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及质量管理的探讨

2019-09-10 07:22陈林张浩
智能建筑与工程机械 2019年8期
关键词:质量管理安全管理建筑工程

陈林 张浩

摘  要:装配式施工作为建筑领域新型施工模式的标志,是建筑行业发展的重点。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装配式建筑施工优势,其次分析装配式施工技术,最后提出装配式施工质量管理的优化措施。以期推广装配式建筑施工模式,强化质量管理手段,提高工程质量。

关键词:装配式施工;建筑工程;安全管理;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TU17;TU7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6903(2019)07-0000-00

0引言

建筑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构成部分,其与国家经济发展有直接关联。当前我国经济水平的提升,城镇化发展,使建筑行业迎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当前逐渐引入新施工技术和施工模式,提高了建筑施工效率,为建筑行业创造了更高的经济收入。装配式施工作为一种新型施工模式,其能够提前制作建筑部件,运输到现场装配,因此有效降低了建筑施工能耗,提高了施工效率。

1装配式建筑施工优势

装配式建筑施工有效节约了资源,为提高经济效益创造良好的条件。具体体现在预制构件直接降低了废品率,采取集中加工模式,对材料结构进行设计,减少混凝土、木材以及保温材料的应用。拆除建筑后可回收利用,从根本上提高资源重复利用率,缓解了环境污染等问题。集约化生产、标准化定制提高了现场施工效率,建筑主体施工可控制在1~2周内,显著缩短了工期。装配式施工减少了施工人员,提高了工程机械化水平,降低人力成本,有助于压缩施工成本,提高经济收益[1]。在传统施工中,粗放式施工管理,难免产生灰尘、建筑垃圾等,给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负面影响。装配式使用不需要大规模搅拌混凝土,减少了施工废料,降低施工噪声,具有良好的环保效益。对于建筑工程而言,工程质量始终是建筑施工的核心问题,工程质量代表着企业形象,影响着建筑工程经济发展,要善用管理手段加强质量管理,提高装配式施工安全质量水平,从而满足质量标准。

2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

装配式建筑施工具有突出优势,但仍然需要面临诸多问题。在装配式建筑预制时,要加强钢筋设计,保证位置和数量保持一致,施工期间保证精准对接,提高施工稳定性。固定构件时注意对管线排布管理,避免固定构件损害到管线和设备。一般情况下,根据设计图纸作业可有效避免问题的出现。装配式构件通过集约化生产,对尺寸要求高,施工期间要提高管理精度,保护构件完整性。吊装作业要保护好构件,避免发生磕碰损坏。另外装配式施工常需要运输安装大型构件,要求施工人员作业期间建立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做好安全防护。应用装配式建筑施工,建筑外挂板和内墙板均使用预制方式,并使用水平或竖向方式固定结合,内墙板和楼板的稳定性至关重要,可使用折叠或浇筑方式设计[2]。施工前需要提前做好准备工作,检查预制件是否达到质量标准,测量放线,对预制件安装位置准确标记,注意连接点和臨时保护。

装配式施工在我国仍然处于发展阶段,很多施工人员对于技术的了解程度不高,影响施工质量。建筑工程使用机械设备不够精确,造成墙板拼缝存在较大误差,构件固定效果不好,安装精度难以保障,影响安装施工精准度。另外预制构件运输期间,受到运输条件影响,导致运输至现场后,预制构件出现了损坏、断裂,影响安装准确性,造成施工进度延误。面对施工期间可能遇到的诸多问题,需要加强质量管理,提高施工质量水平,满足工程质量规范。

3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质量管理的优化措施

3.1人员管理

装配式建筑工程具有一定特殊性,对人员、设备等提出了较高要求。在准备阶段,建设方要提高招聘标准,尽量招聘具有专业素养和工作经验的作业人员,提前对施工人员展开安全质量教育,利用安全培训提高作业人员的综合素养,让全体施工人员建立质量意识和安全意识,对工作质量负责。重视对全体施工人员的培训,利用培训手段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责任意识,认真对待建筑施工,按质量要求完成工作。

3.2机械管理

施工使用的机械设备,应关注设备状态,加强对设备的管理和养护。根据施工计划针对机械配件的使用指定详细计划,分阶段进行采购。尤其是吊装类机械,其中起重高度和起重量应当满足墙板和起重锁重量和,工作半径满足吊装中心至墙板安装最远距离。由于预制剪力墙重量约为7 t,传统塔机起重量不足1 t,无法满足吊装需要。可选用起重量4 t的塔机,和两台起重量2.5 t塔机,工作作业,完成吊装任务。

为了有序展开施工任务,需要重视对预制件的安装,科学利用辅助工具,提高施工效率。如施工中常使用的护角,通过护角的应用,保护预制件运输使用期间的完整性,保障运输吊装的安全性。使用转角板L吊具,可提高安装转角板的效果,减少安装损坏率。吊装作业要采用先粗放再精调的作业技巧。操作人员确定构件位置后,对构件进行调整,安装墙板有重要作用,作业难度高,要求作业人员对预制件进行按规范调整,保证预制构件位置、垂直角度等指标满足质量要求。完成墙板吊装后,按照楼层控制线,能够确定墙体位置和垂直度,墙柱钢筋对准标高线。可使用撬棒推移墙体,用定位线标注构件位置,调整完墙体后,可使用斜撑杆微调处理。

