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新时代高校基层工会功能的方法途径探索

2019-09-10 07:22刘雪芬黄建伟
新教育论坛 2019年36期
关键词:基层工会方法途径新时代

刘雪芬 黄建伟

摘要:本文通过阐述新时代高校基层工会的新定位、新目标、新要求,分析了当前存在的编制较少、能力偏弱,思想理念陈旧、工作机制僵化等主要矛盾、问题,提出了有效发挥高校基层工会功能作用的解决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新时代;基层工会;新功能;方法途径

一、引言

新时代,工会工作是党的群团工作、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会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是职工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在加强新时代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这一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中,承担着特殊的历史使命和光荣职责。高校的工会会员,受教育程度、能力素质普遍较高,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深刻变化,高校工会会员在物质、精神需求方面要求也更高。如何有效激发基层工会活力,充分发挥高校基层工会的功能,进一步增强教职工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战斗力,团结动员教职工听党话、跟党走,提高教书育人、科学研究的核心能力,实现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高校基层工会工作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

(一)干部队伍亟待加强

1.人少事多的矛盾比较突出。目前,高校基层工会编制普遍只有1至2人,而服务的对象,高校教职工会员众多,人员类型复杂,同时会员普遍学历高,新时代在物质需求已基本满足的情况下,会员的诉求也从原来的参加集体活动、领取纪念品等,调整为更加注重获取归属感、荣誉感、精神慰藉等精神层面。要求工会要善于做好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引导群众的工作,以便统一思想、凝聚人心、化解矛盾、增进感情、激发动力,工会工作范围不断拓展,涉及领域更加宽泛,工作难度成倍递增。但由于岗位设置等原因,高校基层工会干部普遍存在人少事多、压力大、晋升难、不稳定等问题,尤其是有的基层工会组织,工会干部还会出现兼任过多工作的现象,经常会出现上面千条线,底下一根针的工作模式,基层工会人员疲于应付上级各个业务口布置的多项工作任务,常常处于被动工作状态下,很难细致深入了解教职工需求,不利于开展针对性、开创性的工作。

2.人员素质与新时代新要求还不适应。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在到来,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习惯和工作方式。新时代对工会的工作模式也提出了新的挑战,目前基层工会干部人员配备对专业、履历基本没有要求,适应新媒体、网络化的技能普遍不高,专业化的教育培训基本没有,往往是以前怎么干的现在就怎么办,没有跟上时代发展步伐,已有的工作经验越来越不具有参照性,传统工作模式已不适应当前的时代特点,甚至成为开展工作的阻碍,工会工作创新意识不强,为教职工的服务质量不高,常态化、精准化服务不够,不能有效发挥基层工会的功能作用。

(二)工作理念急需更新

2018年10月,在中国工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让职工群众真正感受到工会是职工之家,工会干部是最可信赖的娘家人、贴心人。要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工会干部队伍。”这为工会工作明确了方向,提出了新的工作要求。当然在高校改革持续深入的过程中会不断出现新的问题,教职工队伍结构的调整变更、劳动关系、工资待遇和教职工诉求的变化等等。目前的工会对高校教职工思想状态把握并不十分到位,教职工思政工作有待加强。工会工作理念要从简单的福利、文体性质的工作模式转变为能够能将工作做到职工心坎里、关心教职工的成长发展、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提升教职工幸福感,切实帮助职工解决困难,提高教职工对工会的认可度和满意度。

(三)运行机制有待完善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明确规定,工会是职工自愿结合的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中华全国总工会及其各工会组织代表职工的利益,依法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可以看出,在法理上高校基层工会组织在构建劳动关系维护职工权益方面责无旁贷,一定要尽职尽责;工会是学校和教职工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是促进高校可持续稳定发展的积极力量,对于教职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一心一意谋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要增强教职工的凝聚力就必须进一步加强工会的团结教育、维护权益、服务职工的功能,切实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的相关制度,保障教职工的合法权益。目前有的高校在民主建设方面还做的不够好,落實教职工主人地位、尊重教职工民主权利还存在重形式轻过程的现象,有的未将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公开透明的落到实处。

三、增强高校基层工会的功能的方法途径

(一)拓宽基层工会干部成长途径,提高工会干部能力素养

工会对于党政和教职工群众直接起着上传下达,协调沟通的重要作用。对于学校方针政策的传递、教职工思政工作、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基层工会干部工作量大而繁杂,通过人员岗位设置和成长途径的提升更加合理化,让工会工作人员工作有干劲、有奔头,有成就感,具有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做好工会工作的愉悦感。

