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案辅导介入青少年心理危机的应用分析

2019-09-10 21:03蓝花
大社会 2019年1期
关键词:小叶个案社工

蓝花

个案辅导是社会工作的三大工作方法之一,该方法在解决青少年个体问题上具有独特的优势,社会工作者可运用综合的专业知识,在个案工作的理论模式与实务方法的指导下,帮助青少年解决困境,协助其顺利度过青春期,使得青少年能够更好地成长。

本文以一个具有自杀危机的个案为例,通过阐述运用危机介入模式介入该个案的成效,呈现个案辅导在介入青少年心理危机的应用分析。

案例背景

小叶(化名)是一个初一女学生,成绩较好,在班级中人缘较好,在家里乖巧懂事,勤劳肯干。老师发现她有自残倾向,手上有刀痕,询问其中缘由未果。老师向社工求助,希望社工关注小叶,帮助小叶获得家人更多的关爱和支持。

危机介入模式

危机介入模式是一种具体的工作方法,是在林德曼和卡普兰的研究基础上发展的危机干预方法,危机介入首先关心的是人的安全,然后测评当事人的情感反应、认知反应和行为反应。

按照危机介入模式对问题的评估

(一)人的安全

1.小叶已经割腕多次,最近半年之内割腕3次,手上有明显的割伤痕迹。小叶的安全难以受到保障。

2.小叶父母工作时间长,没有人能够及时关注到她的安全问题并给予支持。

(二)情感反应

1.无感反应。小叶基本不表现出她真实的情感,用正常的、乖巧的、活泼的形象伪装,让人难以把握她的情感反应。

2.与兄妹的情感淡漠。小叶与兄妹之间的情感淡漠,有时候会有“嫉妒”兄妹的情感反应。

3.父母情感照顾比较缺失。小叶父母是双职工,工作时间较长,小叶与父亲之间交流较少,与母亲交流较多。父母工作压力大冲突较多,小叶也受到一定的言语攻击。

(三)认知反应

1.体像道德与性渴望的冲突。小叶有喜欢的男孩子,但是传统的家庭教育让她认为恋爱是一件不受父母欢迎的事情,但是却无法控制自己这一时期对男孩子的爱慕。

2.意识的困扰。小叶青春期身体发育中,体型变化较大,对自己的矮、胖、脸大等很烦恼,有自卑心理。

3.人际交往的矛盾。小叶在与同学相处中,用“不在乎”同学关系好坏伪装自己,长期的压抑让她对人际交往产生恐惧心理。

4.压抑。小叶是老师、同学及家长眼中的乖孩子,她按照乖孩子的标准要求自己,没有途径释放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长期处于压抑的状态。

(四)行为反应

1.外出不归。外出找同学玩或独自一人外出不回家。

2.迟到旷课。出现上学迟到,甚至是逃课的现象。

3.与同学关系、老师关系紧张,开始表现出自暴自弃的情况。

4.成绩下降。各科成绩下降,引起老师的注意。

个案辅导实务方法

(一)建立良好的关系

社工通过邀请小叶参加义工服务,与小叶建立良好的关系,让她有机会与用她自己的优势协助社工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二)一起面对小叶的情绪反应

社工与小叶一起面对她与同学、老师、父母、兄妹之间的关系,并帮助她将自己的真实情绪表达出来,在面对各种情绪的压力之下,她习惯的情绪反应是逃避,在无法寻找其他解压路径的时候,往往从自己身上找解决方法,导致割腕行为出现。帮助小叶面对自己的情绪反应,有助于帮助她理清困扰她的情绪来源,以及让她看到自己对情绪的反应之后出现的行为等等。

(三)去标签

小叶认为自己很胖,而且胖是所有问题的来源,是困扰她最严重的问题。她认为因为自己胖才会带来所有烦恼的一切,并且认为所有人看到她的第一印象就是胖。小叶的自我标签化比较明显,甚至已经达到有应激反应的程度。社工与她一起分析该问题,帮助她重塑对自己的认知,逐渐自我去标签。

(四)不自杀的约定

保障一个人的安全,主要的责任人在于本人。为了保障小叶的安全,社工与小叶做了不伤害自己的约定。在做这个约定的时候,小叶表现出犹豫的神色,这让社工感受到小叶存在自杀危机。通过心理辅导,社工最终与小叶达成不自杀的约定。

