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同文异选”中对话教科书编者

2019-09-10 18:54余家友
教育信息化论坛 2019年11期
关键词:对话教科书

余家友

摘要:有一些课文反映的是同一内容,但处在不同版本的语文教科书中,因不同编写人员的定位不同,各自的呈现方式和编写意图也各不相同。教师如果能够首先对此类课文进行比较,不仅可以更便捷地揣摩出编者意图,而且可以驾轻就熟地对其他课文进行比较研究,分享“同文异选,一纲多本”带来的学术繁荣。

关键词:同文异选;教科书;对话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与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在阅读教学的对话者中,“教科书编者”得以公开亮相并位于文本之前,首次走向阅读教学的对话席,成为阅读教学多重对话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同一语言材料经过改编,在不同版本教材中被选用,为教师解读文本提供了崭新的视角。以林清玄《鞋匠与总统》一文为例,如果教师与教科书编者经历深度对话,就能更好地把握课程特质,提升教学的实效性。

一、在对话中明确人文主题

由于受到佛教精神的影响,林清玄的散文往往充满了禅意,体现出一种宗教视域下的慈悲仁爱情怀,透出浓郁的平民意识及平等理念。《鞋匠与总统》一文,原文叙述了两个故事,一个是美国总统林肯参加参议院会议,因出身贫寒,受到了贵族议员的羞辱,他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宽容,在演讲中捍卫了自己的尊严,赢得了大家的信任和爱戴。第二个故事是六祖慧能遭到五祖的地域歧视,他以佛性平等的坚定信念获得五祖的衣钵。林清玄这篇散文要表达的人文主题,在文章末尾两段作了明确陈述,即:“批评、讪笑、毁谤的石头,有时正是通向自信、潇洒、自由的台阶。那些没有被嘲笑与批评的黑暗所包围过的人,就永远无法在心里点起一盏长明之灯。”

课文《鞋匠的儿子》在苏教版中被安排在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这一单元以“名人风采”为人文主题,同单元的课文还有《给家乡孩子的信》《钱学森》《詹天佑》。众所周知,语文课程除了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還应通过人文主题突出的选文,促进学生和谐发展,提高思想道德修养,逐步形成健全的人格。本单元课文中的巴金、钱学森、詹天佑和林肯分别代表着文学家、科学家、工程师和政治家等名人,涉及领域广,代表性强。对话编者不难发现,苏教版选文删除了六祖慧能的故事及文末揭示中心的两段话,只保留了“参议院的演讲”一部分,但增加了林肯在南北战争中维护国家统一这一原文中没有的故事。一删一增,文章立意发生了明显变化,原文的写作意图是传递人生而平等的思想,学会在逆境中如何转败为胜,而课文的主题则是在彰显林肯追求社会平等、维护国家统一的人格魅力。这样的改编,使原文神秘的禅悟主题模糊了,而学生从名人身上获得的核心价值观和爱国情怀大大增强了。教师通过与教科书编者的对话,才能明晰改编后的课文的人文价值取向,语文的育人目标才不会被肆意弱化或曲解。

二、在对话中发掘课程资源

课标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课程的价值不在于阅读多少课文,而在于用课文学习阅读,学会阅读。以人教版《鞋匠的儿子》为例,教科书编者选编课文时,充分体现了学生阅读心理的适切性和语用能力的适宜性。编者删掉了六祖慧能的故事,因为佛教故事可读性不强,对阅读者来说有一定的陌生感,而且佛教话题沉重而深邃,禅悟境界也非一般人能企及。这样的删减适应了学生的身心规律和阅读水准,是为学习者而改编。人教版保留其他内容,并将此文安排在选读课文单元。这样的课文一事一理,篇幅短小,结构紧凑,主题突出,适合作为学生自主阅读材料。这样的课文能促进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与积累,在自主阅读中领悟文化内涵和语文运用规律。