随着新时代的要求,对工会干部要增加培训。培训内容仅要有理论性学习,更应当与基层工作实际相结合,多开设实操性、互动性、研究性的课程,并且能对基层工会干部遇到的具体问题能有针对性更强的专项性指导培训;同时强化基于网络条件下的工作技能训练,把网上工作作为工会联系职工、服务职工的重要平台,增强传播和影响力。培训形式充分利用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指导、答疑等等模式,将培训效果最大化,切实提高工作效率,提高能力素养。

(二)提高政治站位,创新工作思路,提高服务质量

加强对教职工的思想政治引领,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把个人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经济联系在一起,当好主人翁、建功新时代。

维护职工权益,竭诚服务职工群众是工会工作的重要内容,工会干部要以教职工为根本,增强服务意识,不断加大对教职工群众的维权服务力度,而不是简单搞点文体活动,发发福利。要提升工会工作的内涵,多深入基层,联系教职工群众,真正了解教职工的需求。可以通过网络或者线下建立多途径职工交流平台,切实有效、及时的掌握职工状态,给予困难职工以精准帮扶,为教职工发声,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

搭建面向全体教职工发展平台,帮助职工规划职业生涯。通过个性化讲座、培训、辅导等专业技能培训计划,开展各类竞賽活动,搭建平台、提供舞台,培养和造就更多劳动模范、大国工匠。提高全体教职工的整体素质。消除歧视性政策及不公正待遇,让所有员工能有机会、有途径不断自我提升和发展。

关心教职工的身心健康在高速发展的时代下,高校教职工承担着来自工作生活等各方面的压力,这些压力影响着教职工的身心健康,慢性疾病、重大疾病和精神类疾病发病率也呈逐年增高的趋势,基层工会需加快教职工心理疏导工作进程,聘请专业人员,让教职工能够得到及时专业的心理疏导,让教职工能得以缓解释放,提高教职工的生活工作质量。

通过种种多形式多样化的活动及细致入微的工作,关心教职工的需求,提高工会服务的普惠化,让教职工自愿积极参与工会活动,提高其对工会的心理认可,让教职工真正感受到来自工会的温暖,让工会真正成为教职工心里的家。从内而外的提升高校凝聚力。

(三)深化工会改革,切实发挥工会作用。

维护职工会员权益,竭诚服务职工群众是工会的基本职责。深入履行教职工代表大会的工会职责,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秉承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教职工代表的换届、选举具有广泛的群众性,疏通教职工申述和维权的渠道。

督促校务公开,督促对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数据公开,增加透明度,维护教职工知情权参与权,使教职工能够有效参与学校的管理和决策,保障教职工表达权、通过有效的参政议政,切实落实教职工民主监督、民主管理权利

新时代下的工会工作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着眼未来,坚持以教职工为中心。如果说高校是一列火车,那么教职工就是火车的每个零件,只有每个零件都能顺畅高效的发挥出自己的作用,火车才能跑的平稳、跑得快,工会就是火车和零件之间不可或缺的粘合剂。工会工作使得教职工能够理解学校政策;工会工作使得学校领导能够倾听职工呼声,反映职工意愿,满足职工的诉求;正是工会工作的创新、有效的展开,才能团结广大教职工,增强教职工凝聚力和战斗力,使得高校这列火车能够不断的向着朝阳行驶。

参考文献:

[1]李玉斌.中国工会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M].中国工人出版社,2018

[2]党的十九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M].学习出版社,2017年

[3]范劲鸿. 基于胜任力的工会干部培训模式的思考,[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19(03):168-170

[4]宋东亮.高校工会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和应对思路,[J].智库时代,2019(25):297-298.

作者简介:

刘雪芬(1974-),女,河南许昌人,中级会计师,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研究方向:旅游高等教育,教育管理。

黄建伟(1969-),女,山东济宁人,助理研究员,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研究方向:旅游高等教育,教育管理。

猜你喜欢
基层工会方法途径新时代
基层工会参与劳动争议调解制度的研究
强化行政事业单位基层工会财务管理工作的思考
小学语文教学中多媒体的作用
小学体育教学中游戏的有效运用
基层工会管理工作的创新与发展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和途径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浅谈新形势下工会财务管理和经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