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美拉唑和法莫替丁在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方面的效果分析

2019-09-10 02:34张宝荣王文平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19年6期
关键词:反流性食管炎奥美拉唑

张宝荣 王文平

[摘要]目的:探討反流性食管炎实施奥美拉唑和法莫替丁治疗的效果。方法:对内科反流性食管炎96例患者(2016年1月到2018年8月间)实施研究,按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奥美拉唑组(n=48)和法莫替丁组n=48)。分析两种方案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奥美拉唑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法莫替丁组(P<0.05)。奥美拉唑组治疗后烧心、反酸、胸骨后灼痛症状积分明显低于法奠替丁组(P<0.05)。臭美拉唑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与法莫替丁组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反流性食管炎实施奥美拉唑和法莫替丁治疗安全性相当,但臭美拉唑疗效更高。

[关键词反流性食管炎;奥美拉唑;法莫替丁

[中图分类号]R5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9)06-0094-02

反流性食管炎是食管黏膜出现的炎性病变,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是患者发病的基础。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常出现食管黏膜破损、充血、水肿、糜烂状况,直接影响患者正常饮食,给患者造成较大的身心损伤。目前临床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方案主要分为抑酸治疗和促胃肠动力治疗,奧美拉唑为质子泵抑制剂,法莫替丁为H2受体阻滞药,两种药物均具有抑酸效果。为明确两种药物的用药效果及安全性,本研究对内科反流性食管炎96例患者实施奧美拉唑和法莫替丁治疗的效果、安全性进行对比,现行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2016年1月到2018年8月内科反流性食管炎96例患者实施研究,按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奧美拉唑组(n=48)和法莫替丁组(n=48),奥美拉唑组患者年龄21-75岁,平均年龄47.5岁(s=11.5);性别分布:男/女28/20:病程3~54d,平均病程25.7d(s=11.3);法莫替丁组患者年龄2l一76岁,平均年龄47.6岁(s=11.2);性别分布:男/女29/19:病程2~55d,平均病程25.6d(s=12.4)。对奥美拉唑组与法莫替丁组一般基线资料对比,结果处于对比研究标准内(P>0.05)。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研究本课题。

纳入病例:实施临床综合检查确诊为反流性食管炎者,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反酸、烧心、胸痛症状,内镜检查出现不同程度的食管黏膜充血、水肿、糜烂;意识清晰者;自愿配合治疗,且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排除病例:其他食管病变者;其他系统及组织严重病变者;本研究药物使用禁忌或不耐受者;孕期及哺乳期者;治疗配合度较差、精神障碍者。

1.2方法

奥美拉唑组实施奥美拉唑治疗,口服奧美拉唑肠溶胶囊(北京协和药厂,国药准字H11021000,规格:20mg),20mg/次,1次/d,于早餐前用药。持续治疗8周。法莫替丁组实施法莫替丁治疗,给患者口服法莫替丁分散片(浙江康德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批准文号:H20040963规格:20mg),20mg/次,1次/d,于睡前用药。持续治疗8周。

1.3观察指标

①分析两种方案的疗效。以患者症状(烧心、反酸等)消失,内镜检查黏膜充血、充血、糜烂等状况消失,恢复正常为显效:以症状减轻,内镜检查黏膜病灶缩小为有效:以症状及内镜检查状况无改善或加重为无效。将显效、有效纳入总有效。

②分析患者临床症状积分状况。包括烧心、反酸、胸骨后灼痛,分为0分(无症状)、1分(症状较轻,可忍受)、2分(症状较重)、3分(无法忍受,需实施药物辅助治疗)。

③分析患者用药安全性。不良反应症状包括头晕、口干、便秘、腹痛、皮疹。

1.4数据统计

用SPSS20.0软件处理,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t检验。用n(%)表示计数资料,检验,P<0.05表示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种方案的疗效分析

奥美拉唑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法莫替丁组(x=8.317,P<0.05),见下表1.

2.2患者临床症状积分状况分析

奧美拉唑组治疗后烧心、反酸、胸骨后灼痛症状积分明显低于法莫替丁组(P<0.05),见下表2.

2.3患者用药安全性分析

奧美拉唑组患者治疗期间出现1例口干患者,1例腹痛患者,不良反应者共2例;法莫替丁组治疗期间出现1例头晕患者,1例口干伴皮疹患者,l例便秘患者,1例腹痛患者,不良反应者共4例。奥美拉唑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4.2%与法莫替丁组8.3%对比无明显差异,=0.711,P=0.399.

3讨论

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与食管酸廓清功能障碍、食管黏膜抗反流屏障功能破坏、胃十二指肠功能失常等多种因素存在关联,治疗不及时可导致食管溃疡、食管狭窄、慢性咽炎等并发症,部分患者甚至会发生癌变,威胁生命安全。根据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机制,目前临床主要通过抑制胃酸分泌来减轻反流液酸度,减轻黏膜损伤,或通过改善胃肠动力来减少反流,减轻食管黏膜损伤,改善症状。本研究中使用的奧美拉唑属于脂溶性弱碱性药物,该药物可在酸性环境中特异性作用于胃黏膜壁,与细胞H+,K+-ATP酶巯基发生不可逆行结合,抑制质子泵活性,从而阻断胃酸分泌最后步骤,对基础胃酸、刺激引起的胃酸分泌均具有显著的抑制效果。法莫替丁主要通过与H2受体结合来抑制胃酸分泌,对基础胃酸、夜间胃酸及食物、组胺、五肽胃泌素等刺激引起的胃酸分泌均具有抑制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奧美拉唑组总有效率97.9%明显高于法莫替丁组79.2%,且奥美拉唑组治疗后烧心、反酸、胸骨后灼痛症状积分明显低于法莫替丁组,分析原因可能是奥美拉唑对H2受体拮抗剂不能抑制的二丁基环腺苷酸引发的胃酸分泌也具有抑制效果,抑酸范围和效果更强。奧美拉唑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4.2%与法莫替丁组8.3%对比无明显差异,且症状均较轻,说明两者用药安全性良好。

综上所述,反流性食管炎实施奧美拉唑疗效优于法莫替丁,且用药安全性良好,值得运用。

猜你喜欢
反流性食管炎奥美拉唑
艾司奥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45例临床疗效观察
奥美拉唑、血凝酶联合生长抑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
莫沙必利及奥美拉唑联合治疗老年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分析
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观察
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应用研究
艾普拉唑联合莫沙比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80例分析
常规治疗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对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研究
中药汤剂配合西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40例临床观察
雷贝拉唑、莫沙必利和铝镁加联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
雷贝拉唑、莫沙必利和铝镁加联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