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婚能找到幸福吗

2019-09-10 14:23叶倾城
风流一代·青春 2019年11期
关键词:晚婚豪猪婆婆

叶倾城

如果我说,中国目前的晚婚或不婚现象,与四百多年前英国的一项规定一脉相承,你信不信?

1556年,伦敦市议会规定:所有人必须年满24岁才能被承认为自由民——也就是,拥有结婚的权利。24岁是最低结婚年龄。1563年,此规定延伸到整个英国。

那时,还仅仅是中国的明朝嘉靖年前,而工业大革命,200年后才会出现。为什么就已经有了晚婚的规定?很简单,议会认为:“过度匆促的婚姻及年轻人过早成立家庭”会带来贫穷。男人必须借由在某专业或职业付出个人努力,获得足够的收入与资本,才能供养家庭。早婚则意味着社会地位次级的伴侣和严重的家庭经济危机,婚后得花相当多的努力才能重新整合进入婚前的生活水平。——这观点,何其眼熟?不就是目前大家都爱说的“不能为结婚降低生活水准”的话吗?

那些富裕家庭的男人,岂不是可以早婚?并不,富裕乡绅们会让自己的儿子在学校待到一个较大的年纪,再去法学院受几年教育,然后去欧洲旅行个四五年,才算功德圆满,可以回英国老家继承家业了。这时候,他们至少也二十多岁了。你是否又觉得眼熟?现在的人读完硕士就二十四五岁,工作三四年就直逼三十岁而去,随随便便,就拖到三十五岁,想不晚婚都不能呀。

可见,这一届年轻人不是不爱结婚,而是,当经济与文明发展到某一程度,晚婚或不婚,是必经之路。

我们都熟知关于“豪猪”的比喻,两只豪猪在冬天必须靠近以取暖,又必须保持一定的疏离以自保。这就是婚姻。两个帮手,互相帮忙,就是好婚姻。人是非常弱小的生物。但是,当一个人强大到自己就是一支军队的时候呢?当社会完备到可以提供一切服务呢?人,还需要婚姻这盔甲,同时也是枷锁吗?

除此之外,这一届年轻人还有自己的独特因素:他们许多都是独生子女,即使有兄弟姐妹,也不过一两个。这就意味着,他们得到了家人较多的爱、较多的资源。那么,结婚对他们来说,风险是相当高的。这是两个家庭的结合,至少四个人几十年来积蓄的重新分配。这种情况下,每段感情都得衡量得失,父母一辈不敢轻举妄动,年轻一代更不敢赌得如此之大。

还有第三个因素就是:他们更爱自己了。中国传统家庭的核心就是“忍”,尤其是女性,忍受公婆的唠叨与指手画脚,忍受配偶的不上进与不争气,忍受生儿育女的苦痛。但现在,很多人会问自己:百忍成金,所为何来?不过短短一生,与其忍出一身病,不如不婚保平安,快乐几年。

我从小看欧陆小说,经常写到有人柏漂、伦漂、巴漂一辈子,四五十岁退休回到乡下,娶妻生子,每天种种花、看看报、养养狗,过其田园生活。

现在,这种生活在中国也可以演练起来,而且有很多优点:

一,不用背房贷、车贷了——如果你到这年纪,还没房没车,这人生也太失败了,就自己玩儿吧。

二,沒有什么彩礼、嫁妆之类的荒唐事儿了。

三,几乎没有婆媳矛盾了。中年媳妇和老年婆婆都保持着礼貌,你不用帮我带小孩,我不用负责给你养老,既不会天真地“把婆婆当妈”,也不会妄想成为家里的女主人。

四,两个人都足够成熟,谁也不幻想改变对方,不因为女方不再花容月貌而失望,也不觉得男人该有上进心——都快退休了。

五,无外遇(至少他们都说没有)。既然结婚了,多半是玩够了。

六,有许多时间在一起,有够多的话可说……

唯一的缺憾大概就是:可能不会有孩子了。但是,人到这年纪,难道还不明白吗?命里有子终须有,命里无子莫强求。

(编辑 郑儒凤)

猜你喜欢
晚婚豪猪婆婆
豪猪取暖
忽视对手
青年人为何晚婚或不婚
90后粗亲故事
小豪猪上学
如此婆婆
小豪猪的新毛衣
风婆婆来照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