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语文阅读有效教学模式探微

2019-09-10 18:34申小艳
世界家苑·学术 2019年12期
关键词:小学三年级语文阅读

申小艳

摘要:从小培养儿童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儿童的语言天赋得到激活,开拓视野,增长见识,强化儿童的综合素质。在小学语文三年级阅读教学的过程中,为了能够激活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必须要积极探究阅读教学的有效模式,丰富阅读内容,帮助儿童阅读水平全面提高。

关键词:小学三年级;语文阅读;有效教学模式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人认识世界的重要工具。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能够帮助学生如饥似渴的畅游在知识的海洋中,让学生的心灵地豁达、从容。阅读作为小学语文教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积极主动的阅读,为今后的语文学习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1 激活学生的阅读兴趣,引领学生自主阅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激活学生求知欲的前提,帮助学生激活学习兴趣,能够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不自觉的集中注意力,能够使得阅读变为一种享受。

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用多种手段与策略来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帮助学生对课文内容深入的理解,激活学生的兴趣。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营造出充满意境的阅读环境,融合音乐、图画、视频等多种方式,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1]。

以教材中的《大青树下的小学》为例,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少数民族服饰、生活习俗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了解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根据图片或者视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对图片或视频上的民族进行猜测,引导学生阅读课文,从课文中找出答案,这样有利于激活学生的阅读兴趣。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与图片的情节判断,帮助学生了解不同民族之间存在的差异,这样的阅读教学方式,能够激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真正的了解课文、深入课文,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2 强化对学生的词句段練习

每一篇文章都是由字词句段共同构成的,要想使文章结构饱满生动,词句之间应该进行灵活的搭配,任何一篇选入教材的课文,其遣词造句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对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接触到丰富的字词,但是却并没有把握如何运用这些词语来写成一篇文章。为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抓住文章的重点,对难以理解的句子和复杂结构的句子,让学生反复阅读,对这些句子进行深层的理解,使学生明确过渡句和祈使句的真正含义,加强阅读练习,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帮助学生自然而然的对文章的层次梳理。

以教材中的《陶罐和铁罐》故事为例,教师就应该让学生分析和体会对重点句的含义,感受陶罐和铁罐的不同性格,对陶罐和铁罐对话的神态描写,明确铁罐傲慢无礼和陶罐谦虚的特点,使学生明确不能够用自己的长处与别人的短处相比。

在课文讲解的过程中,让学生对“国王的御厨里有两只罐子,一只是陶的,一只是铁的,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这一起始段的内容分析,让学生最直接的了解到本篇文章的主旨,分析铁罐和陶罐的性格,掌握开门见山的点题方式,帮助学生了解文章的结构特点[3]。

3 注重朗读感悟

对小学三年级的学生而言,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往往只能够对文章的字词的掌握,很难理解文章的深刻内涵,很容易导致学生读后就忘,没有对文章的具体含义进行深入的分析。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多次诵读品味文章的深刻内涵,增强学生对文章内容的了解,激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能够真正的与作品对话,产生一定的感悟。

以《秋天的雨》为例,教师就应该以秋雨来引导学生学习课文,将秋天许多景色串联到一起,为学生描绘出丰富美丽快乐的秋天,让学生充分体会课文中的优美语言,感受秋天带来的美好景色。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反复的诵读,逐渐理解文章的内容,为后续的课堂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课前准备时教师播放课文朗读录音磁带,或者是《秋日私语》的音乐录像带,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还可以根据文章的自然段内容绘制各种秋景图,让学生对秋天的色彩有着深入的感悟,在欣赏秋色时应该唤醒学生的情感,问学生最喜欢哪个季节,交流彼此的看法,充分的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对秋天的景色有着更深刻的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4 拓展创新思维

小学三年级学生的思想观念还没有发育成熟,所以应该加强对学生的思维引导,充分激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作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能够独立思考,正确的看待问题解决问题,全面培养学生的学习水平,让学生真正的把握课堂教学的重点内容。

在课堂教学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学习兴趣小组,使学生之间能够充分的进行沟通和交流,表达自己的思想观念,展示自我的个性化特点。在学生回答完问题之后,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让学生能够增强荣誉感和成就感,进而不断的去表达自我。运用这样的训练方法,可以让学生的性格更加开朗,感受阅读的美好[6]。

以《一次成功的实验》为例,教师就应该积极的鼓励学生提出自己在遇到危险时正确处理方法,发散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懂得相互合作,把事件处理好、解决好。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大胆质疑,“看到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让学生对实验设计进行讨论,同学们提出的疑问大致有“谁做了这个实验、怎么做的这个实验、实验的结果是什么。”就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快速阅读课文,去当年实验的场景寻找答案。教师也可以设置丰富的课堂游戏,让学生对人物动作和对话进行深入的了解,明确实验成功的真正含义,从实验中获得启发。最后总结归纳全文:生活中我们会遇到一些不可预知的危险,学了这篇课文,我们今后该怎么做呢?引发学生的讨论。

5 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三年级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生理特点,并且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阅读环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运用反复诵读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内心情感,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参考文献:

[1] 王玉梅.提高小学生阅读力的“诀窍”——浅析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融合的模式与方法[J].课程教育研究,2019(46).

[2] 黄艳珍.浅谈小学“学困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及应对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45).

[3] 庞璐,凌辉,姚振东,等.小学六年级学生阅读能力与自立行为的关系研究[J].传播与版权,2019.

[4] 胡炳仙,宋佳暧.基于精准教学的语文阅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建构——以高年级小学生为例[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6).

[5] 杨京毅.运用合作学习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J].课程教育研究,2019(44).

[6] 陆德燕.链接生活,点击教学——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实践研究[J].学周刊,2019(33).

(作者单位:重庆市北碚区西南大学附属小学)

猜你喜欢
小学三年级语文阅读
浅析小学三年级语文中的创新教学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初探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提升路径探究
日记在小学三年级语文写作中的应用
浅析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功利性问题
阅读反思:新的小学语文教学视角
小学三年级作文入门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