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中职学生管理工作

2019-09-10 07:22吕全喜
成长 2019年8期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学生管理意义

吕全喜

摘 要:现代素质教育理念的实施,对于中职院校课程教学而言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强中职学生管理,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化教学体系,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意识和创新潜能,有助于不断提升育人成效。本文首先探究了多元智能理论的内涵以及在中职学生管理中引入的意义,然后分析了目前中职学生管理工作开展现状,最后结合实际基于多元智能理论视角探究了加强中职学生管理的具体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中职;学生管理;多元智能理论;方法;意义;措施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实施,新时期国家对教育工程越来越重视。伴随招生规模的扩大,市场竞争对人才素质和能力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中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也面临严峻的形势。如何加强学生管理工作,给予学生更多的理解和尊重,并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视角进行教学模式探索,成为当前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点。多元智能理论突出人的主体性,注重 人的潜能的开发和培育,将其融入到中职学生管理工作中,可以更好地挖掘学生的潜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管理的人性化水平和科学化成效。当然多元智能理论和中职学生管理工作的融合还需要加强方法和模式的创新探究,这样才能提升管理成效。

1 多元智能理论内涵及在中职学生管理中引入的意义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是指在学生管理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多元化发展,突出学生的个性成长,以更加人性化的尊重人的理念和视角来育人,从而不断激发人的潜能,促进人的素质全面提升。多元智能理论注重个人潜能的激发,强调每个人都有自身的独特优势和潜能,也有弱项和不足,所以应当针对性科学育人,锻炼他们的品质,以此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身心素养全面提升。

近年来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规模不断扩大,一定程度上为提升国民整体素质提供了强大的平台支持。但是也可以看到中等职业院校的学生整体生源质量相对比较低,学生思想状况不稳定,心理素质相对较差,且文化基础等也比较薄弱,所以需要因材施教,才能更好地帮助他们建立学习自信,提升学习成效。在中职学生管理中通过引入多元智能理论,一方面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管理的科学性和人性化水平,通过在学生管理中融入多元智能理论,从开发人的潜能的角度来提高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促进师生互动,进而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不断激励自身成长。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指导班级管理工作持续创新,在班级管理中融入多元智能理论,更突出学生的主体思维,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并给予学生针对性的指导,引导他们发挥自己的专长和优势参与班级管理,促进全面发展。

2 中职学生管理工作开展现状分析

当前在中职学生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1.学生管理制度约束性不强。加强中职学生管理,需要有完善的班级管理制度来进行指导和规范学生的行为,但是目前中职院校学生班级管理制度内容不够全面,约束性不强,注重形式忽视内涵,没有结合中职学生的实际制定科学的班级管理制度,从而对学生正确地加以引导,与学生实际关联不紧密,不利于提升班级管理成效。

2.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积极性不够,评价模式比较单一。一方面中职院校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往往会存在抗拒心理,如果单纯地利用制度来约束其行为,容易导致他们无视,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加上学生本身面临较大的就业压力等,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不够,班级自主管理氛围不浓厚。另一方面现有的班级管理模式比较单一,对发现的问题教师往往会采用说教或者制度处罚的方式来进行惩罚,容易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甚至伤害他们的自尊,对于表现好的学生也没有形成相应的激励或者奖励机制,从而不利于促进学生个性成长。

3 加强中职学生管理中多元智能理论融入的具体对策

为了更好地在中职学生管理中渗透多元智能理论,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

1.注重日常管理制度建设中融入多元智能理论,构建完善的班级管理制度体系并严格落实。要优化班风建设,针对班级管理形成完善的制度体系,结合学生的实际以及学校要求等,在班级管理制度建设过程中融入多元智能理论,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学生个性的培育和潜能的开发,形成更为人性化的制度,从而提升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引导他们树立良好的成长观念,提升班级管理基础化水平。

2.加强多元化特色活动的设计与实践。围绕多元智能理论,从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视角加强班主任和其他任课教师之间的沟通,深入研究中职院校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基础以及成长经历、背景等,以此为基础创设多元化的特色型活动,全面激发学生的潜能,提升他们参与意识,进而获得更多的成长进步。比如可以定期开展主题班会,设置更多的班委职务,让有兴趣、有特长的学生全面参与到班级管理活动中来,创设丰富的班级管理氛围,通过设置读书角、构建文化墙等方式,将人性化理念渗透到班风建设和班级管理活动中,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和成长动能。此外还应当加强学生差异化管理,注重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和兴趣不同的学生为他们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设定不同的学习成长计划或目标,针对差生、中等生和优等生,通过互动交流、榜样引领等方式提升学生的学习成长自信,树立良好的心态。

3.加强学生评价体系的多元化构建。要避免单纯地以学生的成绩来衡量学生的综合素质,要对学生出现不良行为等因素进行分析,挖掘背后的根源。对于素质高、表现好的学生也要给予更多的激励,提高他们示范带头作用。同时要注重學生成绩管理、兴趣管理,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专长为班级管理工作积极献计献策,贡献力量,对学生的课堂表现、日常班级活动参与等情况进行全面评价,注重过程性引导和教育,从而更好地纠正他们的不良行为,促进个性成长的同时巩固核心竞争优势,为学生未来成长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石莉珠.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中职学前教育的设计与实践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7(05).

[2] 程香.基于多元智能观的中职学生班级管理[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0).

[3] 卢乐韫.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中职语文阅读教学优化设计[J],课程教育研究,2018(12).

[4] 朱东玲.基于多元智能观的中职学生班级管理[J],传播力研究,2019(01).

猜你喜欢
多元智能理论学生管理意义
有意义的一天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留学的意义
多元智能理论在新课改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四进”制度对班级管理的意义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高职项目教学分组学习探讨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网络化问题研究
多元智能理论应用于英语教学改革的探讨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