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园夜话”:一个专业引领下的班主任实践共同体

2019-09-10 07:22齐学红
江苏教育·班主任 2019年6期
关键词:夜话随园沙龙

【摘 要】“随园夜话”班主任沙龙已成为一个专业引领下的班主任实践共同体,其诞生得益于专业研究机构的学术滋养、发起人对于教育契机的敏锐把握、一线班主任对于专业发展的迫切需求、专业水准的系列化主题设计以及沙龙成员呈现出的实践智慧和教育情怀。同时,班主任沙龙也是一种班主任的专业成长路径和专业发展模式,其成长的规律和特点为教师教育研究者与一线班主任的专业成长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地方经验。

【关键词】班主任实践共同体;参与式研讨;教育情怀;地方经验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47-0007-04

【作者简介】齐学红,南京师范大学(南京,210097)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师范大学班主任研究中心主任,江苏省教育学会班主任专业委员会理事长。

由南京师范大学班主任研究中心发起的“随园夜话”班主任沙龙创办于2008年9月,至今已有10余年的发展历程,沙龙每月一期,迄今为止共举办了88期。沙龙不仅吸引了一批南京市的一线班主任参与,还吸引了江苏省内的镇江、无锡的班主任参与,更辐射到山东、河南、湖北、内蒙古等地。除了面对面的交流与研讨之外,沙龙还通过QQ群、微信群等进行在线直播,在全国各地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近年来沙龙也得到了班主任研究领域的同行专家的高度认可。班华教授对此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其是“班主任研究活动的一种创新,一种可贵的教育创新”(班华教授为“班主任工作十日谈”系列丛书做的序言:赞“随园夜话”班主任沙龙)。他自己虽已80多岁高龄,仍然坚持参加沙龙活动,身体力行地支持沙龙活动的开展。同时,班主任沙龙也是一种班主任的专业成长路径和专业发展模式,其规律和特点值得很好地总结与提炼,进而为教师教育研究者与一线班主任的专业成长提供可资借鉴的地方经验。

一、班主任研究中心:一个专业研究机构的学术滋养

南京师范大学班主任研究中心是由班华教授倡议,于1994年10月成立的。作为国内第一个专门从事班主任研究的学术机构,其在班主任专业化的背景下发挥着重要的专业引领作用。班主任研究中心自成立以来,成果丰硕。从班华教授提出班主任专业化的概念,到系统构建班主任专业化的理论体系;从提出班主任应成为学生的精神关怀者,到系统构建班主任专业化的社会支持系统,等等。班主任研究中心共出版师范院校教材以及中小学班主任培训用书40余种,承担省部级课题10余项,引领着国内班主任领域的理论发展。班主任研究中心还是江苏省教育学会班主任专业委员会的挂靠单位,每年以年会方式推动江苏省乃至全国的班主任理论研究,共举办10届江苏省教育学会班主任专业委员会年会。同时,班主任研究中心作为教育部班主任“国培项目”的承办单位,一直承担着教育部、江苏省、南京市以及地方教育主管部门的培训任务,培训中小学班主任数万人,在班主任实践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专业引领作用。

但是,作为设在大学的一个专业研究机构,班主任研究中心与广大中小学校及一线班主任之间并没有密切的联系,对于广大一线班主任而言,大学的研究机构是遥不可及的,与自己的日常生活往往相去甚远。班主任研究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领域,一线班主任的教育实践是班主任理论的源头活水,理论的创生离不开实践,而一线班主任的教育实践也离不开理论的指导。这样的共识来源于中心几代学人长期从事班主任理论研究的深切体会。如何缩小大学与中小学之间、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的距离,迫切需要有一种体制机制的创新。

二、案例开发及教材编写:一个教育契机的把握

2007年教育部开始设立班主任国培项目,笔者成为教育部国培项目的专家组成员,参与了教育部组织的全国万名班主任远程培训项目——中小学班主任案例式培训教程的编写工作及开发工作。这项工作历时数年,系列成果“中小学班主任案例式培训教程”由教育科学出版社于2009年出版。

