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化学传统课堂相结合的意义与改进研究

2019-09-10 07:22林飞
高考·上 2019年7期
关键词:化学高中化学传统

林飞

摘 要:本文立足于高中化学日常教学的真情实况,从“当前高中化学传统教学课堂现状”“信息技术与传统课堂结合教学的实践意义”“信息技术与传统课堂结合教学的改进之处”三个大方面出发,对信息技术与高中化学传统课堂的结合教学的意义及如何改进结合教学进行了探究和分析。

关键字:信息技术;高中化学;传统课堂;绿色化学;自主能力;沟通交流

随着信息技术手段的不断进步,其与高中化学传统课堂的融合程度也越来越深,因此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也一直在稳定提高。融合课堂教学模式较之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更加的多元化,也更加的高效化,信息技术手段在课堂上的应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化学知识教学中抽象、枯燥的现象,从而有效激发学生们学习欲望,让学生们对高中化学知识的学习充满了动力和精力。除此之外,信息技术与传统课堂融合教学的过程中在知识内容安排上也比以往更加丰富多彩,学生不仅能够从更多的角度理解化学课本上的基础知识,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的便利性及时接触一些化学学科前沿的顶端科学,保证了自身知识储备的不断更新与丰厚。尽管信息技术给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带来了众多好处,但是一些较为明显的效率问题也与之俱来,本文结合大量的实践教学经历,针对如何完善融合教学模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希望能够有效完善当前融合教学的不足。

一、当前高中化学传统教学课堂现状

首先,当前高中化学传统课堂很多时候依然是教师为课堂的主体,学生们在课堂上只能做一名倾听者,长此以往,学生将会逐步丧失积极学习的欲望,每日在课堂上只能被动的接受知识,同时教师检测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除了考试别无二法,所以学生与教师之间很难形成有效的互动教学,而这也是为什么学生化学成绩一直不理想的根本原因之一。

其次,当前高中化学传统课堂仍是以板书为主,除了教师长期使用粉笔会对自身造成伤害之外,其课堂效率也一直得不到科学合理的提升。课堂上的大部分时间都被教师占据用来板书内容,学生在此时只能等待教师完成,学生也因此没有多余的课堂时间在教师的帮助下来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同时很多教师为了追赶教学进度忽略了一些学习能力较差学生的学习体验,从而导致学生容易产生严重的偏科现象甚至会对教师产生抵触情绪。

还有,当前高中化学传统课堂的知识来源较为稀缺,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很多时候只能按着课本照本宣科来讲,没有丝毫的创新,学生也很容易对这种周而复始的教学模式及内容产生厌烦的感觉,导致在课堂上提不起学习兴趣。而且现阶段高考注重对学生知识延伸学习和综合能力的考察,这种缺乏新知识补充的化学课堂注定满足不了当前阶段高中学生学习的需求,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教师及时合理的在授课过程中添加学生喜闻乐见的知识内容,从而确保学生化学成绩的稳定进步。

二、信息技术与传统课堂结合教学的实践意义

(一)借助多媒体教学,提升课堂氛围和效率

高中化学传统课堂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教学体现之一就是多媒体技术等辅助教学设备的应用,其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课堂的学习氛围和教学效率。高中化学知识很多时候表现为枯燥、复杂、抽象,这就造成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对问题不理解的现象,久而久之就会对化学学科的学习产生厌烦感,这时就需要教师借助多媒体技术的手段来将知识变得趣味化、简单化、直观化,让学生有兴趣去掌握化学理论概念,有动力去探究知识中的重难点,从而切实提高课堂的学习氛围和效率。

例如,任课教师在教学“焰色反应”这部分知识时,就可以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进而充分提高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学习欲望和效率。首先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2008年奥运会的焰火表演的视频,让学生处于视频中热烈的氛围当中,同时在这时教师就可以向学生们提出一个问题“这些美丽的烟花是如何产生的呢?”让学生们在兴趣高昂的状态下对问题加以深思。除此之外,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一些焰色反应的视频,让学生感受化学的神奇之处,加强对高中化学知识的学习欲望,进而教师可以结合这些视频向学生阐述焰色反应的相关概念,帮助学生快速、高效、准确掌握这部分知识。

(二)开展线上实验教学,践行绿色化学观念

高中化学是一门依托于科学实验的学科,但是实验的过程中往往会产生一些对环境有着严重危害的物质,因此有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线上教学,既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可以将实验产生的污染降到最低,充分践行绿色化学的理念。除此之外,很多学校由于化学实验设备的限制,一些本该让学生亲手操作的实验都采用了口述教学的方式,这就大大降到了学生的体验感,导致了学生很难养成科学实验的严谨态度等等。线上实验教学就可以针对这些情况加以改善,让学生参与整个实验的设计、完成、总结等步骤,从而加深对化学知识学习的兴趣。

例如,任课教师在完成“浓硫酸的性质”的教学时,通常需要进行一些演示实验来加深学生们的知识印象,如浓硫酸使胆矾脱水、浓硫酸使蔗糖碳化的实验等等,然而浓硫酸是具有极强的腐蚀性的,如果学生操作不当很容易产生身体上的伤害,同时对实验后的废液处理也是一项较为复杂的问题。針对以上情况,教师就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开展线上实验,让学生以观看并回答教师提问的方式参与到实验的完成过程中,从而既可以加深学生对实验的印象,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也可以有效避免实验可能带来的种种不良后果,完美符合了绿色化学的理念。

