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的徐工

2019-09-10 07:22陈振江
国企管理 2019年9期
关键词:徐工掘进机起重机

陈振江

徐工集团作为我国工程机械行业从战火中走过来的企业,创造了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公认的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主机产品线和关键零部件最齐全、创新能力最强、出口总量最大、国际化程度最高“六个之最”。进入21世纪以来,公司坚守主业,确立“珠峰登顶”目标,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业界奇迹,奋力打造中国工程机械世界级品牌。徐工集团董事长王民表示:“在激烈的竞爭中拼出一条路,徐工人就是要在世界工程机械的最高峰上拼出自己的位置。”

央视朝闻天下6月30日报道,徐工集团隧道掘进机助力“世界最难修铁路”——大瑞铁路,成功拿下“世界最难掘进隧道”!

报道称,6月26日上午11时10分,经过11年的艰难施工,有着“世界最难掘进隧道”“中国隧道施工地质博物馆”之称的大瑞铁路大柱山隧道平导顺利贯通,徐工隧道掘进机居功甚伟。

大瑞铁路因“沿线要穿过怒江、澜沧江等江河,穿过怒山、苍山等山脉”,而被誉为“世界最难修铁路”。目前正在施工的秀岭隧道全长17623米,属于特长铁路隧道。

该隧道从2008年开工以来,项目遇到掌子面小型溜坍143次、初支开裂变形60次、软岩大变形7次、大型坍方4次、突泥涌水3次,面临岩爆、岩溶、高地热、放射性等不良工程地质问题,隧道地质复杂,施工组织难度大、工期长,是大瑞线大保段关键控制性工程。

近日,又一台徐工XTR6/260隧道掘进机在大瑞铁路秀岭隧道施工地正式开工。这已是第三台徐工隧道掘进机助力大瑞铁路建设。

此工程项目“克服多种工程难题、创多项先进技术”,项目部为解决施工难题,引进了徐工XTR悬臂式隧道掘进机等新型设备。

徐工悬臂式隧道掘进机在秀岭隧道掘进过程中较普通钻爆法效率提升30%,在施工过程中面临着随时坍方突泥涌水的严重误工情况,而徐工隧道掘进机很好的对围岩持续开挖并将渣滓“一运转二运输”送出隧道,将传统的爆破、通风、出渣三道工序有机结合,大大降低了对围岩的搅动、有效防止了隧道的坍方、掌子面施工更加圆顺,为大瑞铁路秀岭隧道的如期贯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正式施工过程中,徐工XTR6/260掘进机施工进度每天都不低于5米,且没有出现任何故障。

项目部吴经理对徐工隧道掘进机的施工表现非常满意,“徐工优秀的产品加上完善的服务体系,是徐工掘进机成功的基础,希望中铁八局和徐工继续合作,在更多的隧道上推广机械化施工,提升施工安全和效率。”

徐工于2011年进军矿业机械,是业内唯一一家当年研发、试制、投产并顺利通过煤安认证、实现销售的企业。目前,徐工掘进机的行业地位提升至前2位,而其中的隧道掘进机始终保持行业第一,市场占有率超60%。

2014年6月,国内首台悬臂式隧道掘进机徐工XTR260研制成功,被认定为“2014年度中国工业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示范项目”,徐工XTR260有效提升了隧道施工质量和效益,促进国内隧道施工模式的转变,填补国内悬臂式隧道掘进机的空白。自面世以来,徐工悬臂式隧道掘进机作为绿色环保施工的典范,先后参加了四川、重庆、黑山、印度尼西亚、塔吉克斯坦等国家和地区的隧道施工建设。

一台起重机的使用寿命能有多长?这是不少初涉吊装行业的人最关注的一点。根据机械制造行业数据显示,根据工作级别和工作环境不同,起重机使用寿命也会有所差别,但一般都在10-15年之间。而徐工却是个例外,在同行业和客户间,它有着30年“用不毁”的美誉。

在今年徐工集团成立30周年之际,不少与企业同龄的老设备再次走进大众视野。用户的感言一次次触动着徐工人的神经,有用户称,“我退休了,它还在岗”,有用户称“刷过漆,换过部件,但核心的还是徐工造”,也有用户称“这台徐工QY25A即将退役,接棒的依旧是徐工牌”。

