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对于老年急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比较

2019-09-10 01:09符敏
健康前沿 2019年9期
关键词:保守治疗手术治疗老年患者

符敏

摘要:目的:分析及对比对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实施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于2018年2月-2019年2月期间收治的60例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表法将其分为保守治疗的参照组及手术治疗的研究组,各30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与肠坏死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参照组的70.00%,而研究组患者肠坏死率为23.33%明显高于参照组的3.33%,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治疗在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中的应用具有疗效高优势,但肠坏死率高于保守治疗,因而临床需根据患者实际病情选择合理治疗方式。

关键词:老年患者;急性肠梗阻;保守治疗;手术治疗;肠坏死率

肠梗阻作为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外科疾病,主要指的是无法使肠内容物顺利向远端运行,进而出现的一系列生理病理变化。由于该病病因较为复杂,病程进展速度快,在临床诊疗上具有较高难度,容易出现漏诊及误诊[1]。加上老年患者容易合并多种并发症,因而会增加病情复杂程度,威胁到患者生命安全。通常临床上诊断老年急性肠梗阻以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为主,但均有其优势及缺陷。鉴于此,选取本院于2018年2月-2019年2月期间收治的60例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成两组后分别予以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与肠坏死率。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于2018年2月-2019年2月期间收治的60例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表法将其分為保守治疗的参照组及手术治疗的研究组,各30例。研究组,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60-87岁,平均年龄(71.45±6.05)岁;病程2-7d,平均病程(4.25±1.02)d;合并症:糖尿病11例,高血压19例。参照组,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61-86岁,平均年龄(72.36±5.87)岁;病程3-6d,平均病程(4.33±1.11)d;合并症:糖尿病13例,高血压17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2]:①所有患者均经X线、CT及B超确诊为急性肠梗阻;②年龄均在60岁以上;③出现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腹胀腹痛等,经查体显示存在腹肌紧张、腹部包块、腹部压痛、肠鸣音减弱甚至消失等;④患者及其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且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一般方法

参照组予以保守治疗,主要包括确定病因根据实际情况禁食禁水,进行胃肠减压,维持患者酸碱平衡与水电解质平衡。经胃管注入石蜡油,对患者予以抗生素抗感染治疗,同时进行肠外营养支持治疗[3]。研究组采用粘连松解术治疗,其中针对肠套叠患者实施复位术,肿瘤患者实施切除术,肠扭转患者实施复位术,腹部疝患者则实施修补术与减压术。需要注意的是,在关腹前需采用大量的温生理盐水灌洗腹腔,为其放置1-2根乳胶管后予以腹腔引流。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与肠坏死率。①显效:临床症状与体征完全消失,经检查无腹腔积液,恢复肠鸣音;②有效:临床症状与体征有所改善,且肠鸣音恢复,腹腔积液减少50%以上;③无效:临床症状与体征无任何改善,甚至恶化。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所得数据均经SPSS20.0软件予以统计学计算。计量指标以(%)形式展开,检验;计数指标以()形式展开,t值检验。P<0.05表明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

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参照组的70.0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比较两组患者肠坏死率

研究组患者肠坏死率为23.33%明显高于参照组的3.33%,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通常情况下由于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病情较为危急,若未予以及时有效诊断与治疗,则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4]。加上因大多老年患者合并如糖尿病、高血压等严重慢性疾病,因而加大了临床诊疗难度。现阶段,临床上针对急性肠梗阻以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为主,其中保守治疗是指对病因进行及时检查,禁食禁水,并尽可能地维持患者体内的水电解质与酸碱度平衡。同时针对因感染所致疾病予以抗生素治疗,身体虚弱者予以肠外营养支持[5]。而手术治疗则需针对患者病情予以治疗,其中因肠扭转、肠套叠所致疾病者予以复位手术,因肿瘤所致急性肠梗阻者则予以切除术,因腹部疝所致疾病者则予以减压术与修补。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参照组的70.00%,而研究组患者肠坏死率为23.33%明显高于参照组的3.33%,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针对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予以手术治疗具有较好疗效,但肠坏死率明显高于保守治疗。

综上所述,手术治疗在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中的应用具有疗效高优势,但肠坏死率高于保守治疗,因而临床需根据患者实际病情选择合理治疗方式。值得大量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赵青.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在老年急性肠梗阻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J/OL].中国民间疗法,2019(07):79-80.

[2]黑志刚.不同手术时机对急性肠梗阻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J].临床医学,2018,38(11):51-53.

[3]连鸿胜.老年性急性肠梗阻保守与手术治疗的效果[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28(20):107-108.

[4]佟鑫.不同手术时机对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患者疗效观察[J].锦州医科大学学报,2018,39(04):46-48.

[5]李维伟.老年急性肠梗阻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效果对比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45):50-53.

猜你喜欢
保守治疗手术治疗老年患者
中药汤剂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临床观察
肱骨骨折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的疗效对比
腰椎滑脱症的治疗进展
腹腔镜治疗老年胃十二指肠穿孔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甲状腺癌规范化治疗基础上的个体化处理
手术治疗高眼压状态下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