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中有奇树 孩童绕成长

2019-09-10 07:22惠雨骄
世界家苑·学术 2019年12期
关键词:户外运动实践幼儿园

惠雨骄

摘要:幼儿户外“树链”构建活动顾名思义,是指在户外场地引发的,利用树与树之间的连接,形成一处可供幼儿游戏的,以粗大动作练习为主要内容的活动区域。但它不仅是发展粗大动作,而且还是通过粗大动作的自发练习,达到促进幼儿身体机能和运动能力的和谐发展。本文通过一阶段的实践,发现户外“树链”构建活动受到了幼儿的一致欢迎。在游戏中培养了幼儿的运动智慧,促进其智力的发展;增进了幼儿之间的感情交流,密切了同伴关系;形成了勇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

关键词:幼儿园;户外运动;树链;构建活动;实践

建构游戏一直以来都是深受幼儿喜爱的活动,常规的室内建构存在着一些弊端,如:建构形式的单一性、建构场地的局限性、幼儿对投放的建构材料没有新鲜感导致作品缺乏创造性等等。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尝试将室内建构搬至户外,利用各种不同的材料,围绕园内处处可见的自然物“树”,来进行户外建构。

1 创设主题情节的教育环境,促进幼儿粗大动作发展

蒙台梭利认为:儿童的内在潜能是在环境的刺激、帮助下发展起来的,是个体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我们更注重创设良好的区域活动环境来引发幼儿运动的欲望,激发幼儿运动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小班幼儿处于身体迅速发展的时期,而动作发展又是其重要标志。他们的身体和手已经可以比较自如地掌握各种粗大动作和一些精细动作。如何让小班幼儿在户外建构游戏中快乐地“动”起来呢?我们尝试创设“动物冒险岛”的游戏情境,将活动目标隐含在各种游戏中,并通过游戏“过关”的形式,让幼儿体验各种身体活动的挑战。

我们将整个操场建构成“动物冒险岛”,利用操场的各种树木、草坪、花坛等创设了游戏情境。如:不平的路面、熊熊火山、湍急小河、泥泞草地、危险沼泽地、神秘的隧道、激流探险等情境,投放了跳跳鹿、软垫、桌子、桌布、钻圈、平衡桥、梅花桩、纸箱带、轮胎、竹梯、麻绳等活动材料,增加了动物头饰、布娃娃、装扮的火山等辅助物。在与孩子共同建构这些游戏情境的过程中,激发了幼儿的运动兴趣,对幼儿运动能力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 创设富有野趣的自然建构区,提高幼儿综合运动能力

充分利用大自然的资源进行建构活动,其趣味性主要体现在场地特征的多样性上,坡地、草坪、石子路、沙池等,能让幼儿体验各种特征的场地对身体控制能力的不同要求(比如上坡、下坡、绕障碍等).获得多种运动经验,让幼儿感受大自然的力与美。

幼儿园的户外有一个小山坡。有一次,孩子自发地爬上小山坡玩游戏引发教师的思考,这么好的自然环境,如何创设富有野趣的活动区激发幼儿运动兴趣呢?经过和孩子们的讨论得出,可以设置攀爬网,利用两棵大树将网牵起来。孩子们在园中找到材料,与教师共同搭建攀爬网。幼儿在绿色的网下匍匐前行,体验解放军叔叔野外训练的过程,异常兴奋。沙池里的孩子根据自己的水平选择轮胎的数量,结伴用竹梯连接起来,架到沙池边,并且和攀岩墙、小山坡的攀爬网进行组合。孩子们在自己动手搭建的游戏区内进行攀登、走平衡、钻爬、匍匐前进等活动,兴趣盎然,活力无限。

总之,自然游戏区在满足幼儿亲近自然的需求的同时,不仅使幼儿获得各种建构经验,提高综合运动的能力,而且使幼儿在与自然的接触中获得认知经验。更重要的是,幼儿园的自然游戏区本身综合了户外各种环境特征,能够让幼儿安全有效地体验如何调控自己的身体,机智灵活地避开障碍,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

