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积木游戏案例:大飞机

2019-09-10 07:22成莉程彦萍
山西教育·幼教 2019年8期
关键词:积木小班火车

成莉 程彦萍

一、活动背景

一直以来,积木都是幼儿喜闻乐见的游戏材料之一,积木区也是幼儿最喜欢光顾的游戏区之一。小班幼儿受生活经验和思维水平的限制,搭建兴趣不浓,搭建水平也比较低。一天,程老师给幼儿讲述了一个与交通工具有关的故事,幼儿突然对搭建火车和飞机很感兴趣,开始了自主的搭建游戏。在游戏过程中,他们显示出了小班幼儿搭建技能单一、爱模仿、注意力爱转移的年龄特点。在这个过程中,程老师并没有急于介入或直接告知,而是慢慢介入幼儿的游戏,默默支持他们的探索,培养幼儿观察、思考的习惯,引导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后成功地完成了一件规模庞大的搭建作品,丰富了幼儿各领域经验并促进了他们构建能力的发展。

二、活动内容与过程实录

镜头一:我要开火车

游戏过程:

在做计划的时候,强强说要建火车。建构活动开始了,强强用2倍单元积木依次联接建造了一列长长的“火车”,用两块大圆柱体积木架着一块4倍长积木做火车头,然后自己坐在火车上,把腿伸进火车头中“开火车”,嘴里还不停地喊着“呜呜开火车喽。”其他幼儿也纷纷模仿他,有的在他火车的后边架起座位“开火车”,有的则在他旁边也建造火车道和火车头“开火车”。

教师支持策略:

教师看到幼儿的游戏计划发生改变的情况,并没有立即干涉幼儿,而是继续观察,让幼儿开火车的兴趣得到发展。

镜头二 :我要搭飞机

游戏过程:

玩了一会儿开火车的游戏,强强和小朋友们的兴趣没有那么浓了。他们从火车上下来,在积木区中跑来跑去,把原来的火车也碰倒了,积木散落一地。这时程老师走过来,看到地上堆砌的积木说:“可以把不用的积木放回积木柜里吗?”强强说“有用的,我要用它们搭飞机。”他把这些火车头与车厢推到一边,说:“我要搭一个飞机。”说着在地上乱堆的积木中找到两块4倍积木搭建起來。鹏鹏和楠楠分别拿着两块4倍积木给他送过去……

教师支持策略:

当教师发现幼儿游离游戏状态需要介入的时候,并不强迫幼儿必须按原计划进行搭建游戏,而是询问他们是否还要继续游戏,若不游戏就将积木收拾起来。当教师提醒幼儿的时候,幼儿对积木的兴趣其实并没有完全消失,这个提醒事实上支持了幼儿开始思考是否要继续游戏,怎么继续的问题。而搭建活动的主题也很自然地从火车过渡到了飞机,幼儿又开始新的探索。

镜头三:怎么立不起来

游戏过程:强强试着把地上的4倍积木立起来,代表高高的飞机。但是问题也随之而来,这样的积木竖立起来并不稳固,总是不停地倒下,楠楠用手帮他扶着,但一松手又倒了。强强找来两块基础单元积木,一边一块将竖立的4倍积木夹住,虽然有进步,但似乎还不稳固。这时在旁边观看他们活动的程老师走到他们旁边问道:“你们为什么要让它竖立起来呢?”强强说:“我们在搭飞机,飞机飞得很高。”程老师用手扶着4倍积木说:“我帮忙扶着你们来搭,看看能不能稳住,你们继续夹住试试。”强强说:“好的。”于是拿了一块4倍积木立在旁边,楠楠又继续递过来一块基础单元积木夹在第二块4倍单元积木旁边……用几块积木夹住之后,“飞机”似乎稳固了一点,能够放开手。幼儿似乎悟出了什么,继续重复着“立起来”“夹住”的操作。

教师支持策略: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选择了幼儿最需要帮助的时机及时介入,但是如何介入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并没有以一个老师的身份直接告知幼儿应该怎么做,而是作为一个同伴参与了游戏,顺着幼儿的思路去帮他们“扶一扶”。当教师用手轻轻一扶的瞬间,幼儿理解了积木稳固的特点,需要有外力的挤压。因此,当幼儿遇到困难无法解决的时候,教师不一定需要语言,也许只用一个的简单手势进行暗示,就能给予幼儿启示。

