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栋:亲历日本战犯改造细节

2019-09-10 07:22
今古传奇·人物版 2019年5期
关键词:管理所聋子感谢信

一名日本妇女曾给管理所写了一封感谢信:“我的丈夫原先在家庭中一向专制粗暴,没想到在贵处改造几年,变得通情达理、委婉温和”

新中国成立以后,苏联政府将近千名日本侵华战犯交由中国政府处理,这批战犯被关押于辽宁省抚顺战犯管理所。1950至1975年,张国栋(国民党中统情报科副科长)以国民党集团战犯身份,被关押在抚顺战犯管理所。因此,他亲历了日本战犯艰难曲折的改造和转变过程。以下为张国栋口述。

抚顺战犯管理所有40余名日本战犯罪行特别重大而且顽固不化。一个绰号叫“聋子”和另一个绰号叫“哑巴”的战犯,就是其中的典型。“聋子”在别人早已不再“遥拜”天皇的时候,还是天天“遥拜”不止,管教干部开导他不听,同犯规劝他更是置之不理。有一天,他竟用筷子将自己的双耳戳聋,使忠告不再入耳,可见其顽固至极。不料“聋子”双耳急性感染,高烧不止,病情危急,以致昏迷。在紧急抢救和日夜护理中,医务人员以及管教干部对他精心照料,喂吃喂喝,洗衣擦身,帮助拉撒,日夜守候在床前,使“聋子”最终脱险。

疗养期间,“聋子”询问护士:“你们为什么要这样费心护理我?”护士回答:“救死扶伤是我们的本分,我们的任务就是要尽可能地保证你们的健康,让你们回到日本去,替日本人民做好事。”管教干部的态度更为诚恳,不仅没有批评他,反而多次检讨自己失职,说之前对他关心不够,以致没有及时发现,才出现了这样的事故,心中非常难过。

“聋子”深受感动和教育,不久他的思想就彻底转变过来。被宽释回国后,他利用在所里学到的面食手艺,在东京开了一家小面食店,招牌就叫“中华面条”,店里还悬挂着介绍中国的各种图片。他多次表示:“我要尽微薄之力宣扬中国的伟大,致力于中日友好,借以表达对中国的感恩悔罪之情。”

“哑巴”一向愁容满面,沉默寡言,亲人来信,他大多都不回复,偶有复信,也是寥寥几句,似有满腹心事。他从不与人交流思想,管教干部找他谈话也是保持缄默。

上世纪50年代中期,管理所公布中国政府同意日本战犯家属可以来华探亲的决定后,其他战犯痛哭流涕,而他仍然无动于衷。后來当管教干部反复向他宣传政策,说只要努力改造,就一定能够回到日本与家人团聚时,他突然“扑通”一声跪倒在管教干部面前,号啕大哭。他向管教干部讲述了自己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并双膝跪地,低头认罪。管教干部当即肯定了他坦白认罪是悔悟的表现,让他努力改造自己,争取早日回到日本与亲人团聚。此后,他将自己在中国所犯的滔天大罪写成一篇《悔罪录》,贴在管理所的专栏上供所有战犯阅读。

日本战犯被释放回国以后,组织了一个“中国归还者联络会”(简称“中归联”)。“中归联”曾多次应邀访华,每次都要来抚顺战犯管理所看看。他们深情地说:“我们来到管理所,不是参观访问,而是回娘家!”

一名日本妇女曾给管理所写了一封感谢信,大意是:“我的丈夫原先在家庭中一向专制粗暴,说话写信都是对下级命令的语气,没想到在贵处改造几年,变得通情达理、委婉温和,写信也不像过去那样挥笔下令了,因此我向您们表示诚挚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责编/林佳 来源/《关于日本战犯在抚顺改造的回忆》,张国栋/口述、万东/整理,《钟山风雨》2018年第1期)

猜你喜欢
管理所聋子感谢信
关于做好房地产管理所档案管理工作的思考
感谢信的写作方法
分析地方文物管理所文物保护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你会写感谢信和通知吗?
四川九寨沟地震致震区部分文物受损
一封感谢信
“我的改造岁月”
聋 子 放 炮
聋子证人
聋子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