3.3预制件管理

预制件进场后,根据质量合同,进行检查,保证预制件和合同要求的一致性。构件外形检查采取随机抽查,构件内部质量逐一检查。检查预制构件出厂合格证明、外形条件、构件强度、尺寸预留孔、接头钢筋等是否满足规范,发现问题构件要退回处理。一些对称的构件,在质量检查时注明正反,便于使用。预制构件要放置在专用堆放架上,方便于装配施工。预制件使用柔性垫片分离,达到保护作用。墙板类预制件可叠放,由于重量大,放在低处,保证堆放架稳定。楼板、梁柱等可叠放,注意堆放稳定性。如高低扣、墙转角等预制构件,较为脆弱,需要谨慎搬运,利用专用保护套加强构件保护。

3.4施工設计

施工前,设计人员要实地考察施工现场,充分掌握现场地理条件,对施工设计进行优化,减少作业现场和设计不相符等情况的发生机率,及时将施工设计发送给施工方。在图纸设计环节中,要加强质量管理,达到质量管理目标。施工设计要求各个参数表达清晰,数据准确,且与勘察设计结果相吻合。设计方案要和设计标准相统一,科学合理。施工设计要详细到各个环节和流程,指导施工人员按施工设计作业。设计部门完成设计后交给各个部门审阅,提出设计问题。项目管理部组织工程部、设计部和施工方召开会议,共同完善施工图纸[3]。再邀请监理方、施工方进行图纸会审,经过当地安监站和质检站的检查后,才能得到施工设计的最终版本。同时由于预制构件施工较为复杂,涉及诸多步骤,包括安装节点图、安装定位图等。为了提高预制构件施工,要强化构件图设计,需要在实际情况基础上,综合考虑水电暖等施工,保证施工作业的一体性,提高施工设计的合理性。经过图纸会审后,要由专业设计人员和技术人员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通过技术交底会议,保证全体施工人员准确掌握施工难点,看得懂施工图纸,按图纸进行施工。

3.5现场安全管理

运输预制构件时,要先整平运输道路,保证道路平整,避免运输过程中构件的损坏。运输车队要安排员工提前考察作业现场,规避事故高发路段,如陡坡、坑洼等,安排车辆有序入场。堆放场要加强防腐、防汛以及防爆管理,注意保证现场整洁,每周整理一次现场,对各个构件进行分类摆放。当天生产遗留下的废料,需要及时清除,分类放置避免互相摩擦,有效提高道路的运行效率。分类整理物品后,要标注清除物品数量,方便查找物品。施工人员每天清理堆放场,保证堆放场和作业现场的整洁。建筑施工存在诸多安全风险,需要在现场布置完善的安全警示标志,提高员工安全意识,结合安全培训,最大程度上控制施工风险。施工现场和社会道路连接位置,要设置警示标志,将起重机、车辆等设备原理出入口,并安装防光隔音装置,避免影响附近居民。施工期间注意洒水,避免大量扬尘。废弃料要按环保规范处理,严密储存粉末等材料,减少扬尘。

3.6严格执行施工规范

现场施工中,严格落实施工责任,加强质量管理,提高施工质量,利用现场管理制度约束员工施工行为,激发出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保证工程质量。在施工期间,要严格执行责任制度,项目部需细化施工责任,将责任落实到各个班组、各个施工人员身上,并签订责任书,以责任意识提高员工积极性,主动提高施工质量。施工同时安排质量监督人员,跟随施工展开质量监管,质检员随机抽查施工班组,发现质量问题现场处理,控制影响质量的因素。如检查构件安装质量,应当在完成预制构件后,测量各部分构件的尺寸,误差应当控制在规范范围内。梁柱构件应当抽查10%,数量不少于3个。墙板构件抽查3个以上,大型空间结构氛围左右检查面,抽查3面以上。对于吊装施工的检查,要重点检查吊装流程,提前做好吊装准备,使用垫片找平,矫正钢筋并测量定位。起吊预制桩,检查钢筋对空,划出定位线进行调整。安装斜支撑后检查位置,使用钢垫片进行调整。将斜支撑固定住,松钩,检查预制桩垂直度。将钩摘下后,进行堵缝灌浆处理。通过质量监管,对施工质量展开检查,有助于提高工程整体质量水平。

4结语

综上所述,装配式建筑施工具有突出优势,可有效节约施工成本,提高施工效率,缩短工期,扩大环保效益和经济效益。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加强安全质量管理还需要从人员管理、机械管理、预制件管理、施工设计、现场安全管理、施工规范几个方面展开。施工现场严格执行质量规范,要求施工人员深入学习技术标准,按时按质完成施工,提高施工效率,为建筑行业创造更高的收益。

参考文献

[1] 于潜.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门窗,2019(13):179.

[2] 程忠.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管理[J].建筑施工,2019,41(08):1580-1582.

[3] 张帆帆,房颖,温国锋.施工企业装配式建筑项目质量管理成熟度评价[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8,32(06):63-73.

收稿日期:2019-10-21

作者简介:陈林(1984—),男,江苏盱眙人,本科,中级工程师;研究方向:建筑管理。

Discussion on Construction Safety and Quality

Management of Prefabricated Buildings

CHEN Lin, ZHANG Hao

(Jiangsu Suzhong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Haian Jiangsu  226600)

Abstract: As the symbol of new construction mode in the construction field, assembly construction is the key point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first analyzes the advantages of assembly construction, then analyzes the assembly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nd finally puts forward the optimization measures of assembly construction quality management. In order to popularize the construction mode of assembly building, strengthen the means of quality management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project.

Keywords: assembly constructio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safety management; quality management

猜你喜欢
质量管理安全管理建筑工程
建筑工程中土建预结算方面常见问题的分析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高支模监测应用与研究
弱电智能化系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试论建筑工程预算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作用
基于项目管理的企业年度重点工作管理
入厂抽样检验规程的编制
浅谈在公路桥梁施工环节的质量管理及控制
论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
浅谈现代汽车检测技术与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