徐工集团成立于1989年3月,其前身是创建于1948年的徐州工程机械制造厂,历史可追溯到始建于1943年鲁南第八兵工厂。

在徐工人看来,30年“用不毁”的背后,不仅仅是双倍于此的时间接力,更是76年一以贯之的匠心传承。以“技术领先、用不毁”做成工艺品为座右铭,徐工坚持创新,锐意进取,闯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中国品格、中国气派的发展道路。

20世纪60年代起,徐工陆续接到多项上级委派的汽车起重机的研制任务,从Q51型5吨机械式汽车起重机到Q2-10型10吨液压汽车起重机,再到16吨液压汽车起重机,难题一项项攻克。

终于在1975年,8吨、16吨汽车起重机专用底盘试制成功,徐工攻下起重机自主制造的第一座堡垒,更是填补了我国不能生产中大吨位起重机专用底盘的空白。

1981年以后,徐工汽车起重机底盘形成了批量生产,解决了中大吨位起重机依赖进口底盘的被动局面。1980年开始,徐工改变小而全的生产方式,开始专业化生产,成为国家定点生产5-50吨液压汽车起重机,及其专用底盘和其它工程机械的专业厂。

提升改革“加速度”,徐工再一次刀刃向内。1989年7月28日,由徐州重型机械厂、徐州工程机械制造厂、徐州装载机厂和徐州工程机械研究所等“三厂一所”为核心,正式组建徐州工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为扭转长期以来技术更新换代缓慢、产品结构单一的困局,徐工确立“高端、高技术、高附加值”的发展战略,主攻大吨位起重机市场。

进入21世纪的前夕,此时的中国工程机械制造业虽已完成“自制”的跨越,但受制于国内产业供应链的短缺现实,“配套企业有什么我们就选装什么”,普遍缺乏定制理念。

而徐工引领行业的方程式,就是这一次次突破禁区,打破桎梏,破旧立新中不断求解。横空出世的K系列成为中国工程机械产业发展史上,第一款让配套企业做出重大产品改进的设备,引领了中国轮式起重机产品的技术革命、供应链模式革命。

攀登珠峰的路径越来越清晰,让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愈加亮丽。2013年,徐工提出做原创技术——构筑产品技术平台的发展思路。经过反复斟酌和百般尝试,2016年,徐工推出拥有15项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原创平台——G技术平台。

基于G平台,徐工起重机械相继推出一系列产品,在让徐工起重机具备真正问鼎国际高端市场实力的同时,又一次带动了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全面升级,实现了实质意义上技术领域的自主创新。

2018年8月17日,徐工第二台4000吨级履带起重机XGC88000销售签约仪式在徐工建机隆重举行,全球最大移动式起重机再次实现市场突破。它就是70层楼高,能吊起相当于2000辆汽车、90辆主战坦克重量的“世界第一吊”!

从第一台4000吨级履带起重机投入实际工程应用,到第二台4000吨级履带起重机完成签约,5年时间,成功实施1500吨以上吊装40余次,总起重量接近10万吨。

2013年,徐工4000吨级履带起重机横空出世,在烟台万华工业园完美首秀,创下3项国际首创技术及6项国际领先技术,拥有80多项国家专利,XGC88000还解决了行业一直未能攻破的技术难题,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变形功能,使中国可以比肩德国、美国,成为能够自主研发制造千噸级超级移动起重机的三个国家之一。

据介绍:“现场吊装的丙烯塔总重量达1680吨,在没有超大吨位起重机的情况下,需要将其一节一节分开吊装再逐层焊接,工期长达三个月,而且存在很高的安全风险。但徐工4000吨级履带起重机仅用5个小时就安全高效地完成了吊装任务,这其中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是巨大的。”

烟台首吊只是一个开端,仅一月之隔,XGC88000便转场宁夏,带载行驶,回转吊装,高54.4米、直径9.6米,2155吨重的神华宁煤400万吨/年煤炭间接液化项目费托合成反应器被稳稳安装就位,整个过程仅用2个半小时。

2014年11月12日,徐工建机大吨位调试场,第二台超大吨位XGC88000履带式起重机轻松举起长达60米的主臂,稳稳将4500吨调试砝码提了起来,在空中停留20分钟后,又精准放到指定位置,全过程安全、平稳、高效。

