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时代广播影视人才培养对策探究

2019-09-10 13:38陈曦
记者观察·中旬刊 2019年1期
关键词:广播

陈曦

摘要:本文对融媒时代广播影视人才的培养对策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对媒介融合的环境变化进行适应,培养出能够担当起多媒介传播功能的人才。

关键词:融媒;广播;影视人才

一、媒介融合的概念

想要对整体问题进行研究,就必须要在一定程度上对媒介融合的概念进行明确。所谓媒介融合,顾名思义,主要就是将原本不同类型的媒介进行结合,从而形成一种新的媒介形式,这种媒介形式更像是一个共生体。此外,媒介的融合并不是受主观影响的行为,而是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自然形成的系统。原本传统的、独立的媒介在媒介融合之后变得不再独立,因为其已经成为了整合媒介系统的一部分。

从媒介融合的基本内容来看,在各种媒介进行了融合、吸收之后,操作平台的技术会得到融合,在运作方式方面同样会得到结合,如此就会衍生出相关的传媒信息和传媒资源的整合共享。在如今的形势下,各个媒介都得到了发展,所以就会形成一种媒介生态现象,虽然其能够带来传统媒介所不具备的技术优势与信息资源优势,但是由于数字技术对其进行了辅助和影响,所以,媒介融合形成的新媒介系统可能会与现实中的基本情况不相匹配,进而出现问题。想要对诸如此类的问题进行解决,就必须要立足于融媒时代加强对广播影视人才的培养。

二、融媒时代广播影视人才培养对策

(一)加强教师的引进和培训

高校在面对业界媒介融合的新趋势培养广播影视人才的时候,往往存在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由此可见,加强教师的引进和培训决定着高校广播影视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效率。对于学校的发展来说,其必须要具备有效的、稳定的师资力量,教师的专业水平必须要优秀,教师的结构搭配也必须要合理。

如今,很多高校负责培养广播影视人才的教师人数都较少,这也就使得现有的教师教学压力也越来越大。此外,从现实情况来看,高校想要对广播影视专业教师进行引进,有时也并不容易,他们具备着较强的专业性,不是所有教师都能够胜任。在这样的情况下,学校方面必须要对引进教师的相关条件进行放宽,进而加强引进教师的力度。

同时,在融媒时代,由于广播影视专业知识的快速更新,学校方面有必要对具备教学水平的广播影视专业教师进行聘请,同时让他们参加培训,对广播影视专业领域的创新式知识进行学习。如此就能够间接地提升其教学水平,为广播影视人才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注重人才个性的培养

想要培养出满足媒介发展需求的人才,教师就必须要对其个性进行培养。而想要做到这一点,纸上谈兵无疑毫无益处。教师需要引导广播影视专业学生,让他们利用自身的课余时间细致分析影视媒体工作的具体内容。例如,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学生,需要多了解编导的知识;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学生,应该多进行实践;影像工程专业的学生,应该细致地明确理论;新媒体技术经营与管理专业的学生,需放宽眼界掌控媒体发展趋势等等。

总之,各个专业的学生都应该对专业知识进行细致分析,建立在细致分析的基础上,他们就可以对现实中的影视工作情况进行结合,对工作计划进行制定,对工作目标进行设置,从而逐步具备自身的工作个性。如果不能对个性思维进行树立,那么其也就无法应对融媒时代瞬息万变的发展形势。

(三)对相关专业的知识进行渗透

广播影视专业的学生在融媒时代下的工作中最基本的职责就是对各类工作资源进行整理、查证,之后对其进行实质投入,保证工作的质量。在如今的大体环境下,传统媒体和数字媒体等多种类型得到了融合,其涉及的范围较之从前大大得到了扩充,所以教师应该合理指导广播影视专业学生,让他们扮演好自身的本质角色,对自身进行准确定位。此外,对于影视相关部门来说。其也应该进一步对广播影视专业人才进行培养,也有助于提升广播影视专业人才的工作效率,使其具备合理的工作思维。

再者,在融媒时代,广播影视专业学生必须要具备多种能力,无论是对图像进行处理的能力,还是对视频进行编辑的能力,都需要完全包括在其中,所以,学校应该对这一点进行注意,就算是以前联系不大的专业,在专业知识方面也需要互相渗透。

最后,广播影视专业人才必须要具有较为专业的技能素质,其必须具备对各类资源做出准确定位的能力,最重要的是,广播影视专业学生必须对有关法律法规进行熟悉,对自己的身份进行明确,对自己的职能进行了解。

(四)保证人才与实际需求的符合度

保证人才与实际需求的符合度十分重要,因为培养人才的主要目的就是满足現实需求,融媒时代下,传播业想要发展,就必须依靠人才,而高校培养出的人才如果不能满足传播业发展的需求,那么整体过程也就不具备实际意义。所以高校需要以传统的课程体系及人才培养方案为基础,对具备可行性的融合型实用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探索,对具有良好的媒介素养和媒介融合观念的人才进行重点培养,争取树立他们的融媒意识,让他们能够在实际情况中对各种媒介运作程序进行熟悉,使其具备多媒介知识和技能,并对媒介各类经营业务进行透彻分析。

也就是说,从事广播影视媒介培训工作的专业院校,其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对不同媒介类别的专业进行组建,同时形成一种具体的专业结构,让各个分支专业都能够在专业知识方面进行互相渗透,如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与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进行融合、影像工程专业与新媒体技术专业进行融合等等,当这些专业都能够互为依托,就可以对融合型广播影视实用人才的培养目标进行实现,让高校培养出的学生都能够具有良好的媒介素养和媒介融合观念,对各类媒介的运作程序进行熟悉,并通晓媒介经营业务,最大限度地满足广播影视专业人才与业界需求的符合度。

三、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进步,数字技术水平的提升,媒介已经出现了融合的趋势,这也对广播影视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谓媒介融合,顾名思义,主要就是将原本不同类型的媒介进行结合,从而形成一种新的媒介形式。如今,我国现存的培养模式已经不能对融媒时代的实际需求进行适应,所以,必须对融媒时代具备多媒介融合思维的实用型人才进行培养。

高校教师应该合理指导广播影视专业学生,让他们扮演好自身的本质角色,对自身进行准确定位。此外,对于影视相关部门来说,其也应该进一步对广播影视专业人才进行培养。

猜你喜欢
广播
第二届广播超级碗 暨全国广播活动联盟2018年会成功举办
周日广播电视
周五广播电视
周二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
周六广播电视
周五广播电视
周日广播电视
周六广播电视
周二广播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