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后作业设计的现状及对策

2019-09-10 07:22李肖锋
天津教育·下 2019年9期
关键词:语文课作业小学生

李肖锋

随着我国教育行业的不断发展,我国教育部门对于小学教育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作为一门关系到小学生未来的学习与发展的重要学科,小学语文对学生的语言能力以及语文素质进行的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课后作业设计的质量将会直接影响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同时也会影响到学生对语文进行实践的能力。因此,如何更好提升语文课后作业设计的质量,成为小学语文教师都在探索的一个问题。本文对小学语文课后作业设计的要求进行了简单分析,并结合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后作业设计的现状,对如何更好地開展语文课后作业设计提出了一些建议。

一、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后作业设计要求

作为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项环节,课后作业对于提升语文教学质量的帮助是非常大的。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进行,对于降低小学生学习负担、提升课堂效率以及培养小学生应用能力等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开展高年级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通过精心设计课后作业的形式,更好提升教学质量,并对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进行锻炼,为小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课后作业需要根据小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教学内容的特点进行设计。教师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需要更多考虑小学生自身的性格特点以及兴趣爱好,以此为基础来更好地安排课后作业,才可以更好地在帮助小学生巩固课堂知识的基础上,不断培养小学生自身的语文素养和应用能力,从而达到帮助小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

为了更好地发挥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后作业的作用,充分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教师在进行语文课后作业的设计过程中,应该重点从知识掌握、技能熟悉以及能力培养这三个方面对小学生进行锻炼,通过将课后作业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同时根据每个学生表现出来的优势和不足,针对性地为学生设计课后作业,以此对不同的学生进行培养和锻炼。在进行作业设计的过程中,教师还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年龄特点,避免出现课后作业千篇一律的效果。总结来讲,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的过程中,需要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为核心目标,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对学生学习热情进行培养的同时,更好地帮助其掌握语文知识。

二、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后作业设计的现状

(一)作业设计实践性有待提升

在我国的传统教育中,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以及课后作业通常都是为考试而准备的,这使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的过程中,很多时候都将课本知识点作为作业的中心,并通过单调重复的练习提升学生的熟练度。在这样的作业设计中,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过程通常较为枯燥乏味,同时也无法将课后作业与自身的日常生活进行较好结合,这使学生很难将学习的知识与实际生活进行联系,最终导致学生虽然考试成绩较好,但是实际应用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一直无法得到有效提升。

(二)作业设计层次感不够分明

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很多小学语文教师都对分层开展课堂教育的理念有了一定的理解,但是很少有教师将分层设计的方式应用在课后作业的设计上。这使大部分教师在进行语文课后作业的设计过程中,仍然采用一种设计对应所有学生的设计模式,并没有充分发挥出分层教学的优势。

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的过程中,由于学生自身基础以及理解能力的不同,使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也不尽相同,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在作业设计中不分层或者分层不合理的问题,非常不利于学生个性培养和长远发展。

(三)作业设计课内外经常脱节

在传统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的影响下,我国许多小学高年级的语文教师对课后作业设计的认识和重视度都处于严重不足的状态。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很难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掌握知识的情况进行全面了解,这使教师在进行课后作业设计的过程中,教师经常会单纯依靠某一本或者某几本辅导资料,让学生在单调的练习中逐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同时辅导资料与课堂教学的脱节情况,也会使学生练习的质量大打折扣,最终导致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的质量难以提高。

三、提高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后作业设计的对策

(一)设计积累应用型作业

在进行课后作业设计的过程中,积累应用型作业的核心在于作业的内容,通过这类作业的设计,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对语文知识进行积累,为学生的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单纯积累型的作业一直是教师应用最多的作业类型之一。通过设计积累应用型作业,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在积累语文知识的同时,对自身的应用能力进行锻炼,通过这样的形式不但可以更好地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同时也可以培养小学生灵活应用的能力,从而为小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教师在设计课后作业的过程中,在要求学生对文章进行背诵的同时,引导学生将课本中的知识与生活中的事物进行结合,以生活中的事物来对知识和经验进行积累,从而加深学生的印象。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大胆尝试一些未知的领域,并将自身的感悟记录下来,通过这样的作业形式,学生可以更好地将语文知识与生活实际进行联系,不但可以增强学生自信心,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因此,教师可以在设计作业的过程中,充分借鉴积累型作业和应用型作业的优势,以此更好地提升作业的有效性。

(二)设计应用文本再创型作业

文本再创型作业是新兴起的一种语文课后作业,在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后作业的设计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应用文本再创型作业,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对学生自主发挥能力进行锻炼。在学生进行文本再创的过程中,不但可以加深自己对课本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同时也可以掌握学习之中的重点和难点。从而达到提升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的目标。通过结合课外读物,可以扩展学生的个人兴趣爱好、知识储备,对中外文学、历史都可以了解到。

