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五个坚持” 推动济源现代农业振兴

2019-09-10 07:22段来成
河南农业·综合版 2019年9期
关键词:培育农业

段来成

一、坚持优化供给,推动产业振兴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产业振兴,农民增收。济源市认真落实粮食安全生产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提升1.33万hm2粮食生产功能区耕地质量,订单发展优质专用小麦0.67万hm2,适度调减籽粒玉米种植面积,扩大优质花生、优质大豆、饲用玉米的种植规模,面积力争达0.4万hm2,全市粮食总产量稳定在2亿kg以上。加快推进生猪转型升级,扩大奶牛、禽兔、肉牛、肉羊养殖总量和名特优水产品养殖规模,提升养殖规模化、标准化、信息化、产业化水平,确保肉、蛋、奶、水产品供应充足。完成“大棚房”问题专项清理整治,推进设施农业健康有序发展。发展高山蔬菜、蔬菜制种、烟草等特色扶贫产业,发展高山蔬菜0.13万hm2以上、蔬菜制种0.23万hm2左右、烟草秋植533.33 hm2左右。围绕济源冬凌草、王屋山烟草、沁河大米、富硒农产品等推进“一村一品”或“一区一业”建设,力争“特色更特、特上出彩”。积极围绕高效种养业和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培育、奶业提升行动等,争取上级资金,强化项目带动,增强发展后劲,力争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5%左右。

二、坚持绿色引领,推动生态振兴

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深入推进种养环境美创建,促进乡村发展面貌改善,实现农村生产生活生态和谐统一。全市积极推进畜禽养殖污染整治,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达到95%,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达到75%;做好全市秸秆禁烧督导、收储运体系建设,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9%。推进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化肥利用率达到40%,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到90%,主要农作物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38.6%,农药有效利用率达到39.3%,推广使用加厚地膜,开展地膜回收利用试点示范,示范点地膜回收利用率达到80%。

三、坚持安全护农,推动质量振兴

质量安全是乡村振兴的基石。全市农产品检测合格率达到98%,“三品一标”面积占全市耕地面积的40%以上。做好非洲猪瘟疫情等疫病防控,确保全年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加强农资和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确保不发生重大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加强品牌建设,依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培育一批品质好、叫得响、占有率高的知名品牌。按照“拾回老味道、重塑老品牌、恢复老技艺、开发新产品”的思路,创响“土字号”“乡字号”特色产品品牌,积极组织名特优新农产品参加全国涉农展会,树立品牌形象,提升品牌知名度。扎实推进產业扶贫,强化科技支撑,做优做强蔬菜制种、高山蔬菜、烟草等行色农业,继续开展“百名农技人员包百村行动”,为贫困户提供技术服务,落实好各项产业扶贫政策,扶贫、扶智、扶志同步推进,促进建档立卡贫困户稳定增收。

四、坚持力量汇聚,推动人才振兴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支撑。要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畅通智力、技术、管理下乡通道,培育更多的新型职业农民。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创新培训机制,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壮大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优化农业从业者结构。积极推进新农民新技术创业创新,营造良好氛围,培育“头雁经济”。继续与中国农科院、中国农业大学、河南农业大学等农业科研院校合作,加大科技成果应用力度。扎实开展“百名科技人员包百村”科技服务行动,引进、示范、推广种养新技术、新品种,在田间地头进行推广应用。认真实施全国基层农技推广项目,遴选技术专家和技术人员,“一对一”上门技术服务,培育科技示范主体,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园,搭建孵化农村人才的有效载体。

五、坚持改革创新,推动活力振兴

改革是乡村振兴的法宝。能有效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成村(居)集体经济组织赋码登记工作。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盘活集体资产,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持续深化农地制度改革,落实三权分置,规范土地流转,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加大机械、植保等各类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扶持力度,加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监管指导,促其运行逐步规范,引导其与农户建立紧密的利益联接机制,推动小农户与大市场对接。新认定的市级示范合作社和家庭农场10家。

猜你喜欢
培育农业
数据分析挖掘在农业统计分析中的应用
张北“未来农业”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第十道 生相克
蟑螂
中国农业2017年与未来十年展望
流通领域重要农业产品价格(2016年10月)
农业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