镜头四:机头怎么办

游戏过程:

幼儿沉浸在让飞机立起来的欣喜中,继续搬运积木重复刚才的操作。教师观察到幼儿只注意到稳定4倍积木的下方,而没有注意到上方如果没有进行力的平衡的话,4倍积木始终是站不稳的。于是程老师问:“飞机的机身立起来了,机头怎么搭合适呢?”这时,楠楠拿了一块基础单元积木,小心地搭在两块4倍单元积木上,居然没有倒,而且两根4倍积木再也不来回摇晃了。幼儿像发现了秘密一样兴奋着、欢呼着,惊喜之余,东东拿来一个小圆柱体,立在单元积木上方,这样看起来,更有点“飞机头”的感觉了。鹏鹏说:“飞机头应该是尖尖的。”于是,东东和楠楠又拿来了一个小圆柱体积木和一个小三角积木,重新组合了一个飞机头的造型。

教师支持策略:

由于教师的前一次介入,幼儿知道了多一些积木夹住会更有利于立起来的部分稳固,并开始重复这样的操作。但没有继续深入思考。如果教师的支持就此停止,那么幼儿获得认知也仅限于此。但此时教师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启发幼儿思维,促使他们想象飞机的造型是什么?思考立柱上方的建构技巧与飞机稳固的关系。这个发现完全打开了幼儿的思维与想象空间,促使他们探索与创造立柱上方稳固的方法,研究机头的造型。

镜头五:飞机飞起来了

游戏过程:

似乎是受到了感染与启发,积木区里的幼儿全部都行动起来,他们很快将一条由4倍积木和基础单元积木相互间隔排列的序列排好了。楠楠小心翼翼地将另一根圆柱加到机头上方去,尝试着将一根小圆柱变成了两根,居然也没有倒,她显得更兴奋了,把所有的机头都做了改造。这时,东东看到每两块4倍积木之间会有一块空隙,就试着将一块2倍积木塞了进去,没想到居然正好。他看起来也很兴奋,就一块接着一块塞,其他小朋友看到也跟着塞……很快,飞机变得除了高度还有宽度,而由于东东发起的塞入2倍积木的行为,使竖立的4倍积木由原来两方受力变成了4方受力,飞机变得更稳固了……于是,在大家无声默契配合下,你一块,我一块,飞机的体积越变越大,结构也越来越复杂,到活动结束时,一架占据积木区三分之二场地的大型飞机居然搭建成功了。幼儿看着空地上偌大的“飞机”,脸上露出笑容,仿佛那一刻飞机真的“飞起来了”!

教师支持策略:

此时教师的支持策略就是及时撤出,有时候撤出也是一种支持。当幼儿已经被激发出探索的欲望时,教师的撤出更能给予幼儿自主探索的空间。幼儿具有巨大的学习潜力,无需教师直接教给他们,只要给予他们适当的支持,他们就会表现出令人意想不到的结果。

三、活动的特点及价值所在

(一)游戏特点

本游戏案例是一个关于小班幼儿的积木游戏案例,在小班幼儿自身搭建技能不强,游戏水平不高的前提下,教师的指导往往力不从心。但本次游戏案例却成功地实现了一次小班幼儿共同搭建大型作品的游戏体验,其中体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一是探索的空间大,在案例中教师充分尊重幼儿自主探索的需要,没有时时干预幼儿的游戏意愿与进行方式,比如当幼儿不想再搭建火车时并没有阻拦他们,当他们不能迅速找到支撑飞机的办法时也没有急于告知;二是教师的支持及时,教师虽然看似没有主导游戏的发展,但其实一直在观察幼儿的游戏行为,当他们准备放弃的时候能够及时提醒,无法解决问题的时候给予动作的暗示,当停留在瓶颈的时候进行问题的提升,有力地支持了幼儿的发展;三是幼儿体验多,整个游戏过程幼儿充分体验了自主探索,体验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数学、科学、艺术等各领域都进行了深度的学习。

