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进行高中化学学习方法教学

2019-09-10 07:22肖烈贵
南北桥 2019年16期
关键词:学习方法化学教学高中化学

肖烈贵

【摘    要】化学是一门基础性、创造性和实用性的学科,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的科学,是研制新物质的科学,是信息科学、材料科学、能源科学、环境科学、海洋科学、生命科学和空间技术等研究的重要基础。

【关键词】高中化学  学习方法  化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6.044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学科。高中化学知识充分体现了这一学科特点,因此与初中化学截然不同。初中化学为了培养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了解化学这一学科,从知识上什么都讲,又什么都讲得不清楚,而高中化学在知识的应用和巩固、构建基础理论方面更加细化,在能力的培养上对学生有了更深的要求。

一、课前预习阶段

课前预习阶段是化学学习的初级阶段,课前对化学进行预习是提高听课质量的重要保证。作为学生,平时要养成自觉地、有意识地去预习下一节课要讲的内容的习惯。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精读课本;划重点,把握重点的概念;进行段落标注,不理解、不懂的地方要做备注,以便上课时重点听老师讲解。在这个准备阶段学生应该做到:首先,通读课文。通过阅读课文,了解新课的基本内容与重点,要把自己看不懂的问题记下来或用铅笔在书上作一些记号,确定重点、难点和疑点,以便在听课的过程中做到有重点地接受教师的讲解。其次,新旧知识要融合。在读课文后了解了主要内容的基础上,联系已学过的与之有关的基础知识,如果有遗忘的就要及时复习加以弥补,这样才能使新旧知识衔接,温故知新。

二、课堂听讲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启发学生的思维,系统地讲解化学概念和规律,指导学生演示实验,组织讨论,解答疑难问题,并在科学方法的运用上做出规范。因此学生在课堂上一定要专心听讲,开动脑筋,在老师的引导下,对所学知识深入理解。化学课堂上,为了使物质之间的变化过程更直观、形象生动,老师往往会用演示实验或补充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要学会在老师的细心指导下分清主次,争取迅速捕捉到不太明显的特点又能反映物质及其变化的本质属性的现象。用鼻子分辨气味,用耳朵注意声响,用脑去分析和判断。充分调动眼、鼻、耳、心等器官协同作用,集中注意,增强视觉和听觉感受。所谓“超前思考,比较听课”,即上课不仅要跟着老师的思路走,还要力争走在老师的前头。这样既能在听课中排除疑难、深化理解,还能通过听课检验和锻炼学生自己思维的敏捷性、准确性、全面性。

记忆力是人的基本素质,也是学生解决问题的关键环节。在教学中,笔者常常教学生运用对比、归纳、总结的方法,以培养学生的记忆力。比较是初中学生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在比较中,要特别注意找出相似物的差异以及不同物质的共性,及时记录疑问。当发现老师所讲的知识难以理解吸收,与自己的观点有出入,而单独提问在时间上又不允许时,最好的办法是在笔记本上或课本上做个记号,待课后立即请老师或同学来解决。做好听课笔记,再聪明仔细的学生,一堂课下来,也只能回忆课堂内容的大概结构,大部分细节内容很快会被遗忘。为了充分消化吸收和理解,做适当笔记就显得十分有必要。但有些学生怕一旦记笔记就会听不好老师的授课内容,实际上只要讲究记笔记的技巧,该矛盾就会迎刃而解。

三、灵活运用知识,把知识变成自己的

学到的知识,要善于运用到实际中去。不注意知识的灵活运用,那些知识始终是课本的是老师的,只有通过具体运用,才能扩展和加深自己的知识,学会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把知识变成自己的。练习题可以加深理解,融会贯通,锻炼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学习化学必须要独立地、保质保量地做一些题。题目要有一定的数量,不能太少,更要有一定的質量,任何人学习数理化不经过这一关是学不好的。

四、构建知识体系,学会知识迁移

重视知识体系的构建,构建知识体系包括:大到整个化学的知识结构,小到每一章的知识结构等等。比如对于无机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这部分内容,可以“元素一单质一氧化物(氢化物)一存在”为线索;学习具体的单质、化合物时既可以“结构一性质一用途一制法”为思路,又可从该单质到各类化合物之间的横向联系进行复习,同时结合元素周期律,将元素化合物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通过多种途径、循环往复地联想,不仅可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记忆,而且有助于思维发散能力的培养。我们应该学会在老师的指导下,把各部分相应的知识按其内在联系进行归纳整理,将散、乱的知识串成线,结成网,纳入自己的知识结构之中,从而形成一个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

五、课后作业与复习

化学学科的课后作业及解题过程也有其自己的规律:(1)认真审题,明确要求。首先要认真理解题意,弄清题目给出什么条件,需要回答什么问题,也就是明确已知和求解。(2)回忆知识点,确定解题方案。在审清题意的基础上,回忆有关的化学概念,基本理论,计算公式等化学知识,设计一条解题途径,制订出解题的方案。(3)正确解题,完美答案。把解题的思路“步步表达出来”,注意解题的规范性和完整性。解题结束时,要注意反复检查,以提高解题的正确率。(4)展开思路寻找规律。这是最后一环,也是大多数学生最容易忽视且至关重要的一个步骤。一道题目做完以后,要结合已作好的题目,联系前后的思路,从中悟出带有规律性的东西来,就会事半功倍。反之就是做无数道练习题,也达不到巩周知识、训练技巧、提高能力的目的。

课后复习是巩固知识的需要。常有同学这样说:课堂也听懂了,可是做起作业时总不能得心应手。其原因就在于对知识的内涵和外延还没有真正或全部理解,这正是课后复习的意义所在。课后复习的方法如下:(1)再阅读:学完新课再次阅读教材,能够“学新悟旧”,自我提高;(2)常回忆:常用回忆方式,让头脑再现教材的知识主线,发现遗忘的知识点,及时翻阅教材相关内容,针对性强,效果很好;(3)多质疑:对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多问些为什么?能够引起再学习、再思考,不断提高对知识的认识水平;(4)有计划:把每天的课外时间加以安排:把前一段学习的内容加以复习;能够提高学习的效率。

总之,让学生学好书本知识,把理论有效地应用于今后的生活和工作实践中,这样,学生必将受益终身。

参考文献

[1]耿率宸.基于高中化学的学习方法及解题技巧的教育探讨[J].才智,2019(03):45.

猜你喜欢
学习方法化学教学高中化学
高中化学高效学习之复述策略
NOBOOK虚拟实验在高中化学的应用
浅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化学探究性学习方式的构建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论高中物理电路知识的学习方法及解题思路
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教学的意义及学习方法
高中化学学习中错题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