由笔者承担的其中一门课程为《精神家园共营造——班主任与每个班级》。这本书的编写要求提供各种不同类型的班级的教育案例,案例必须是真实的,有研究价值和讨论空间,不能是简单的成功案例。而这样的案例无论是网上刊登的还是报刊发表的都不多见。在多方查找无果的情况下,笔者邀请了一批南京市有着丰富带班经验的优秀班主任撰写不同类型的班级教育案例,即根据自己所带班级类型和班級的实际情况撰写案例,可谓量身打造。因时间紧任务重,编写者们几乎每周都要在一起讨论并修改案例。这项工作进展得非常顺利,在历时几个月的编写过程中,大家经过了一个较长的磨合期后,彼此之间建立了相互信任、相互学习的良好关系,初步具备了一个专业研究团队的雏形。

在书稿完成后,有些教师希望能够延续这种研讨方式,并将沙龙活动命名为“随园夜话”,因为活动是在南京师范大学随园校区举办,活动时间主要安排在晚上,这样方便教师们参加。于是,2008年8月,由南京市金陵中学的尹湘江老师尝试做了一期题为“与班主任老师谈‘恋爱’”的话题研讨,2008年9月4日,由南京市第六中学的陈宇老师主持了主题为“家校沟通与合作”的交流,为沙龙活动正式拉开了序幕。

三、系列化的主题设计:一个专业研究团队的内核

从沙龙举办之初至今,沙龙的主题始终围绕一线班主任关心与困惑的问题展开研讨,所有沙龙话题都来自班主任的实际生活,并能在理论上引领班主任的专业发展,这正是沙龙的生命力所在。最初的沙龙主题可谓散点式的问题研讨,更多的是从研究问题的当下性、紧迫性入手,因为班主任都是选择在晚上休息时间参加沙龙,是带着自己最急于解决的问题而来的。中小学校有着系统完善的学科教师的教研制度,尽管班主任工作是学校最重要也是最棘手的一项工作,但唯独缺少班主任的教研制度,导致班主任有了困惑、问题却无从寻求专业支持与理论支持。因此,班主任沙龙活动就填补了中小学班主任教研制度的缺失。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经历了一年多的实践话题的研讨之后,我和一些核心成员敏锐地感觉到,沙龙研讨不能仅仅停留在工作层面具体问题的探讨,研究视野不能仅仅停留在自己班级的“一亩三分地”,应该跳出班级,站在教育的高度,从全面培养人的角度看问题,于是,沙龙进入了第二个阶段,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理论引领。为此,我们设计了班主任沙龙的教育系列:读书与教育、音乐与教育、绘画与教育、诗歌与教育、心理与教育、生活与教育、交往与教育、体验与教育、德育与美育、科学与教育、仪式与教育;班会系列:公開班会、微型班会、体验式班会、辩论式班会、微电影与班会、生涯规划班会等;班主任专业化的社会支持系统系列:班主任专业化的家庭支持系统、学校支持系统、专业支持系统、心理支持系统、自我支持系统等;关注学生系列以及班级治理模式系列等。系列化的研讨主题使得班主任研究向着专业性、深入性、广泛性方向发展。

四、参与式研讨:班主任实践共同体的体制机制创新

笔者作为班主任国培项目的首席专家,虽然承担并组织过10多年的班主任培训,但是班主任集中培训的时间决定了这样一些培训与班主任的日常生活之间的关联是短暂的,专家的报告、一线班主任的智慧分享,很难转化为一线班主任的教育行为。与当下的班主任培训相比,班主任沙龙是一种自主性很强的实践活动。活动安排在晚上,老师们下班以后自觉自愿的参与其中,没有任何外在的约束,当然也没有任何的评价机制的激励,也没有任何物质的或精神的激励,参加沙龙成为一种非常纯粹的个人行为,这在日益功利化、世俗化的当今社会是很神奇的一件事情。

