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园大班益智区材料投放现状及调整策略

2019-09-10 07:22朱红
山西教育·幼教 2019年8期
关键词:益智纸牌玩法

朱红

在江苏省“课程游戏化”建设项目深入推进的背景下,我园积极开展区域环境创设及材料投放等专题研讨活动。在研究过程中,对我园大班益智区材料投放进行了整体观察及客观诊断,对发现的问题,提出了调整策略,提升了我园大班益智区材料投放的整体水平。

现状一:重视认知,忽视情感

案例1.“登机”游戏的演变

大班下学期,教师在益智区提供了十以内分解组合的材料,每一张卡片上写着一道题目,反面则是答案,便于幼儿自我检验。幼儿没玩几次便对材料兴趣索然,很快这份材料就无人问津了。

后来,教师结合班级幼儿参观机场,模拟登机场景的活动经验,创设了“登机”的情境,将题卡设计成了一张张“登机牌”,“登机牌”上的座位号必须通过计算才能得出结果,同时在墙上张贴了一个大大的有着相对应数字座位号的机舱,将每个幼儿的照片贴在座位上,这样一来,大大增强了游戏的趣味性,幼儿在“登机”的情境中快乐主动地学习与巩固数学认知,既提高了游戏的参与度,又提升了材料投放的有效性。

再后来,教师和幼儿还共同商讨出各种“应时应景”的新主题,比如“寻找幸运乘客”,在部分登机牌上设计相应的题目,这样带有游戏性的“寻找”,为不同能力水平的幼儿提供了练习与发展的机会,材料变得更有层次。

案例2.“红包”游戏的进化

同样,在另一个班,我们看到教师提供了这样的材料,十以内的组成,幼儿在区域中貌似专注地操作着题卡,然而也是好景不长,很快就对这份材料失去了兴趣。

经过调整后,材料被赋予新的“生命”。教师引入当时正临近过年,幼儿有收到“红包”的生活经验,材料被设计成“红包”,一个“红包”上贴有一个数字,幼儿将“钱”装入红包中,凑满标注的那个数字,在享受“包红包”快乐的同时练习了数的组成。再后来,幼儿还研究出“派送红包”的新玩法,将包好的红包进行派送,每次区域游戏前都有部分幼儿自选分合式挂牌,而这些挂牌上空缺处的数字就是红包上的数字,幼儿包好红包后,在各个区域中寻找这些红包的“主人”,而收到红包的幼儿也会进行核对和检验,这样一来又生发了幼儿之间的互动与交往,促进了社会性的发展。

案例分析:

在案例1、2中可以看出,教师在最初材料投放中高度重视幼儿知识、认知经验的获得,却忽视了材料的趣味性和有效性,忽视了幼儿在游戏过程中情感的重要性:包括对材料本身的情感及对游戏情节的情感体验,导致投放的材料刻板、生硬、模式化,大大降低了幼儿的参与兴趣,幼儿无法在游戏中“全情投入”,使材料处于“虽有实无”的尴尬境地。

调整策略:导入情境,体验情感

在案例1、2中,教师通过适时地加入幼儿当前感兴趣的情境,使材料以游戏道具的身份得以重现,刻板、生硬、模式化的材料在幼儿感兴趣的情境中完美地转化为鲜活、趣味、生活化的材料,使材料不再是冰冷的物件,而是能满足幼儿内在情感需求的“生命体”,并且通过与幼儿探讨、商量的方式不断生成新的游戏情境,创新游戏内容与玩法,保持游戏及材料源源不断的生命力。同时,我们也看到,当材料融入情境中时,幼儿不再局限禁锢于单一的益智区中,他们主动走出区域,引发跨区交往,增加了发展幼儿社会性的可能性。

现状二:高结构性,缺乏变化

案例3.“月历”的巧妙运用

班级里有一面月历墙,通常这些月历都是以成品或教师自制成品的形式呈现出来,有的班级会利用月历墙渗透当月幼儿生日、星期几等认知点,幼儿通常的玩法是将当月生日的幼儿照片贴到相应的日期的格子内,一个月下来,教师会重新制作一张月历,如此往复,开始幼儿还有一点兴趣,但到后来,就成为一项任务要去完成,教师和幼儿觉得月历墙“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后来,经过调整,月历墙不再以固定的高结构的形式出现,而是只提供一块底板,其中的日期、星期等都由幼儿摆放,但一开始很多幼儿因为缺乏相关经验而无从下手。教师为幼儿提供学习支架,在上面的空格里先摆放几个日期,这样,幼儿可以进行推算与检验。再后来,大家觉得材料还是不够开放,因为在同一个月份中,幼儿摆出来结果是一样的,索性让幼儿自由摆放,然后提供近几年的月历图,幼儿可自由寻找对应。在这样富于变化的游戏中,幼儿乐此不疲地发现其中的规律与变化,建构着关于日期、星期、生日等认知经验。

案例4.“舒尔特方格”的启示

“舒尔特方格”游戏材料是在一张A4纸上有一个25宫格,25宫格中有随机写好的数字1-25,游戏玩法是幼儿将手中的1-25的数字卡放到相应数字的25宫格里,开始,幼儿对这份材料还有一定的兴趣,但一段时间下来,“方格”似乎并不受欢迎,被幼儿放在了架子的最下面,用幼儿的话来说:“这个不好玩,每次都排的是一样的,没意思。”