(二)幼儿学习发展的价值

1.丰富了幼儿的数学经验

在这个游戏案例中,幼儿对长和宽已经有了初步的概念,火车是长长的,飞机是高高的。在游戏过程中,他们为了实现飞机高高的效果,努力选出最长的4倍积木,体验了对长度和高度的比较。同时他们发现将长长的积木立起来就变成了高高的,这是一次心理旋转的过程,实际也是一次对长度守恒概念的实践与体验。此外,在加固飞机的过程中,幼儿真实地感受到了不断加长与加大成比例的关系,也无意中创造了整齐有序的模式排列。这些游戏过程,真实地丰富了幼儿的数学经验,并支持了幼儿数学概念的发展。

2.发展了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

在这个游戏案例中,幼儿想将长长的4倍积木立起来,代表长长的飞机即将起飞,还想在细细高高的积木上方放置积木,代表高高在上的机头。这样的搭建活动对小班幼儿具有挑战性,站立不稳的积木会随时倒掉,如何保持平衡的问题支持着幼儿去尝试探索。他们试着将4倍积木两边各放一块2倍积木去加固,也试着通过增加积木数量增大夹着的力量,还小心翼翼地将积木放到4倍积木上面。这个过程中,幼儿获得了力的相互作用、重心等物理概念的初步體验,同时也发展了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思考、不断实践的科学探索能力,这些对幼儿的成长与发展都是极具价值的。

3.促进幼儿合作能力的发展

独自游戏和相互模仿是小班幼儿典型的年龄特点。在本游戏案例的开始部分,我们也能清晰地看到幼儿所表现出的这方面的特点。但是,当一个共同的任务出现时,幼儿默默地互相配合,共同合作,居然一起完成了一件非常复杂的大型作品,这个过程也是幼儿共同合作的一次难得体验。因此,本次游戏也对幼儿的合作能力有很好的发展。

(三)对教师支持策略的反思

一直以来教师在对于幼儿搭建游戏的介入与支持是非常纠结的,如果介入早就妨碍了幼儿自由游戏的发展,如果介入晚就无法促使幼儿原有水平的提高。同时介入的方式也很难把握,如果直接告知,就剥夺了幼儿主动探究的机会,如果始终不介入又不能推动幼儿建构游戏水平的提高。但是,在本次活动中我们看到教师非常自然而巧妙地化解了以上难题:教师在幼儿游戏兴趣正浓的时候选择了默默地观察,当幼儿出现偏离的时候,教师看似无意地轻轻提醒;当幼儿出现困难无法克服的时候,很自然地以一个游戏同伴的身份出现,提供支架;当幼儿出现重复性停滞的时候及时抛出新的问题;当幼儿已经被激发出探索欲望的时候,教师及时悄悄撤出……这一系列支持策略,支持了幼儿的学习与发展。

曾经有一句话叫做“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整个地球”。通过这个案例让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其实每位幼儿都是一个潜力无穷的宝库,我们成人根本不知道他们有多大的创造力。当我们充分相信幼儿,给予他们足够的条件,并在关键的时候给他们搭一个支架,加一把推力,他们就会迸发出无限的发展潜能。

专家点评:

本案例是一个小班幼儿在建构区进行积木游戏的案例。幼儿的建构主题来源于幼儿自己的计划“开火车”,当教师观察到幼儿兴趣转移到搭飞机上时,给予了幼儿充分的尊重。在搭飞机的过程中出现了怎样让4倍积木站稳的问题,教师采取了“扶一扶”的动作支持,随后及时提出了关于机头造型的关键问题,使幼儿开始思考使立柱稳固的搭建技巧,学习行为进一步深入,教师及时撤出。在案例中,教师采取了多种适宜的指导方式,从认真观察——尊重意愿——动作支持——提问引导——及时撤出。幼儿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获得了长与高关系的数学经验、平衡和稳定的物理经验、相互合作的社会经验,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实现了各领域经验的整合发展。(太原师范学院副教授 康建琴)

猜你喜欢
积木小班火车
堆积木
再去小班看看
小班教学 有效交流
小班定向式军事游戏的开展
火车
登上火车看书去
有趣的积木
玩积木
越来越快
粗和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