(五)家庭介入

为了能够帮助小叶顺利渡过危机,社工通过与其父母多次面谈,引起父母的关注和重视,从理解小叶在这一阶段所承受的压力及出现的行为表现入手,帮助其父母对小叶的行为表现有新的认识,减少父母“语言暴力”对小叶的伤害,增进小叶与家人之间的互动,从家庭中获得更多的理解与支持。

(六)陪同经历反复阶段,化解每一个阶段的危机

1.对重塑自我反复阶段的理解和接纳。小叶已经习惯了过往的思维模式,也习惯了自我贴标签,让她改变认知、重塑自我是一个比较艰难的过程。当小叶出现不适反应的时候,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做法可能会导致她压力叠加,使情况更加糟糕。社工与小叶一起面对这一阶段的反复,理解和接纳她的反应,让她有充足的过渡和适应期。

2.共同面对问题,给予引导和支持。在跟进服务期间,小叶再次出现自杀行为。危机事件发生后,社工陪同小叶度过危机,包括她经历自杀事件之后面对父母、面对同学老师的心理调适,以及对自己的评价等给予引导和支持。

3.寻找每一个危机事件的出口,帮助她找到其他选择,重现生机。社工陪同小叶分析所有她认为是困扰她的一切事由,帮助她寻找所有问题的突破口。

个案辅导介入青少年心理问题的优势不足

(一)优势

1.关注度较高。通过个案辅导,能够给予当事人定期的关注和支持,尤其是青少年无助并觉得缺乏支持和援助的情况下,个案辅导能够给予青少年及时的支持和帮助。

2.陪伴时间较长。个案辅导注重的是当下问题的解决及未來问题的应对,个案服务的时间较长,能够给予青少年培育产生自我解决问题能力的时间。

3.综合专业能力辅助。社工在跟进青少年个案时,所需要储备的知识较多,做辅导个案需要社工具备较综合的专业知识,包括对青少年成长的心理、行为、情绪等各方面特点了解熟悉,并需要学会从行为、语言、表情等分析问题背后的原因及看待问题背后的认知或思维,以帮助青少年寻找突破口。

4.家庭的辅助。个案辅导注重于分析问题的根源,通过分析问题的背后成因进行逐一的介入。在辅导青少年个案过程中,一定会对青少年的家庭进行介入,以获得家庭对青少年的关怀与支持。

(二)不足

1.个案辅导具有一定的风险。由于青少年期是人生的“风暴期”和“狂飙期”。这一阶段充满了“矛盾的倾向”:活力、热情与冷漠、无聊;欢乐、笑声与忧郁、悲观;虚荣、自珍与谦卑、羞耻;理想的利他与自私;敏锐与冷漠;温柔与野蛮并存。如果个案辅导过程中,社工无法准确评估到青少年的矛盾与冲突,可能辅导过程中会出现激烈的反应,比如青少年的过激反应等等。

2.个案辅导具有不可控因素。由于青少年已经有自己较为成熟的认知,也善于伪装和自我保护,社工难以把握所沟通的内容是否会在青少年心理出现不可控的反应,并出现不可控的行为。

3.个案辅导具有较大的依赖性。一方面社工较依赖于青少年的自我成长,包括认知改变行为并解决问题。另一方面青少年也依赖于社工,并希望社工能够帮助或者代替自己面对问题甚至解决问题,可能出现个案服务对象无法适应和回归个人应对。

反思与总结

青少年出现心理危机是一个潜伏期较长的过程,一般已经到了出现异于常人的行为才被发现,个案辅导多以治疗介入,较少有预防干预的个案辅导。同时,因青少年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对每个问题的反应各不相同,社工难以照着专业流程逐一实施,需要应变及应对的能力,对于刚毕业的社工和多年实务经验的社工同样具有挑战。

个案辅导的意义不止于辅导具有支持及治疗的功能,也在于社工通过个案发现群体性问题,并评估问题发展下去可能出现的影响及后果,因此社工在做青少年心理干预的时候,多辅助以班级活动、主题团建、主题小组的形式开展预防工作。

(作者系广州市大德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副总干事、中级社工师)

猜你喜欢
小叶个案社工
A Social Crisis
田鼠号汽车
透视“社工热”背后的“社工荒”
和司机抢饭碗
五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