践模式、路径和改革理路[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4,35(06):35-40.

[6]尹银,周俊山,陆俊杰.谁更可能被自主招生录取——兼论建立高校自主招生多元评价指标体系[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4,35(06):41-47.

[7]付小倩.深化高校自主招生制度改革:逻辑、障碍与路径[J].高校教育管理,2015,9(05):36-40.

猜你喜欢
特点发展趋势建议
关于不做“低头族”的建议
微信辅助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研究
从语用学角度看英语口语交际活动的特点
三代人的建议
F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