每月一期的沙龙都由主持人围绕一个个既有实践性又有前瞻性的核心话题,组织班主任们进行自由研讨。沙龙主持人由班主任自主申报担任。大家自由地围坐成一个个小组,组内交流、集中分享。在这里,没有专家和授课教师,交流都是平等的,每个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不是成功经验的介绍,而是不同思想观点之间的碰撞与交流。无论是专家学者还是一线教师,都能够听到不同的声音和表达,都能有所收获,有所成长,因此才会乐此不疲地投入其中。另外,沙龙不同于培训之处在于,它不是短期行为,而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它的长期性、持续性和系统性,为广大一线班主任提供了自由交流和专业成长的平台与土壤。沙龙的部分成果分别以“班主任工作十日谈”系列、“创新班会课”系列,由教育科学出版社结集出版,其他的系列成果或以论文或以著作的方式出版。越来越多的班主任参与了编写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自己的专业发展奠定了扎实基础,他们中的很多人已成为区级、市级或省级德育学科带头人、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在各自学校或区域发挥着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但他们仍然持续不断地来到沙龙里汲取营养。班主任工作在理论的观照下走出了盲目性、经验性的误区,向着更加科学、有效、有趣的方向发展,越来越多的班主任开始享受到专业学习与研究的快乐,在与同伴的交流与分享中体会到班主任的职业幸福。

五、教育情怀:“随园夜话”班主任沙龙的魅力所在

班主任研究中心已经走过了25个春夏与秋冬,如果说班主任研究中心已经长成一棵参天大树,那么,“随园夜话”就是这棵参天大树上结出的一个丰硕成果。作为沙龙的发起人,从最初与几位教师一起研讨《精神家园共营造——班主任与每个班级》中各不相同的班级教育案例,到大家自发地组织起来开展系列主题沙龙,不知不觉间,笔者与广大一线班主任一起走过了人生中最宝贵的10年。除了沙龙中对诸多班级教育问题的探讨外,我们还收获了深厚的友谊,结识了一群班主任研究的志同道合者。因为沙龙是一个自发的民间组织,因此,来到这里的教师大多是出于对班主任工作的热爱,而我自己,作为一位有着中学教学和班主任工作经历的高校教师,对于中小学教育实践有着近乎本能的深切体悟与实践关怀,与一群志同道合者一起相伴成长,成为一件再自然不过的事情。在这里,我找回了久违的教育激情,从一群年轻班主任身上,似乎看到了初为人师、初为班主任的自己。作为过来人,我深知在他们的成长中需要专家的引领、同伴的支持,更需要成长的机会和平台。于是,“随园夜话”这一来自民间的自发组织就这样应运而生了。

我们选择了一种轻松自由、平和自然的研讨方式和表达方式,选择在晚上这样一个让人身心放松的空闲时间,就是不希望给身心疲惫的班主任们增加太多的负担;我们把沙龙的研讨地点放在南师大随园校区,是希望圆很多教师的大学梦,让他们能够经常走进大学校园,在感受大学学术氛围的同时,不断激发自己学习的动力和激情,因为作为教师,作为班主任,为了更好地引领学生的生命成长,自己必须成为一个永远的学习者;我们把沙龙安排在南师大随园校区这一东方最美丽的校园,选择教科院602会议室这个研究生博士生论文答辩的场所,让普通班主任成为沙龙的主持人,就是希望他们找回作为教师的专业自信和职业幸福。

这一系列美好的希望就这样在班华教授、黎鹤龄主任两位长者的支持与见证下,在一大批有理想有情怀的优秀班主任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下,变成了现实,成为一个美丽的教育神话。因为这样的活动没有任何的经费支持,没有来自行政的命令,来此的每个人都是自觉自愿,没有任何的强求,越是这样,大家越是乐此不疲,往往是夜话结束后,在结伴回家的汽车上、高铁上,大家仍然意犹未尽,继续着沙龙话题的研讨。沙龙成了一个传奇,很多同行都好奇地询问:你们是怎样做到的?沙龙与其说传递的是知识,不如说是一场修炼,是对一个人定力恒心的考验。每个人都渴望传奇,难能可贵的是,我们把自己变成了一个传奇,这就是沙龙的魅力所在。原来教育可以这样来做,一群人的事业可以这样美好……

猜你喜欢
夜话随园沙龙
孙和平
南京师范大学随园校区
《随园食单三字经》
孙和平(二首)
乡村夜话
ABC ENGLISH SALON
袁枚之后的随园
沙龙
消失的沙龙兔
感人至深的“夜话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