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人行渐远,经典堪回味

2019-09-10 07:22程勇民
羽毛球 2019年4期
关键词:半场对角尼尔森

程勇民

在羽毛球界,一提到尼尔森(Joachim Fischer Nielsen)这个名字,球迷们肯定不陌生。1978年出生的尼尔森堪称混双天才,亦是世界羽坛的一棵常青树,年近40岁仍然活跃在赛场。据统计,2011年3月至2017年6月,在长达6年的时间里,尼尔森的混双世界排名一直稳居在前6。

令人遗憾的是,在2017年世锦赛上,尼尔森的踝关节重伤,之后进行了手术治疗。从2019年开始,他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怀着对尼尔森的不舍与敬佩,这一期赏析,笔者专门挑选了他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的铜牌争夺战,把其中的精彩充分展示出来,以飨读者。

一、以发接发凶狠逼压为主要特征的打法是丹麦双打的共性

丹麦的双打具有比较典型的本国血统:人高马大,发接发特别凶,往往从前四拍开始,就给对手非常强大的压迫感。尼尔森身高近1.90米,皮肤黝黑,一脸胡子,杀球时还哇哇大叫,本身就一副凶相,再加上人高马大,在比赛场上的一举一动都十分夸张,确实让人不寒而栗。在伦敦奥运会的混双铜牌争夺战中,印尼名将阿玛德/纳西尔完全被他的气势所压制,没有发挥出应有水平。

如图1-1所示,阿玛德(黑白球衣)在右场区发球,尼尔森(红衣球员)接发推压直线。纳西尔快速拿第三拍,反手拦挡直线。尼尔森在上网推压以后,迅速后撤连贯拿第四拍。图1-5是尼尔森在网前下蹲封网的凶猛姿态,尼尔森第四拍头顶封压直线,阿玛德反手挡直线(图1-7)。因为阿玛德是被动应付,出球比较软,所以尼尔森继续上网逼压,正手推压直线(图1-10),压迫性很强。阿玛德无奈只能反抽底线,因为发力空间有限,出球明显不到位,因而半场就被尼尔森拦截(图1-13)。一个漂亮的高空点杀动作(图1-14),尼尔森将球直接钉在了地板上(图1-15)。

发接发环节中的接发球凶是丹麦双打运动员的普遍特征,而发球变化多、连贯第三拍快,则是尼尔森的个性特点。从整体上看,尼尔森的发接发实力在丹麦队中名列前茅。

如图2-1所示,尼尔森在右区发球,突然发出一个大对角的2号区球(图2-3),而常规发网前小球,绝大部分發在1号区。这一突然变化显然让纳西尔准备不足,拿到的击球点明显低于网口,但她还是习惯性地正手推直线。因为纳西尔的出球线路向上,且弧度不高,而尼尔森连贯拿第三拍的意识又特别强,如图2-4所示,尼尔森在发球以后,明显有左倾抓直线的意图。结果纳西尔的出球线路正好被尼尔森抓住,他果断起跳,正手杀直线,又是一个干净利落的直接得分。

二、尼尔森的打法在杀气腾腾之外也有“巧取”的一面

毫无疑问,底线高高跃起以碾压式扣杀得分确实是尼尔森必杀技,图3就是尼尔森砍杀对手的实战场面。

从图3-2可见,尼尔森身材虽高,但不失灵活,其弹跳力相当惊人,再配上他喊打喊杀的呼喊声,一般人都难以招架。实战情况亦是如此,图3-6显示,纳西尔抵挡了一拍,明显防守压力太大,反手挑球不到位。尼尔森再次高高跃起,补上一拍正手杀对角(图3-10/11/12),印尼组合的防线彻底崩溃。

除扣杀的绝对攻击力出众外,尼尔森还有一项得分武器是力大无比的正手抽压。一般高于网口的球,被他抽压以后,对手不死也得半残。

如图4-1所示,尼尔森的搭档彼德森在底线正手杀直线,力量有限,纳西尔非常轻松地反手挡中路(图4-3/4)。因为低点挡球,出球路线向上,所以尼尔森非常顺手地打了一个正手抽压对角(图4-6)。抽球的弧度一般较平(图4-7),所以纳西尔半蹲后,准备以正手抽压反击。但是,尼尔森的抽球力量实在超强,速度超快,还没等纳西尔做好反抽准备,球就直接撞上纳西尔的球拍,然后径直反弹到了场地外面,且距离比较远,几乎靠近了比分牌(图4-12),尼尔森的抽压力量有多大,由此可见一斑。

如果说一个运动员只会硬打不会巧打,那一定达不到顶尖水平,也不可能成为尼尔森。如图5-1所示,尼尔森在底线高高跃起,正手杀对角(图5-3)。阿玛德正手挡对角,请注意,这个挡球的质量非常高,球在飞越网口以后即刻向下飞行(图5-5),以至于尼尔森跟进到半场以后,击球点明显低于网口(图5-6)。这种半场球的处理是非常容易犯错误的,比较常见、比较顺手的处理方式是正手抽压对角,这样就非常容易被站在中半场的阿玛德封杀(图5-7)。尼尔森的巧妙在于,他没有采用常规处理,而是抽中带弹,发力的同时拉高了出球弧度(图5-8),变成突袭阿玛德的底线。结果恰到好处,阿玛德猝不及防,球瞬间飞越了头顶(图5-9),等到转身、后撤到底线时,球已接近落地(图5-12),无力挽回。