试验圆满成功,挑战极限之路却并未戛止,火力全开的XGC88000,又一路过关斩将,内蒙、江苏、广东、辽宁……南征北战,功勋满身,它掀起的震撼回声一直在工程机械行业之林回荡。

2017年,XGC88000登录央视“献礼十九大”特别节目《还看今朝·江苏篇》,也是其继《大国重器》后再次荣耀出镜。

2017年底,第二台XGC88000履带起重机不负所望,再次以“全球第一”之名,成就世界之最,在浙江舟山群岛同徐工明星产品XGC16000履带起重机密切配合,顺利完成目前全世界最大的乙烯裂解装置丙烯塔吊装工作。

在而后7个月的时间内,它又经历严寒、台风等考验,完成了项目内3次以上的转场分解组装,实施包括项目中最重、最高、最大的十余个重大装置的吊装,当之无愧演绎出强国利器的卓绝风采。

作为我国机械制造标杆企业,徐工集团近年来在起重机高端市场上斩获颇丰,离全球工程机械产业“顶级豪华俱乐部”的大门越来越近。2018年,徐工集团一跃跻身为全球第六大工程机械制造商。

产业“珠峰”的制高点。2018年7月12日,随着第5万台随车起重机下线,徐工集团迈出冲顶世界级的坚实一步。在起重机领域,徐工已实现连续13年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并出口40多个国家和地区;桥梁检测车、绝缘斗臂车等专用车填补国内市场空白。

据徐工集团底盘分厂厂长甘新廷介绍,所有零部件全部实现在线检测布局,每天可以生产三四个型号的十几种产品,生产效率提高80%,产品一次性合格率达99.6%。

“就是这条外观上并不特殊的生产线,创造了多个‘第一’‘之最’——产量全世界第一,出口量全世界第一,生产出1600吨汽车起重机底盘全球最大。”徐工集团起重机事业部副总经理单增海介绍说,在今年国际贸易形势紧张的情形下,这个车间一次出口260台起重机,创下世界纪录。

这只是整个生产链的一个环节。“技术领先,用不毁”,徐工坚持这一“金标准”,推进实施高端、高附加值、高可靠性、大吨位“三高一大”产品战略,产品吨位越来越大,质量越来越好。今年4月,被誉为“神州第一挖”的徐工700吨大型矿用挖掘机下线,力助中国成为全球第四个具备700吨级以上液压挖掘机研发制造能力的国家。类似的“大国重器”在徐工正越来越多。

在徐工集团董事长王民看来,这源于徐工对制造业的坚守。在徐工集团的三层体验厅里,记录了这家由军工转到地方的国有企业,一路攀升至全球第6位的奋斗历程。

“制造业是需要沉淀的行业,不是个“快餐店”。做工程机械是徐工定下的终身事业。”

这是王民的决心。前几年,面对房地产、资本市场异常火热的诱惑,徐工不为所动,始终把目光聚焦在制造业升级上。

在“徐工全球物联网统一平台”的超大显示屏上,一张巨大的世界地图上分布着众多闪光点。徐工集团信息化管理部副部长付思敏介绍说,每个闪光的点就代表着徐工售出的工程机械。

这是徐工自主研发的国内首个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平台Xrea,通过物联网平台连接设备,采集设备运行状态、工作效率、作业能耗、故障信息、零件寿命等关键信息,最终利用采集到的大数据,将产品的研发、制造、营销和售后全部管理起来。“目前入网设备46万台,年数据增长量1.1PB,数据可靠率高达99.99%。”

“一张网”,织出徐工集团的未来。一个更加宏大的“珠峰登顶”目标被提出——“徐工力争到2020年跻身全球前五,到2025年跻身全球前三,布局全球,攻占中高端市场,向‘世界之巅’更进一步。”

猜你喜欢
徐工掘进机起重机
徐工升级
掘进机用截止阀开度对管路流动性能的影响
巷道悬臂式掘进机控制平台研究
世界首台全断面硬岩竖井掘进机成功运用 首次实现井下无人掘进
起重机电气管理方案浅谈
象形起重机
中国首次承担制订起重机国际标准
全球最大盆座式起重机开工
徐工机械:自我淬炼无惧“高原”
凯雷收购徐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