(三)融合微课视频教学,拓充课堂知识内容

微课视频是一种新型的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其表现为视频内容包含广、时间短等特点,进而一方面拓充了课堂教学的知识内容,另一方面也促进了教学效率的提高。微课视频大多是由一线教师团队所制作的,他们的一些较为新颖且实用的教学手段会在微课视频中有所体现,这样一来在传统课堂上开展微课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接受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其对教师的教学水平的提高也是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的,可谓是一举两得。

例如,任课教师在教学“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这一大章节的时候,就可以在课堂上融合微课视频教学,进而让课堂内容能够更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们生活在宏观世界,因此在学习这些陌生的微观世界的知识时可能会存在一些困难,如知识内容太过于抽象、知识学习需要在现实与虚拟之间来回切换等等,很多时候教师单一化的教学模式不能够及时点醒学生,进而就需要结合微课视频教学,让学生从其他教师的教学角度去对知识进行理解,同时也能够为教师在课堂上补充更多关于微观世界的知识内容,让教师的授课更加顺畅,也确保了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在高中化学课堂上学有所得。

(四)打造探究学习课堂,培养学生自主能力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打造高中化学探究学习课堂是一种提高学习效果的有效手段,学生通过学习方法的掌握可以对知识进行探究学习,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自主能力也会得以有效的养成。高中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时候不能再过度依赖教师的传授,要善于养成对知识有着探究学习的习惯,进而在教师讲述课本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学生自身能够利用自学能力对相关知识网络的构建加以完善,最终实现对化学知识的深层次掌握和理解。

例如,任课教师在教学“化学科学与人类文明”的相关知识时,就可以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让学生去切身感受化学知识带给自己的生活便利之处。高中化学知识本身就与现实生活具有着密切的联系,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清楚的认知到这一点,从而在探究的过程中也就可以更加的轻松,如现在的生活经常会提到“节能减排”一词,这其中汽车尾气的排放就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学生们通过探究学习可以得知尾气的主要成分有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二氧化硫、铅以及一些颗粒物等等,而这些便是汽油、柴油等与氧气燃烧不充分的原因,因此学生就可以从这个角度出发结合自身所学的高中化学知识对这些问题加以探究并尝试解决,最终既可以加强自身对化学知识的掌握,也可以为保护环境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三、信息技术与传统课堂结合教学的改进之处

(一)减少依赖,增加沟通交流环节

一部分高中化学教师由于信息技术的出现,对多媒体课件教学产生了依赖心理,成为了课堂上继学生之后的“低头族”,在课上严重忽略了与学生们的互动教学,一直处于低头念课件的状态,进而逐渐失去了一名教师最基本的教学本领。针对这些情况,首先教师可以定期参加学校组织的教师培训,加强自身教学水平的提升,在熟练使用信息技术教学辅助设备的基础上,自身的教学观念以及手段也要逐步改进。其次,教师要能够在课堂上抬起头来,一方面可以结合学生的学习水平来教学,另一方面也要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进度,进而确保学生对知识的有效掌握。最后,教师要善于在课堂上和学生们沟通交流,去掌握学生的学习需求,去了解学生们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从而针对学生普遍出现的问题或者存在的疑惑进行重复的讲解,让学生能够对知识全面吸收。

(二)避免形式,切实提高备课质量

多媒体信息技术教学手段的出现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很多教师也因此产生了一些较为不切实际的念头,如在制作多媒体课件的过程中过于注重形式的存在,表面看起来课件制作的非常精美,然而其极度缺乏了实质的教学内容,因此就需要教师在备课质量这方面及时的提起注意。教师要知晓五花八门的課件除了带给学生感官上的刺激之外,也会极大程度上的分散学生们的注意力,这就很容易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难分清哪部分知识是重难点,因而对知识的整体印象就会很差。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就要讲究课件的实用性,一些需要重点关注的知识对象要在课件中进行明显标注,进而有利于学生区分,还有值得教师注意的是可以在课件中合理添加一些与课本相关的课外知识,帮助学生丰富知识的储备。

(三)精准定位,细化知识增加印象

很多高中化学教师本身是具有极强的专业教学能力的,但是信息技术手段在课堂上的应用,让教师变得习惯参考一些网络上的资料,从而在教学的过程中缺乏了一些自己关于知识的见解。教师作为一线教育的工作者,对学生们的了解也是最深的,因此只要在平时加强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的关注,就可以对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精准定位,从而可以在课堂授课的过程中将知识点细化,让学生们对知识的印象更加深刻。与此同时,教师也要助力于学生化学思维的养成,要逐渐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而不是借助信息技术的手段对学生进行“填鸭式”的教学,教师要善于在课堂上和学生一起咀嚼化学知识的营养,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对知识掌握效率的提高。

综合上述,信息技术与高中化学传统课堂的融合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最终高中化学课堂的授课效率以及质量也得到了明显的加强。从教师方面来说,融合教学模式的实施就意味着对传统教学模式中一些不足之处的舍弃,因此就需要教师逐步掌握更多的教学手段和积极升华自身的教学观念,要熟悉多媒体技术等教学辅助设备的使用等等。从学生方面来说,要更加珍惜课堂学习的时间,积极吸收课堂知识的营养,加强学习方法的掌握以及学习能力的培养,最终学有所成承担起回报社会的重任。

参考文献

[1]曾蓉.信息技术与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融合的研究[J].广西教育,2016(34):26-28.

[2]陈良慧.高中化学中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的实践探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6(3):29-29.

[3]徐险峰.浅析信息技术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2017(018):44-45.

[4]潘洪生.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引入绿色化学理念的实践分析[J].新课程(中学版),2017(012):186-188.

猜你喜欢
化学高中化学传统
高中化学解题技巧分析
基于“336”模式构建高中化学智慧课堂的实践研究
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初探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少年力斗传统
奇妙的化学
拾级而上 顺流而下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