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

2019-09-10 07:22马石保
高考·上 2019年7期
关键词:传统文化高中语文教学

马石保

摘 要:在学校教育的背景下,传统文化的传播与渗透往往集中在语文教学的课堂,而随着学生认知水平与身心发展的进一步完善,对于高中阶段的语文教育来说,其语文教育的目的就不仅仅是为了向学生讲解语文的知识与课文的内容,企业深层次的教育教学目标是通过语文知识的讲解与阐述向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与发扬。在新课标的要求下高中语文课堂要达到利用语文教学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并达到陶冶学生情操以及提高道德修养的最终目的。

关键词:高中语文;传统文化;教学

引言:对于高中学生来说,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不仅仅是从语文知识中了解并且理解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更是要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吸取养分并加以自己的认知与理解从而使得传统文化成为高中生卓越成长的土壤,从而通过语文知识的学习,不断加深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与理解并在实际生活中加以实现,最终形成自己的道德品质与思想意识。因此对于高中语文教育来说,尤其是在对文言文知识的理解与教育上,其教育任务不仅仅是学生熟练掌握语文知识,并能在语文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需要通过高中的语文教育使青少年专业群体在得到良好教育的同时形成优良的社会品质从而促进时代的进步与发展。

一、高中语文教学渗透传统文化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笔者对于高中语文课堂的教学情况与教学内容进行研究与分析可以发现,首先高中语文教师都是根据课本的教材内容进行知识的讲解,而对于教材内容背后所暗含的传统文化,教师一般在课堂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上都不会有相关的准备与实践,也因此学生在语文知识的学习中,也仅仅只能通过课堂学习到语文的理论化知识与文本内容的分析与理解方法。高中语文由于面临高考的压力多数的学生在进行语文学习时较为功利化,而老师对于语文知识的讲解也是如此,重视知识的讲解忽视内涵的培养,重视技巧的训练忽视文化的传承等都是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课堂进行渗透所面对的实际问题。

其次,语文作为一个重理解、重思维养成的学科,但是在实际的语文教学环境中并没有培养学生相应的语文思维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对传统知识的吸收与接纳多是通过古诗词与文言文的学习,而在实际的学生学习这一部分内容,使其采用的方法主并不是依靠自身对于内容的理解与感知,而是依靠其他的教学工具如资料书,讲解大全等辅助工具,这种错误学习方法的使用,使得学生在语文知识的学习中往往只能学习到解题的方法与技巧,并不能感知到其中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自然也就谈不上对学生通过语文课堂进行文化的渗透。

二、高中语文课堂渗透传统文化的策略

高中语文课堂上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是贯穿在语文教学中长期的教学方向与教学目标,而面对当前高中语文传统文化渗透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

(一)教师教学理念的革新

高中语文课堂的教学工作是以目标为导向的实践活动,因此语文教师的教学理念可以直接影响到传统文化在语文课堂中的渗透程度与渗透广度。为了促进传统文化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渗透,教师首先要改变自身的教育观念,明确高中语文课堂的教学目标应该含有传统文化的渗透并在教育培养过程依托教材内容进行传统文化的挖掘与设计,从而在语文课堂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具体的教学内容,向学生有针对性的渗透某一方面的传统文化。

(二)教师文化底蕴的增加

而对于教师教学理念的革新来说,不能光从思想上认识到高中语文课堂中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为了向学生更加准确以及更加深入的进行传统文化的深入,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专业素养的培养提高其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与理解程度,重视其传统文化学习的深度与广度,除了要对教材文本知识之内的传统文化进行全面深入分析与了解,而对于课本之外的传统文化教师也要进行相应的学习与基础的涉猎,在加强其对传统文化的感知与理解能力的同时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将自己的内在的传统文化素养发挥出来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与培养。

(三)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高中的语文教材所选用的古文知识不仅富含深刻的传统文化内涵而且其包含的语文知识也更为深入且全面。对于高中的语文课堂来说,学生的认知水平的较为成熟,在当今平等的课堂构建的新课标要求下,教师的专业素养也应该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从而在与学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通过语文课堂向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传统文化渗透利用道德高中语文教材内容主要是文言文与古诗词,而在高中文言文的教学中,通常整个篇章的文言文中会暗含许多的传统文化知识,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备课与知识讲解的过程中,要重视对于学生知识的扩展以及自身知識储备的提高。

以《荆轲刺秦王》的白衣冠为例,其衣着的颜色与方式的处理都体现出中国传统社会的特色,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应重视每一个传统文化的细节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在课堂上加以讨论与分析,从而在课堂知识的讲解中通过简单的一两个词语或者教材知识中的小细节来探究传统文化中深刻的文化内涵。

三、结束语

高中语文课堂进行传统文化渗透的最终目的是践行新课标改革中培养学生全面素养的要求,高中语文课堂的知识体系与结构内容本身就是在继承传统文化,因此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课堂中的渗透,教师要着重发掘教材文本内容的传统文化内涵,并通过其教学理念的革新使其在教学中重视传统文化的渗透与培养,最后通过教师个人知识储备的不断扩大与教学能力的不断提高从而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以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并形成良好的个人品质。

参考文献

[1]李玫莉.高中语文传统文化教学实践研究[J].语文天地(高中版),2015,000(005):84-84,85.

[2]姜宏.浅谈在高中语文课程中如何渗透传统文化[J].语文课内外,2019,000(001):313.

猜你喜欢
传统文化高中语文教学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