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刃权臣后,被绝地反杀还是全身而退?

2019-09-10 07:22寒鲲
廉政瞭望·下半月 2019年2期

寒鲲

同 样是被创立霸府权臣所拥立的傀儡皇帝,同样是在宫廷召见过程中亲手诛杀权臣,两个在所处时代上相差不到半个世纪的北朝后期皇帝,为何北魏孝庄帝元子攸会被尔朱氏余众所反杀,而北周武帝宇文邕却能全身而退并彻底掌握关陇集团的实权呢?

尔朱荣本为秀容部契胡贵族,趁天下纷乱、民变四起时扩充势力,成为一镇诸侯。通过平葛荣、讨关陇、逐元颢等数次成功的东征西讨,尔朱荣的个人威望是建立在扎实的军功底子之上的,甚至可以说,北魏永安年间的军政局面基本上都是尔朱荣及其帐下文武所一手奠定的。在这种局面下通过宫廷刺杀对尔朱荣实施肉体消灭,无异于汉末十常侍之诛杀何进,甚至比何进之死的局面更难堪。

曾经只是靠着裙带关系,以外戚身份直接在朝廷專权的何进,都能有亲随袁绍实现对刺杀者的血洗。以军功与阴谋一步步掌握了整个北魏中央与地方政权的尔朱氏,当然也可以轻而易举地实现对孝庄帝的反杀。

更何况,不像后来的孝武帝,孝庄帝是政令不出阊阖门的孤家寡人一个,即便能靠着魏帝名号获得拥帝派同情,没有事先布局的乌合之众也很难抗衡尔朱氏在反应过来之后的威压。

更为关键的一点是:尔朱荣的权柄本身便来自于军功、挟持与僭越,明眼人也能看出来尔朱荣的篡代之心,这是一个把不臣之心挂在脸上、穿在身上的人,跟着尔朱荣干事业的也都是从中底层起家而身居高位的“叛魏之人”。这一帮子源自北魏六镇边防军人以及秀容川豪族共同体的武人,原本在孝文帝元宏迁都洛阳以来的北魏政治体系中,是处于上升无望的边地末流,与洛阳鲜汉门阀权贵一直处于被歧视与歧视的关系之中。尔朱荣的一人得道,自然会把这些武人提拔起来,进而挤占了洛阳权贵的既得利益。再加上河阴之变中对洛阳门阀权贵的大屠杀,分别以尔朱荣、孝庄帝为首的两派人之间,矛盾是根深蒂固且不可调和的。

尔朱荣一方的河阴之变,孝庄帝一方的手刃尔朱荣,已经把双方的矛盾推向了一个不可调和的激化状态,毫无回旋余地。所以,除非孝庄帝能够一网打尽尔朱氏成员,否则尔朱氏部众必然要借着尔朱荣的威望,拥戴任何一个尔朱氏,打着报仇的名号与孝庄帝死磕。

至于宇文护,是一个掌权后在军事上基本乏善可陈的权臣,他的威势基本上来自于宇文邕之父宇文泰的功业,这种在军事上几乎毫无建树的权贵,在北朝时代其实是很难获得中下层武人广泛支持与真心信服的,自然不会有武人会为了宇文护去反杀宇文邕。何况,宇文护还为了北周政权集权于他,接连杀害了多名大统功臣,这样做自然不会很得人心。

而且宇文护执政的合法性就在于“周公辅成王”式的复制,他先后弑杀三帝与长期擅权的行为早就严重侵蚀了这一执政根基。

那么,宇文邕除掉一个擅权18年且弑杀其两位兄长的宗室宇文护、一个未能践行“周公辅成王”模式的晋国公宇文护、一个在掌权后毫无军事建树而且还大杀功臣的大冢宰宇文护,正当性如此之强,权柄也只是宇文氏间的转移,底下人自然犯不着去冲击宇文邕的权威。何况,宇文邕也是攒了10多年的亲信团队,利用皇权便利铺就的亲从队伍怎么着也是可堪一用的。

另外,宇文护的擅权与尔朱荣有着本质上的不同。宇文护的权柄来源是托孤,再加上宇文护对于北周建立的拥戴之功,以及他的宗室身份,他与北周政权是一体的。他的部下除了那几个被宇文邕盯上并处死的头目外,只要没参与弑杀二帝的行动,其余部众在宇文护手底下做事依然还可以被视为:为宇文氏尽力、为北周朝廷尽力。宇文邕也犯不着处理这些办事的,处理完少数的几个晋国公亲信“小头目”后,大可宽大以待,从而稳定政局。质言之,宇文护天然无法拥有大批量死党、无法拥有一个上到亲随、下到喽啰都与他利益绑定的集团,这是他与尔朱荣最大的不同。

更何况,尔朱氏与魏帝元氏毕竟是两家子,世代豪酋的尔朱氏可以产生大量子侄宗亲去掌握权柄并带着与北魏朝廷格格不入的部众与魏帝抗衡。宇文护则与宇文邕同姓近亲,宇文氏子侄完全没有必要冒着风险在宇文护死后与宇文邕抗衡,毕竟同样是他宇文氏的天下,既得利益依然会得到保障,干嘛要搞绝地反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