后来,经过调整,去掉原来的25宫格上的数字,提供多组数字卡片,并投放1-25的数字棋、计时器、记录单。幼儿在玩这份材料的时候,创新出一个小朋友先在方格里随机摆放数字卡,另一个小朋友再按照这些数字卡摆数字棋,如果在规定的时间内全部摆放正确,那么就在空白记录单上打勾来表示成功。过了一段时间,幼儿又想出多人玩这个游戏,开始利用计时器进行计时,比比谁的时间短,最后把计时器上的时间记录在记录单上,每周根据幼儿的记录单决出“周冠军”。

案例分析:

在案例3、4中, 材料一开始以高结构的形式呈现,游戏玩法較单一、固定,幼儿玩了几次就失去了兴趣,而且幼儿只会按照固定的玩法和规则进行游戏,没有创造性表现,很难引发他们对游戏的创新玩法。

调整策略:调整结构,拓展玩法

经过调整,材料以低结构的形式呈现,如在“月历”游戏中,幼儿自由按顺序摆放,找出自己摆放的是哪年哪月的月历远比固定的无法操作、无法变化的月历要来得生动、有趣、有意义得多。在“舒尔特方格”游戏中,幼儿出现了自由摆放底板上的数字、使用计时器来规定时间、用记录单来记录时间、评选周冠军等一系列创新的玩法,在游戏的过程中,幼儿不仅建构了认知,更学习在游戏中交往,低结构的材料换来的不仅是幼儿想象力的激发、思维逻辑性与创造性的发展,同时也增加了幼儿协商、竞争、合作等社会性行为的发生,促进其社会性的发展。

现状三:玩法局限,层次不足

案例5.纸牌游戏的升级

纸牌是大班益智区中出现率最高的材料之一,它虽然属于较低结构的材料之一,却仍固定于几类形式的玩法:一是比较大小,二是进行各种组合计算。但小小的纸牌上的信息是丰富的,为了开发纸牌的玩法与功能,根据纸牌随手可得、家家都有、人人都会的良好“群众基础”,教师发动幼儿、家长一起加入到“玩转纸牌”游戏中,通过集思广益,收集来自各个家庭的纸牌游戏,将每一种玩法制作成图文结合、简单易懂的玩法示意图,定期在区域中推陈出新,并且经过游戏现场对幼儿的观察及与幼儿的商讨,将这些游戏由容易到难进行归纳整理,不断进级升阶,多层次的设计满足了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需要,既使一部分幼儿在简单的低阶游戏中享受到成功的乐趣,又激发一部分幼儿不断挑战、向更高阶段进级的欲望。学期结束时,大家通过投票方式评选出最受欢迎的纸牌游戏。活动既拓展了纸牌的玩法,不断有新的游戏挑战吸引幼儿,又加入了与家长的互动,通过纸牌这一小小的媒介有效增进了亲子互动以及家园合作。

案例6.旋转地球仪

KK选择了最喜欢的益智区中的“旋转地球仪”(球状,里面有一小钢珠,可以沿着轨道上的数字有序的滚动)。他手捧“地球仪”旋转了半天,好不容易找到了钢珠的踪迹,但刚刚把钢珠移至起点就不小心滑落了。他没有放弃,重新开始,这次刚刚走到数字23,一个立体转弯又滑落了。只见他一会儿抓抓头发,一会儿嘟嘟嘴巴,使劲地摇了摇“地球仪”,在屡屡失败后,他放下了“地球仪”直奔“有趣的多米诺骨牌”去了。

游戏调整后,我们增设了“单人记录单”:第一次你挑战到了数字几?第二次……第三次……“双人记录单”:xx挑战到了数字几?xxx挑战到了数字几?原来略带难度且游戏方法单一的“地球仪”也变得越来越有挑战性,再加上合作与挑战,情节更丰富,符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

案例分析:

案例5中纸牌这一材料极具典型的代表性,它代表着广为人知、随处可见却形式和玩法比较固定、缺乏变化及层次的材料。而案例6中虽然是基于对某一幼儿个体观察后的调整,却也具有典型性,给我们提出这样的命题:单一的目标是否适合每个幼儿?是否适合同一幼儿的不同发展阶段?通常单人操作的材料是否可以改变成多人参与?

调整策略:集思广益,分层设计

正如以上两个案例中,无论是发动家庭加入到游戏的设计中来,还是对幼儿游戏现状观察分析上进行材料的调整,都基于拓展材料的多种玩法,丰富材料的价值,并从中遴选符合幼儿兴趣及发展需求的形式,设计多层次、多维度的玩法与规则,以满足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需要。

以上可以看出,尽管我们一再强调“幼儿是活动的主体”这一理念,可在实践中,教师还是不能完全摆脱大包大揽,或基于以往经验,或基于个人兴趣特长,创设环境,投放材料,因而幼兒在游戏中很难真正体验到“自由、自主、创造、愉悦”的游戏精神。特别在区域活动中,幼儿的个性化活动丰富,教师更应关注幼儿的兴趣所在,开放性地投放材料,将准备材料的自主权也交还给幼儿,同时作好观察与记录,积累幼儿与材料互动的素材,并通过交流、分享、协商、合作等多种手段,将幼儿投放的原始材料进行改良、调整,真正从材料投放的环节开始就做好幼儿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

猜你喜欢
益智纸牌玩法
纸牌塔的无限可能
鸡蛋托的创意玩法
益智主题乐园
立在纸牌上的水杯
益智大比拼
向时尚ICON借衣之“花”式新玩法
美剧台词秀——House of Cards 纸牌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