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微课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2019-09-10 07:22李涛冯晓利
成长 2019年8期
关键词:微课有效性课堂教学

李涛 冯晓利

摘 要:随着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的全面革新,互联网得到广泛的应用,人们的沟通和生活方式也迅速地发生变化。微博、微信、微电影等风靡整个社会。每个人的生活中都充满了“微时代”的印记,同时人们的学习方式也深受影响。微课正是这一影响的集中体现。通过对微课教学的优势进行分析,阐述微课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运用的方法,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微课;课堂教学;有效性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微课越来越多地出现在课堂中。同时课堂教学也随着社会需求,不断地发生变革,越来越强调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理解应用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不同方式方法来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其中微课运用于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方式和手段,因其不但能创造一种学习的氛围,还能在知识点的构建上让学生耳目一新。学生能够在其中体会声情并茂的场景,生动的图像和丰富的语言承载的信息,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并使学生获得自信心。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合理、科学、有效的应用微课教学,以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1 微课教学的价值意蕴

微课教学依托视频为载体,通过借助一定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实现对某个知识点、教学过程中的某个片段的深入解释,以便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任务。微课教学形式多样既可以是教师通过借助网络课程中的名师名家讲堂资源,也可以是教师个人阐述对某个知识点的讲授所录制的微视频,也包含着录制一些过程、场景教学案例活动形成的结论等。微课教学具有短小、快速、精辟、信息量大、传播面广、认可度高和互动性好等特点。符合青年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知识的传授规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有助于集中课堂教学主题,让课堂结构、思维更加合理,体现教学的“教”与“学”的双向反馈和师生关系的灵活互动,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凝练教学精华和突破教学重难点,是适应新时期教学要求的有效手段,具有在课堂教学、网络课程、育人实效和人才培养上重要的价值意蕴。

2 微课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2.1 聚焦预学习,明确教材内容

课程的预学习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通过预学习学生提前对教材的疑点和困惑会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将会在课堂教学中被吸引,激发学习动能,形成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实现教与学的良性循环。微课视频作为一种全新的、活泼的课程预学习方法,不失为一种生动活泼的新形式和新方法。在进行课堂学习前,教师可以利用一些微课视频,让学生对学习的主题有所了解,深化对课程知识的认识,对一些难点疑点的思考会更加到位,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尤其是抽象的问题,空间感要求高的知识点以及文化背景类的知识等。传统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无法满足教学的需求。微课的出现解决了这一难题,教师可以通过微课展现不同地域风土人情,知识构成网架,使图片与文字相融合。学生在观看微课的同时聆听讲解,并欣赏图片,犹如身临其境,为课程的学习做好良好的铺垫。此外,微课制作过程中还可以配合学生自主学习制作学习任务单,规范学生学习目标任务,通过较低层次的练习,启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构建起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联系,实现师生关系的灵活互动。

2.2 利用微课,突破疑难点

日常课堂教学中一些疑难点,如果完全按照常规的传统教学讲解,费时费力,虽然学生最后也能突破这些难点,但思维方式较为陈旧,学习动力、知识的吸引力都会受到一定影响。如果在疑难点的讲授中穿插微课教学,增强对知识点的感官感知,借助数字图表信息,摆脱消极应对,激发学习动能,增强学习效果,学生对知识重难点较易突破。除在讲授环节外,在测试环节也可利用微课的方式实现全程跟踪,全程监督,建立健全教学检查的反馈机制,让学生时刻感受到老师就在身边。一双期待的眼神在等待着你的成长和进步。对一些反复出现错误,进行巧妙构思,找准关键点,做到学习中的心中有数,在困难点上树立学习自信心,提升学习成就感。在知识梳理上构建科学合理的知识网构图,实现学初有思考,学中解困惑,学后有总结,一体化的学习。刷选甄别播放典型性的微课视频,通过视频使学生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狀态,第一时间从微课视频得到启迪,从而提升学习的兴趣;与此同时,在潜移默化中突破了教材的重难点。总之,微课为学生的学习发挥着“点石成金、精益求精、指点迷津”的作用。

2.3 利用微课,延伸课堂学习

课堂学习是学生学习的核心环节。微课在课堂教学的延伸上亦有重要作用,利用互联网,跨越课堂教学的时空,与老师对话交流,留言询问这些都是微课不断发展和课堂延伸的内在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利用微课教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激发了学习动力,实现学习效果。微课同时可以借助互联网、网络资源课程等平台对学生开放,学生通过学习对知识点的反复学习,对疑难点的思考,深化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使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延伸到学生的身边,实现教师讲授资源最大化。

3 微课在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首先,教师对微课要有选择性的加以设计利用,确保微课和课程内容相协调。微课在选题上追求“小而精,应用性强”,以典型化为着眼点。在针对性、典型性、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精心设计,聚焦学生的共同问题和核心知识,解决突出问题,以有效地解决教与学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除此之外,针对课堂中不同程度的学生,教师还要选择设计不同类型的微课,以便满足全体学生学习的需求。其次教师要更新观念做好角色转换。

其次,教师的角色在微课教学中要转变成导师,突出引导和自主学习,激发学习动能,提高课堂效率。发挥课堂效率的最大化功能,实现课堂时间的最优配置。在数字化学习中实现面对面的交流效果。微课在课堂中的使用是否有效,教师角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学生是否能够高效的学习取决于科学的设计,教师是组织者,控制者,参与者和评价者,也是研究者或调查者,教师的主要职责是设计引领课堂教学,使课堂教学活动进行的流畅有效。

最后,作为一种教学方式,不仅促进了高效的课堂教学,还推动了学生学习以兴趣为基础模式构建。但是,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微课教学实际应用受到多重冲击。创新微课应用以选择制作适合学生需要的微课和教学方法是一个新的课题。在课堂教学中采取正确适当的方法充分利用发挥微课的最大效果,让学生拥有学习和运用的环境,在轻松有趣的课堂上获得最大收益。

总之,微课应用于教学是信息技术不断发展,教学手段不断创新的结果。在课堂教学中,充分研发和运用微课进行教学,能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程度,高效汲取教材中的养分,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爱上学习。同时微课教学也是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它能优化课堂资源配置,使学生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转变学习方式,提升学习品质。微课使教学过程场景化、具象化,且趣味性强,学生在微课教学中可以拓展自己的思维,并创造性地开展各种学习活动,对实际动手能力和逻辑思考能力的培养都有所助益。

参考文献:

[1] 关中客. 微课程[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

[2] 徐翠锋,郭庆.论微课与传统教学的有效融合[J].教育教学研究,2014.

猜你喜欢
微课有效性课堂教学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