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四城图记

2019-09-10 07:22马耕平
人民画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蜀绣茶马考察团

马耕平

“丝途·昂扬”大型跨国文化交流活动已成功举办五年,考察团累计到达国内丝路沿途省区10余个,跨域26个国家,到访城市上百座,行程近十万公里。

从甘肃敦煌到四川成都、贵州大方,再到云南普洱, 2018年国内段的路线充满文化与自然的气息。

《丝路花雨》在继续

“丝途·昂扬”考察团在国内段行程的第一站就来到了古丝绸之路的锁匙之境—甘肃,而这里的一部驰名中外的舞剧,作为丝路文化的标志之一,吸引着考察团。

大型民族舞剧《丝路花雨》,以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和敦煌壁画为素材创作而成,自1979年首演至今已40年,4个版本。在敦煌,考察团见到了由甘肃省歌舞团成员为主组成的《丝路花雨》表演团队。听他们讲述舞剧的故事。

至今,《丝路花雨》演出多达2800余场,先后出访40多个国家和地区,用舞蹈语言讲述古老的丝路故事,把中国文化和古老的敦煌文明传播到世界各地。

可以说,舞剧开创了中国舞蹈的一个先河,有了这部舞剧才有了中国舞中的敦煌舞。如今,敦煌舞名扬世界,成为了一个独立的舞蹈流派,无数人为之倾倒。

蜀锦蜀绣的新传承

考察团在国内段行程的第二站,来到了蜀汉文明的发源地—四川。四川素来就有“蚕丛之国”的称号,这里水土豐美,气候宜人,温湿度适宜栽桑养蚕,是中国丝绸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因锦绣而生,因锦绣而盛。”

在成都,考察团来到坐落在浣花溪畔的成都蜀锦织绣博物馆,其前身是拥有半个多世纪历史的成都蜀锦厂。博物馆中,展示着两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蜀锦与蜀绣。

蜀锦兴于春秋战国,盛于汉唐,繁于明清。三国时期,蜀国丞相诸葛亮说:“今民贫国虚,决敌之资,唯仰锦耳。”在当时,蜀锦是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而对于生产蜀锦的中心成都来说,更是以“锦”为名,赋曰:锦官城。

蜀绣,又名川绣,同苏绣、湘绣和粤绣并称为中国“四大名绣”。

今天,蜀锦与蜀绣无论是作为文化传承载体,还是作为精美的消费品,还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成都作为古代丝绸之路的起源点之一,蜀锦、蜀绣承载着“上承文化渊源,下启锦绣时代”的价值与意义。

国漆之乡

“方漆清如油,照见美人头。荡起虎斑色,担起钓鱼钩。”贵州省大方县位于黔西北毕节地区中部,有“国漆之乡”之称。考察团在国内段行程的第三站就是“古彝圣地”—贵州大方。

早在东汉年间,生活在大方一带的古彝人在狩猎和征战中发现了漆树的价值,学会了使用生漆。后来,古彝人以水牛皮为胎坯,用色调漆涂髹,制成酒、乳、茶具等革器,成为大方漆器的雏形。

一度,大方县境民间髹漆艺人在革器基础上进行改良,形成了一套更能体现器皿艺术效果和实用价值的皮胎漆器制作工艺。到明洪武年间制作技艺已基本成熟,距今已有600年的厚重历史。

漆器是漆的艺术,漆器的设计要求材料、造型、装饰三者的统一。作为贵州三宝之一的大方漆器,曾名噪一时,几百年来创造了无数辉煌,是贵州最富有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的传统工艺美术作品。

“南丝绸之路”

在横断山脉的峡谷间,云雾弥漫之中传来悠悠的铃铛声,陡峭险峻的山路上隐约可见马帮缓缓前行的身影,马帮行走的正是一条古老的道路—茶马古道。

从唐宋到明清,以茶叶为主要运送商品的漫长古道,连接四川、云南、西藏等省区,延伸至不丹、尼泊尔、印度境内,直到最终抵达西亚、西非红海海岸,被称为世界上海拔最高、地形气候最为复杂的艰险古道。世代马帮走出的这条“南丝绸之路”,既是商道,更是中外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的通道。

在国内段行程的最后一站,考察团行进于云南普洱的茶马古道间。2013年,这里保留的茶马古道被国务院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其独特的文化和品牌效应,以及周边丰富的旅游资源,让古道体验游促进了沿线村镇的经济发展,受到旅行者、学者的青睐。茶马古道更是成为云南对外交往的形象代言。

猜你喜欢
蜀绣茶马考察团
从鉴赏到实践:刺绣的文化底蕴与“生活世界”传承
波澜壮阔的自然奇观:云南三江并流
茶马古道
拾针捻彩画春风 情针意线盼传承
明代茶马互市研究
茶马古道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内蒙古西部土匪猖獗活动的原因分析
蜀绣传承人郝淑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