与编者对话,还有助于教师更好地理解内容剪裁背后的意义,更准确地把握文本思想内涵与课程价值取向。笔者通过比照阅读发现,不同版本的教科书无一例外保留了林肯“参议院演讲”这一内容。这里有两条线索,一条描写了林肯的三段演讲,分别是对自己、对那个傲慢的参议员、对所有的参议员谈自己的鞋匠父亲,态度谦逊,语言质朴,感情真挚,耐人寻味。另一条线索描写了参议员对林肯态度的变化,从林肯当上总统的那一刻的“尴尬”,到林肯首次在参议院演讲时因为“羞辱”他而“大笑”,到林肯第一段演讲参议院“陷入一片静默”,到林肯演讲后参议院“所有的嘲笑声全都化成赞叹的掌声”。这两条互为交融的明线之下,其实还有一条暗线在层层推进,那就是林肯伟大的人格魅力在语言背后渐露端倪,这不仅是参议员态度发生巨变的原因,也是作为文本教材的人文核心所在。文不仅要载道,更要让学习者学会怎样载道。学生能在阅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还要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这就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也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质。

三、在对话中生成言语智慧

林清玄的散文创作包含了深远的禅意,他善于从平常之物着眼,运用清新隽永的语言,带领读者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探索生命的玄机。我们读散文《鞋匠与总统》,从题目中不难发现,林清玄无非把总统林肯和鞋匠父亲的故事作为话题,开启探索之旅,直面生命问题,抽丝剥茧,最终超越故事本身,让读者收获怦然心动的感悟。题为文眼,课文《鞋匠的儿子》,从题目看即是一篇写人散文,阅读者解读文本时会思考:这是一个怎样的人?文章会选择什么材料、塑造人物的什么品质?材料详略、结构顺序有何讲究?这些问题就像导航仪,牵引着学生丰富语用认知,生成言语智慧。和本单元的其他课文相比,苏教版《鞋匠的儿子》没有直接揭示主题,“参议院演讲”和“维护国家统一”两段材料,一前一后,一详一略,一鲜活具体一抽象概述,体现了编者谋篇布局、意在笔先的匠心。

对话编者,应将阅读视角延伸到言语内容和言语形式的细枝末节,品尝“这么说”的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感觉”。开篇第一段“在林肯当选美国总统的那一刻,整个参议院的议员们都感到尴尬,因为林肯的父亲是个鞋匠”。“尴尬”这一词语,学生并不难理解,但教师如果浅尝辄止,便读不出其背后的蹊跷和无理。“尴尬”本义是处境困难,无所适从,让人感觉很难为情。林肯成为民选总统,大家为什么“尴尬”?参议员的难为情从何而来?参议员的窘境又从何谈起?此时,如果与林肯的出身建立起勾连,就会发现参议员的“尴尬”仅仅因为林肯的父亲是个鞋匠。从林肯的出生卑微,到众参议员们出身名门望族,“尴尬”一词让学生体会到美国彼时的上流社会等级观念的根深蒂固。从众议员们那份理所当然的“尴尬”,从叙述者看似不经意的用词,不仅生动地描绘了一群傲慢与偏见者的丑恶嘴脸,更折射出当时美国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已经成为一种潜意识、一种集体无意识。教师如此对话,才能为作品牢牢地定准基调,学生才会读懂下文:林肯是怎样用一腔去等级化的强烈激情打动参议员,最后改变了一群人,也避免了国家分裂。文本解读不能放过学习者不易读懂的细微之处,用朱自清先生的话来说,这叫“体会那微妙的嚼咬的味儿”。

同一篇作品被不同的编者选进教材,离不开编者独特的眼光和缜密的思考。“与教科书编者对话”,不仅是语言文字的交流、精神的相遇、情感的融合,更是从编者立场对语文课程价值的深度探寻与发掘。

(责任编辑:韩晓洁)

猜你喜欢
对话教科书
打麦
藏起来的教科书
藏起来的教科书
教科书式(双语加油站)
藏起来的教科书
西方早期代数教科书中的二项式定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