3 提供生活中的活动材料,促进幼儿在户外建构活动中的思维发展

《指南》中提出:“要注重领域之间、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我们在组织幼儿活动中惊喜地发现,户外建构不仅仅使幼儿的动作获得发展,还促进了幼儿思维的发展。

幼儿园户外游戏区的某些材料并不是经常要更换的,而是随着活动内容、幼儿的需要和兴趣做不同程度的变化,即在活动区的材料提供要考慮到“一物多玩”的要求,启发幼儿使用一种运动器械时能想出与众不同的玩法。如呼啦圈的使用:可摆在两两树之间跳跃;可悬挂在树上进行沙包投掷;也可用麻绳串联起来进行钻圈。让幼儿想一想、试一试“还有多少种玩法”,教师及时发现,组织幼儿互相学习、推广,使幼儿在教师和同伴的接受和肯定中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得到鼓励的幼儿情绪很高,其他幼儿也会产生创造热情。

在一次户外“树链”建构活动中,几根不起眼的竹竿引起了孩子们的兴趣。孩子们在竹竿两侧跳、踩在竹竿上行走、将竹竿当作大马骑等,在一系列的“玩竹竿活动”后,孩子们的兴趣只增不减。那么“玩竹竿”是否要继续呢?通过思考,我决定增添一些活动材料,并把主动权交给孩子们,看看他们是否能创造出更多“竹竿”的玩法。幼儿利用竹竿创造了以下玩法:

(1)走索桥:将几根竹竿架在两棵大树中间进行行走。

(2)爬行赛:利用迷彩网布与竹竿的配合,将山坡上的树林建构成解放军训练基地,像解放军叔叔一样匍匐前进。

(3)爬树:把竹竿架在大树干上,幼儿利用防护绳尝试爬树。

(4)自制浇水工具:将竹竿对半劈开,利用麻绳以从高到低的方式固定在两树之间,幼儿往竹竿内倒水,水流顺着流入小花园。

一物多玩,发挥材料的多功能性,将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孩子们,看看他们是否能创造出更多“竹竿”的玩法,促进幼儿在运动中的思维发展,发挥孩子们的创造性,提高与同伴的交往合作能力,让孩子们在快乐中成长!

4 运动器械的组合与自制,满足幼儿自主选择和创造性建构的需要

让幼儿依据现有器械的特点,采用添加、延伸、安全、简单的方法,有目的、有计划、主动地自主运动,在运动中挑战自我,享受运动的乐趣,发展创造力。

我园的攀岩墙是幼儿喜欢的一种大型器械,有利于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敏性。虽然孩子们喜欢玩.但时间长了,就会厌倦,如何让他们对同一种运动器械保持兴趣?如何添加一些材料,引导幼儿在运动中享受乐趣呢?我们尝试投放木桩、轮胎、梯子、竹竿等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引发幼儿创造新的玩法,提高综合运动能力。我们看到孩子用树桩和梯子在树与树之间组合架桥,走到攀岩墙边,攀爬后继续走用轮胎和梯子组合的平衡桥,再利用纸箱和木棒自制小推车通往下一棵大树旁,自发形成了户外“树链”建构游戏。主动挑战更高难度的玩法。这体现了幼儿活动的自主性。

通过一阶段幼儿户外“树链”建构游戏的开展,我们深深体会到户外建构具有很强的灵活性。而我们对户外建构的开展和材料投放不应走入“死角”,应更关注孩子的行为、兴趣和发展,为幼儿创设更加适宜的游戏空间,更好地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建功.中班幼儿户外游戏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中国培训,2017(22).

[2] 邹悦.幼儿混龄户外游戏活动的实践探索[J].江苏教育研究,2017(Z4).

[3] 刘雪.户外游戏中大班幼儿合作能力的现状调查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6(26).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城北幼儿园)

猜你喜欢
户外运动实践幼儿园
大学生参与户外运动的风险认知及其影响作用
试论我国户外运动的发展
冬季户外运动
爱“上”幼儿园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想念幼儿园
幼儿园私家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