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屏幕”折射了什么

2019-09-10 07:22
教育家 2019年1期
关键词:网校公益德育

近日,一篇题为《这块屏幕可能改变命运》的相关报道在《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公众号中一经登载,便引起了公众的极大兴趣和普遍关注。据悉,248所贫困地区的中学通过四川成都七中东方闻道网校(以下简称为“成都七中网校”)远程直播的方式,跟随本部平行班同步上课、写作业、参加考试。自2002年9月至今的16年来,已有7万多名远端直播班学生顺利完成高中三年课程,其中88名学生考上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大多数学生如愿考取本科院校,由此贫困地区中学的本科升学率也涨了几倍、十几倍。

因为媒体的报道,“一块屏幕”成了2018年12月的热词,“互联网+教育”也再次成为大众讨论、审视与思考的话题。

“互联网+教育”利用信息技术,让互联网与传统教育行业交汇融合,直播网课、录播公开课、AI批改、VR授课、教育资源数据库……信息化革命正在催生出新的教学形态。这必然为教育行业带来新的机遇,如優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快学习方式变革、促进教学方式进步、丰富学科课程内容等。同时也提出了新的问题,学生知识的辨别与接收能力遇到挑战、传统教育中的德育面临淡化、“数字鸿沟”也依然存在……

本期“特别报道”,我们记录了实践者的行动、听到来自各方的声音:

教学实践方面,重庆市第二十九中学校开启“云教学”建设,以期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减轻教师教学负担,从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学生个性化发展。

教育扶贫方面,青年公益组织“林荫公益”已经带动了8所盐边县的中小学采用网络直播课模式,并通过公益训练营、一对一帮扶等项目将网络教育纳入一个体系化的帮扶计划中。

德育方面,德育专家和一线教师们表示,互联网使德育的渗透力更强,但他们更强调“人与人”在德育工作中的关键性作用,互动、创造与爱,是屏幕无法代替的。

有观点认为,信息技术在促进教育资源均衡分布上的作用不能被否定,政府部门应发挥好推动、引导的作用;也有观点认为,教育公平囊括整个教育链条上的各个环节,不能过分夸大信息化教学模式的作用。

“一块屏幕”推出之后,如何迈出下一步?教育信息化的成果如何惠及更多学生?这些问题需要每个教育者报以审慎的思考与切实的行动。

猜你喜欢
网校公益德育
《中国德育》
公益
公益
公益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公益
华为应用市场全面接入沪江网校产品
“留守儿童”基础教育探索与挑战
“火种计划”启动 扶持小微网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