例如,教师在进行《只有一个地球》这一文章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对这篇文章进行再创作,让学生以地球的身份进行重写,或者仍以原文的角度进行仿写,通过这样的方式,对学生的改编能力进行培养,并更好地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将一些古诗词或者文言文改变成短文,通过这样的形式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并不断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设计布置课后体验式作业

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好奇心和行动力都十分强,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设计和布置课后体验式作业的效果是非常好的。通过体验式作业,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双眼和双手去真实的感知世界,同时结合课堂知识,让学生产生更加真切的感觉和记忆,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除此之外,体验式作业还可以很好地改变传统语文课后作业枯燥乏味的特点,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感觉到乐趣和成就感,以此更好地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和应用的兴趣。

例如:教师在进行《鹿和狼的故事》这一文章的教学之前,可以要求学生亲自去观察和了解鹿和狼,并将自己的感受记录下来。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利用书籍、电视以及网络等渠道来收集相关的知识和信息,从而让学生针对“为什么不能完全消灭狼?”这一问题发表自身的看法和见解。通过这样的形式,不但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对文章表达的思想有更加清晰和直观的认识,进而对语文教学的质量进行提升。

(四)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设计理念

在小学高年级的语文教学中,不仅需要课堂上教师的教育教学,而且还需要学生能够在课后的时间自主学习。由于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低,在课后的学习中无法自主学习,那么就需要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布置课后作业,而对于课后作业的布置,不是要求学生完成的数量,而最重要的是课后作业质量。那么就需要教师能够正确地引导学生,能够让学生对课后作业重新地理解与定义,对课后作业合理地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让学生在课后学习中,能够有强烈的学习学习欲望。

例如:对语文古诗《竹石》的教学,教师可以创设情境教学,让学生在课后学习中先对古诗《竹石》进行自主学习,然后在课堂的教学前,让学生自己对古诗《竹石》阐述自己的理解,并且能够阐述出古诗《竹石》具体表达的内容与作者表达的情感。

以这样的形式,能够引导学生,怎么积极地交流与讨论,并且教师对课后作业全面地创新与设计,能够调动学生课后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也是对课后作业创新设计的方式之一。最后,使学生能够学习到古诗《竹石》表达的含义与作者的情感,使学生能够其学习,學习竹石坚韧不拔、不畏磨难的精神,提升语文教学效率。

(五)具有目的性地合理设计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具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能够对学生的综合能力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样,对于课后作业的布置,还需要具有目的性地设计,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进创造性,能够按照教师所布置的作业内容,高效率地完成,使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例如:对《中华少年》的教学,在课堂上的教学完成后,教师及时地为学生进行课后作业的布置,而作业布置的形式与完成的形式都发生了变化,可以让学生自由地组队,能够对《中华少年》进行朗诵,为了能够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学生都会积极地进行组队,不断地对《中华少年》朗诵学习。那么在朗诵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会遇到一些生字、生词,为了小组的完成质量,学生会在课后的时间进行自我练习,把遇到的生词、生字自主学习,确保在组队朗诵的过程中能够自然朗诵全文,一方面,使学生加深了学习印象,能够积极地参与学习语文知识;另一方面,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协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只有学生充分地掌握了文章知识与内容,才能在组队朗诵的过程中不会出现差错,并得到教师与同学的夸赞,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逐渐地学生能够接受与热爱这课后作业。

(六)以日常生活为素材,注重课后作业设计的合理性

对小学语文知识的教学与学习,不单单是为了让学生掌握知识内容,更重要的是需要学生能够把学习与掌握的知识内容熟练对应用。那么就需要教师对课后作业合理地布置与设计,能够以学生的日常生活为素材,引导学生善于观察生活、发现生活,能够把生活遇到的问题,使课后作业与生活紧密地联系,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例如:对《山雨》的学习,文章主要描述的就是各景色,那么教师对课后作业的布置,就可以让学生针对文章的某段进行续写,也可以通过对文章的学习写读后感,根本作者的写作风格,能够把自己日常生活中的美景描述,让学生能够发现生活中的美。并且在写作时,学生可以充分地利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述出自己生活中的美丽景色,更是抒发了自己的生活情感。最后,是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朗读,并且教师会对优秀作品进行表扬,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而且还能够让学生熟练地掌握与应用语文知识,促进小学生健康成长。

四、结语

为了更好地提升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的质量,对课后作业设计进行不断完善是必不可少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需要不断尝试创新,在了解学生兴趣和特点的基础上,对作业进行设计,以此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知识掌握和应用能力,为学生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责任编辑  李 芳)

猜你喜欢
语文课作业小学生
语文课文
快来写作业
最快乐的一堂语文课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作业
我是小学生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
语文课代表的病假条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