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陷性黄土地区岩土工程勘察和地基处理要点

2019-09-10 16:59何永辉
炎黄地理 2019年1期
关键词:陷性石灰黄土

摘 要:对湿陷性黄土地区实施工程勘察意义重大。本篇文章对湿陷性黄土地区岩土工程勘察要点展开深入分析,然后对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常用方法进行介绍,最后介绍一个工程实例,供广大同行人士进行参考。

关键词:湿陷性黄土地区;岩土工程勘察;地基处理

1 湿陷性黄土地区岩土工程勘察要点探析

1.1判断黄土土层产生因素

原生黄土和次生黄土是按照黄土形成原因而划分的两种类型,经过长时间的物质沉积,在流水冲刷的作用上,从而形成次生黄土。次生黄土相较于原生黄土而言,强度稍微低一点。因为产生原因有所不同,会直接影响到黄土土层的湿陷性,其湿陷性大小也各不相同,从而需要对所在地区黄土形成原因进行认真判断,对所需对策进行针对性选择。

1.2勘察取样和试验

在对湿陷性地区展开工程勘探过程中,不能出现扰动土样现象,因此在黄土土质地域内取土过程中勘察人员需要利用薄壁取土器采集土样,从而避免出现扰动土样的情况,同时还要确保探井数量充足,其目的就是为了确保取样质量。只有对没有产生扰动的土样样品进行测试,才能确保选取工程勘测点的深度能够和标准需求相满足,从而获取正确的黄土湿陷性系数。对湿陷性黄土的相关系数、所处深度以及起始压力值进行参考可以拟定出更加合理的地基处理方案,并且可以将更加可靠的依据提供给今后的工程设计工作。

1.3探析地基厚度处理工作

在对湿陷性黄土地区进行地基处理过程中应该对处理地基厚度的工作进行综合性考虑,在此基础上,可将其划分为两种情况,将建筑地基全部湿陷量处理厚度要考虑消除,针对自重型湿陷性黄土来讲,地基湿陷对应量普遍产生于压缩层内和其以下位置,如果其非常厚,那么在总湿陷量中,存在于压缩层下面的湿陷量会占据总湿陷量的50% 以上。而压缩层之间是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区产生地基湿陷的主要部位,可实施试验验证。将黄土区域地基部分湿陷量处理厚度实施消除,将基础样式、建筑类型以及基底面积等因素相结合展开综合性考虑,详细探究之后在进行处理,确保湿陷性黄土区域处理地基工作的开展具备高强的合理性。

2 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方法

2.1强夯法

利用起重机械设备将夯锤设备吊起来,让它升到一定高度,然后让其自由掉下,通过持续冲击地基从而获取良好坚固的地基,就是强夯法。通过使用强夯法,可以对土体结构进行有效固结,最大程度降低其吸水性能,这样就能完全消除湿陷性。针对湿陷性黄土来讲,可以利用碎石、块石等颗粒较粗的材料对夯坑实施回填工作。

2.2重锤夯实法

通过对起重机和重锤机械设备进行利用,让重锤在高处自由落下,在重锤持续冲击的基础上,可促使湿陷性黄土地基更加密实。重锤夯实最初只是对地下水位实施合理勘察,并需要对锤底面积、锤重量、夯击高度以及夯击次数、含水量和夯土类型等因素展开综合考虑。

2.3换填墊层法

石灰土可用于地基底部位置的换填土,对于湿陷性黄土来讲具有良好的加固作用。在进行地基加固工作之前,应该认真实施试验工作,充分考虑石灰土衰减原因,掺加石灰土的数量要进行合理确定,一般6%左右为确定石灰比例,从而对石灰土的高效搭配进行合理稳定。进行石灰土换填之后,在化学反应的基础上可加快提升湿陷性黄土强度。

2.4冲击碾压

用冲击压路机设备在湿陷性黄土地基区域展开冲击碾压,从而获取均匀度非常高的加固层,以此来提升地基强度,消除表层区域黄土湿陷性。在冲击碾压基础上,黄土受到的影响可达4米之深,2米左右为有效压实深度。试验活动要在开展施工作业之前完成,获取最准确的施工参数是其最终目的。

2.5灰土挤密桩法

将冲击和沉管等方法用在黄土地基打孔过程中,将灰土或者是素土填进孔中并进行夯实处理,从而形成桩,可获得良好的加固效果。在对这种方法进行使用过程汇总,可在打孔过程中产生比较强的横向挤压力,使黄土在挤压作用下变得非常紧密,然后将实现准备好的灰土或者是粘性素土分层次填入,并利用夯实达到设计的标准高度。

3 工程实例

3.1工程概况

某地选用当地村民耕地作为20MW农业大棚光伏发电项目修建区域,建设项目为农业大棚,大概为800亩的占地总面积,综合楼、附属用房以及主控房坐落于厂区东南角,大概为300m2的占地面积,全部为1层建筑,不存在地下室。

3.2勘察工作

此工程建筑类型属于丁字形,属于中等复杂场地,80米为勘探点间距。钻孔和探井之间总距离1235米。

利用SH-30型工程钻机判断孔、标准贯入孔以及重型动力触探孔,冲击钻进,利用XY-150型液压工程钻机实施取土试样孔,回转钻进。人工挖掘探井。

人工刻土法、薄壁取土器取样法为取样钻井和取样钻孔的两种方式,共收集165件原状样土。按照标准在室内开展常规、湿陷性、压缩性以及剪切和腐蚀性等试验。

3.3地基处理

严格做好防水排水工作,将防洪渠道或者是排洪管道沿着场地周边进行挖掘,从而避免坡面集聚洪水而进入场地;利用垫层法和强夯法或者是挤密法展开地基处理;

4 结束语

湿陷性黄土地质存在于我国大部分地区,因此,岩土工程勘察工作要认真做好,并结合现实土质来挑选最为合适的基础处理手段,从而确保地基的稳定性能,避免建筑物出现下沉现象。本篇文章从实际工程出发,对湿陷性黄土地区岩土工程勘察和处理地基重要因素进行深入探析,以此来确保建筑物具备可靠性和稳定性。

参考文献

[1]李继兵.大厚度湿陷性粉土及粉质粘土场地强夯地基处理[J].建材与装饰,2018(12):220-221.

[2]李景明.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方法探讨[J].山西建筑,2016,42(18):59-61.

[3]邵生俊,杨春鸣,焦阳阳,陆斯.湿陷性黄土隧道的工程性质分析[J].岩土工程学报,2013,35(09):1580-1590.

作者简介:

何永辉(1988.03),男,汉族,陕西人,助理工程师,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陕西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勘察分院。

猜你喜欢
陷性石灰黄土
某县黄土崩塌地质灾害问题分析
黄土辞
降低粗选石灰PH值在沙溪铜矿的运用
湿陷性黄土地区岩土工程勘察和地基处理措施探讨
陌生的房间(组诗)
石灰吟
浅谈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方法
土坟
浅析湿陷性黄土的工程特性及地基处理
石灰土基层中投标及施工的石灰材料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