赛场与生意场一样,每得一分都要付出成本,多拍对抗、连续扣杀得分的成本很高,如果每一次得分都要付出高成本,那能否笑到最后就很难说了。顶尖水平的运动员在其得分系统中,低成本得分的比重一般比较高。像这种以巧致胜、四两拨千斤的得分方式,就是低成本得分。

三、尼尔森是混双组合中的绝对主导,能量辐射面很大

尼尔森/彼德森这对混双组合,尼尔森毫无疑问是灵魂,他在场地上的辐射面非常之广。混双打法相对于男双和女双,有其独特的一面,基本规律是女主前场,男主后场,但是尼尔森的能力太强,照顾的面积很大,基本上所有困难都由他一个人扛,留给女同伴的仅仅是四分之一甚至五分之一的照顾面。

如图6展示的整个回合,双方一共完成了12拍击球,丹麦组合这边,尼尔森个人完成5拍,留给同伴仅1拍任务。而他的跑动路线和活动范围是:①图6-1在左区中场发球;②然后跑到右侧场区的半场防守(图6-6);③又在右侧场区上网拦吊网前(图6-11);④然后又跑回到左侧场地的中后场扣杀(图6-18);⑤再从左侧场地上网推压(图6-20):⑥然后再回撤中场防守(图6-25),整个过程女同伴仅仅承担了1次封压任务。显然,在这一回合中,尼尔森几乎跑遍全场,完成了6次击球中的5次,而女同伴几乎就在网前中央地带活动。尼尔森在比赛中的照顾面之广、活动能力之强,在混双当中是数一数二的,堪称劳模。

尼爾森的辐射能量之大,除了完成在中半场的组织球路和中后场的突击进攻外,他还经常越俎代庖,跑到网前帮助女同伴完成封网和拦截。

如图7-1所示,尼尔森在底线进攻,正手杀直线。对手以正手反抽对角回应(图7-3/4),因为出球未能过人,尼尔森的女搭档彼德森在中场发起抢攻,正手杀对角(图7-5/6)。而在彼德森发起进攻之时,尼尔森已经跑到网前,并高高举起球拍准备封网,其封网之动作,确实有点张牙舞爪(图7-8)。而一旦让尼尔森在网前拿到球,对手要想摆脱就难上加难。结果和预期的一样,尼尔森在网前连续2次封压,对手被动状态不断加深,最后在彼德森的一次中场扣杀加尼尔森的网前封压配合下,结束战斗。

尼尔森因为身材高大,所以对他打球风格的欣赏,着眼点大多集中在他的侵略性方面。实际上,尼尔森虽然高大,但是下三路防守能力也是相当了得,整个躯体的运动和反应非常灵活。这也许是羽毛球运动的特性所决定的,羽毛球是对综合竞技能力要求很高的一项运动,全面是高水平运动员的准入条件,攻守兼备是高水平运动员的基本特征。只不过尼尔森身材特殊,在进攻能力非常突出的前提下,防守也异常灵活和牢固,才更加让人刮目相看。

图8是尼尔森灵活且固若金汤的防守场面。图8-1显示,阿玛德在底线进攻,头顶杀直线,尼尔森防守反抽直线(图8-4/5)。纳西尔敏锐地捕捉到尼尔森的出球线路,果断向左侧跳跃,实施头顶封压直线(图8-6/7)。在这种情形下,防守难度其实已经达到最高级别,失败在情理之中。尼尔森的高明就在此时全部展现出来,他不仅成功防守,而且还带有线路变化,居然在极度困难的情况下实现了勾对角变化(图8-8/9),质量还相当不错。阿玛德尽管及时赶到,但球已经开始下落(图8-11),他不敢轻易发力下压,采用了正手拦吊网前。随后彼得森上网挑球,质量不好,挑出了半场球(图8-16)。此时场上局势已经将尼尔森推到了悬崖边,对手是男队员进攻,而且是在半场攻(图8-17),而他却是一个人防守,类似于图8-18这样的攻守场面,防守成功的概率几乎为零。可是,尼尔森又奇迹般地做到了。阿玛德在中场起跳正手杀对角,只见尼尔森快速向右侧转体,充分伸展手臂,居然追上了极速而至的杀球,反手挡直线成功(图8-19/20)。当然,在这种极端情况下的防守,对于出球质量已经没有什么可挑剔了。图8-21显示,尼尔森挡出去的球,弧度还是偏高,这给纳西尔在网前封网提供了有利条件。凑巧的是,纳西尔眼见机会到手,迅速出手封压(图8-22),也许是求胜心切,用力过猛,扑球居然下网(图8-23/24)。这也许是上天对尼尔森一个人独自在场上辛苦劳作的奖赏吧。

猜你喜欢
半场对角尼尔森
槽糕,老师不见了
会变形的忍者飞镖
K—对角占优矩阵的性质
《尼尔森老师不见了》
稀奇!我的“摔跤陪练师”是狮子
折大象
折向日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