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后期补施钾肥的效果探究

2019-09-10 07:22董兴梅
种子科技 2019年9期
关键词:钾肥效果

董兴梅

文章编号: 1005-2690(2019)09-0008-01       中图分类号: S562       文献标志码: B

摘   要:立足于棉花种植以及田间管理角度,分析了棉花生长后期补施钾肥的作用与效果,研究了提升种植户钾肥应用意识的方法。

关键词:棉花种植;钾肥;效果

目前我国棉花种植面积较广,可是产量并不高,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农户种植热情,不利于我国农业建设。因此,对棉花后期补施钾肥达到增产增收目的的效果研究有着鲜明的现实意义。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对棉花后期补施钾肥的效果研究采用试验方法进行,通过实际种植情况确定钾肥效果,具体可以总结为以下内容。

试验地:本次试验的土壤选择为棉花种植常见的“黏土”,此土壤为中等肥力,在种植过程中为保证试验质量,采用同期播种及滴灌方法进行处理。

试验材料:本次试验中,补施钾肥的种类为硫酸钾,化学式为K2SO4,K2O含量为33%,试验品种为种植应用较为广泛的冀棉958。

试验方法:为保证试验质量及结果具有代表性,将原有试验田分为两块进行分别处理,其目的是便于后期对比分析,两个试验田每个都会处理0.2 hm2。规定:一号试验田补施钾肥,二号试验田不补施钾肥。具体补施钾肥时间为8月中旬,补施钾肥的方法为随水滴灌溉,施肥量5 kg/667 m2,从施肥完成开始计时,于7 d之后进行调查。调查主要内容为两块试验棉花的生长状况,例如红叶病等病症发病率、果枝台数及无产量桃数。

2   结果分析

2.1   气候对作物病害的影响

在棉花种植过程中,红叶病是较为常见的一种病害。通常发生在棉花种植的后期,发病时,棉花枝叶变红并且干枯脱落,较为严重时,会导致棉花上部果枝掉落,对棉花产量的影响十分明显。通过对各类病害形成原因分析发现,造成棉花中后期发病率高的主要原因为气候条件,试验基地在8月份及9月份温度在25~35 ℃,这对于棉花生长十分不利。尤其是在棉花的花铃期,如果遇到以上天气,并且持续十几天,将会导致棉花内部生理平衡紊乱,进而导致叶片变红、干枯、脱落。

2.2   棉花后期补施钾肥的效果

在试验过程中,主要对棉花以下内容进行了检测,并且通过数据进行显示。一号试验田:检测一号试验田的红叶病发病概率为15.2%,黄萎病发病概率为30.3%,上部台果枝幼铃脱落率为20.5%,未产量桃树为1.3个,单铃平均重量为5.21 g,最终试验田产量为810 kg。二号试验田:二号试验田检测内容与一号检测田内容相同。其中,红叶病发病概率为30.3%,黄萎病发病概率为11.5%,上部台果枝幼铃脱落率为36.5%,未产量桃树为2.5个,单铃平均重量为5.05 g,最终试验田产量为765 kg。通常上述测试结果可以发现,一号试验田与二号试验田相比,红叶病发病概率较低,二者相差15.1%;黄萎病與红叶病发病概率情况相同,一号要低于二号,二者之间相差16.0%;除此之外,其他检测结果与上述情况相同,只不过一号田的单铃重以及产量要高于二号试验田。试验结果表明,在棉花生长后期补施钾肥可以提升棉花作物单体抗性,进而降低病害发生概率,除此之外,还可以提升单铃重量,帮助棉花正常吐絮、尽快成熟,对棉花种植增产有着重要作用。补施钾肥的效果并不会受外界自然环境影响,只要按照正常方法进行补施即可。

3   补施钾肥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

问题:在现实种植过程中,很多农户认为后期补施操作没有必要,并且钾肥价格较为昂贵,后期补施会造成生产投入增加。此外,很多农户种植面积较大,滴灌方法难以实现。

解决措施:①针对滴灌方法无法实现的问题,建议农户选择人工喷施的方法进行。喷施钾肥0.5 kg/667 m2,喷施浓度为2%左右,每7 d进行1次喷施,共喷3次即可。喷施需要在阴天或者是晴天4:00 PM之后进行,如果喷施4 h之内降雨,需要进行补喷。为保证肥料效果,建议将混合液喷施在叶片背部。②了解钾肥作用。增施钾肥,可以平衡土壤中氮、磷、钾比例,增强棉花生命的活性,增加棉花单株成桃数,明显提高铃重,改善品质,平均可增产籽棉25 kg/667 m2左右。同时,增施钾肥还可增强棉花对枯萎病的抵抗能力。只有农户真正知晓钾肥作用,明确用量与方法,才会主动进行钾肥补施。

综上所述,在棉花生长后期追加钾肥,可以提升棉花的抗病性能,进而提升产量。相关种植户应该从种植基础角度入手,通过学习钾肥作用以及用量等知识,提升经济收益,推动我国农业建设可持续发展。

(收稿日期:2019-07-26)

猜你喜欢
钾肥效果
如此外墙,防水还扛得住么?!
灵动耳环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没效果
中国钾肥价格为何能成为“世界洼地”
伪装效果
各种运动项目的锻炼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