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肉植物在福州地区的引种栽培试验

2019-09-10 07:22秦建彬江昊陈伟
福建农业科技 2019年7期
关键词:引种福州

秦建彬 江昊 陈伟

摘 要:引进7个科59个多肉品种在福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的温室大棚中进行栽培,观察并记载各品种的成活率、栽培特性及适应性。结果表明:有37个品种的成活率达到了80%以上,占比62.7%;只有2个品种的成活率在60%以下;福州夏季高温高湿气候条件是导致多肉植物死亡的主要原因,应根据不同品种的生长特性,进行水分、温度和光照的控制,降低其死亡率。从整体的适应性分析,仙人掌科和独尾草科多肉植物在福州地区种植表现较好,景天科多肉植物表现较差。

关键词:多肉植物;引种;栽培适应性;福州

DOI: 10.13651/j.cnki.fjnykj.2019.07.003

Experiment in Introduction and Cultivation of Succulents in Fuzhou Area

QIN Jianbin, JIANG Hao, CHEN Wei

(Fuzhou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Fuzhou, Fujian 350019, China)

Abstract: 59 varieties of succulents belonging to 7 families were introduced and cultivated in the greenhouse of Fuzhou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to observe and record the survival rate, cultiv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adaptability of each variet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urvival rate of 37 varieties reached more than 80%, accounting for 62.7%, while the survival rate of only 2 varieties was below 60%. The high temperature and high humidity in summer in Fuzhou were the main cause of plant death. Water, temperature and light should be controlled according to the growth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varieties, thus to reduce their death rate. According to the overall adaptability analysis, the plants of Cactaceae and Asphodelaceae showed better performance in Fuzhou Area, while those of Crassulaceae showed worse performance.

Key words: Succulents; Introduction; Cultivate Adaptation; Fuzhou

多肉植物又名多漿植物,原产于墨西哥半沙漠地带,有景天科、番杏科、大戟科、萝藦科、独尾草科、菊科等十几个科,多达上万种,茎叶储水能力强,具有耐旱、耐贫瘠、抗逆性强等特点[1-2]。近年来,多肉植物爱好者群体日益壮大,养多肉已逐步成为一种时尚爱好,国内各地对多肉植物的引种筛选及应用等方面已经进行了一些研究。如张乔松等[3]通过在天台引种栽培绿景天,开发出适合天台绿化的绿景天材料;金立敏等[4]研究发现胭脂红景天适合在苏州地区露地栽培;黄卫昌等[5]筛选出适宜上海地区屋顶绿化的多肉植物佛甲草和凹叶景天;陈艺荃[6]以景天科拟石莲花属多肉植物为研究对象,筛选出了10个适宜福州地区栽培的品种;王丽花等[7]在昆明地区引种栽培了8个属25种景天科多肉植物,研究后得出拟石莲花属和厚叶草属的大部分品种可用于昆明地区城市绿化。

福州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阳光充足,雨量充沛,霜少无雪,夏长冬短;年平均日照数为1700~1980 h,年平均降水量为900~2100 mm,年平均气温为20~25℃,相对湿度约77%。本研究立足于福州地区的实际情况,通过引种栽培7个科59个多肉品种,观察记录其成活率、栽培特性及适应性,筛选出适合福州本地栽培的优良品种,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引种的59个多肉植物品种来源于全国各地(表1),分属于7个科,其中仙人掌科8个,番杏科4个,萝藦科2个,大戟科和薯蓣科各1个,景天科23个,独尾草科20个,每个品种至少20株。将新购买的植株拆箱检验,合格苗按规格大小栽于合适的花盆中,栽培基质为70%颗粒和30%泥炭土的混合营养土,定植后3 d浇水浇透,放置于福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的温室大棚中。

1.2 试验设计与方法

根据不同品种对光照条件的需求,夏季在棚顶加盖1~2层30%的遮阳网,冬季盖1层或者不盖。用牙签插土法控制浇水时间和浇水量。

(1)生长特性观察及指标测定:引种6个月后,观察多肉植物生长情况,记录成活率、长势和繁殖方式,抗病虫害情况。

(2)适应性评价:经过栽培观察后,筛选出26个观赏价值较高的品种进行适应性评价,按照各植株在夏季和冬季的表现将评级指标分为三级,I级:植株越夏越冬容易,叶色一致不变色,正常生长,株型美观,能够正常开花;Ⅱ级:植株越夏越冬一般,叶色有部分变色,对生长有一定影响,株型比较正常;Ⅲ级:植株越夏越冬困难,部分落叶或枯萎,株型差,甚至死亡。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品种多肉植物在福州地区引种栽培情况

从表1可以看出,大部分多肉品种在福州地区能够正常成活,59个品种中有37个品种的成活率高于80%,占比62.7%,其中成活率100%的有15个品种,主要是仙人掌科和独尾草科植株;成活率60%以下的只有景天科的蛛丝卷绢和熊童子2个品种。仙人掌科8个品种中除帝冠成活率为90.0%,其余均为100.0%,且生长良好,全部植株都能正常开花;番杏科的4个品种全部成活,成活率最高的是生石花(76.0%),最低的是鹿角海棠(63.3%),存活的植株都能正常开花;萝藦科的2个品种全部成活,正常生长,未见开花;薯蓣科的龟甲龙正常生长,植株形态良好;景天科23个品种的成活率差别较大,成活率80%以上的有5个品种,最高的是黑法师(90.0%),其次是观音莲(86.7%),成活率最低的是蛛丝卷绢(40.0%);大戟科的布纹球生长良好,正常开花;独尾草科的20个品种成活率都在85%以上,其中成活率100%的有7个品种,植株全部生长良好且能够正常开花。

2.2 26个品种多肉植物在福州地区的适应性评价

从表2可以看出,26个品种多肉植物在福州地區的越夏难易度不同,适应性程度排序为仙人掌科>独尾草科>景天科>番杏科,仙人掌科和独尾草科的植株越夏相对容易;景天科多肉除了黑法师外,越夏都较为困难。主要原因是福州夏季雨水多,空气湿度大,特别是7、8月份高温高湿的气候持续时间长,不利于植株的生长,此时若栽培基质的透气性和排水性不佳,则极易导致植株腐烂死亡。大部分植株的死亡都是由于浇水不当所导致的,一种是断水太早,植物还没进入休眠就断水造成枯萎,还有部分品种在休眠期内完成新老叶的交替,若太早断水会影响新芽的分化,从而导致植株死亡;另一种是浇水太频繁,植株已经进入休眠,但没有减少浇水次数和浇水量,导致烂根,进而植株死亡。

从试验结果(表2)可知,大部分的植株都能够正常越冬,主要是由于福州冬天气温基本保持在0℃以上,绝对低温时间短,只要做好霜冻的防护措施就可以避免植株的死亡,其中表现较好的是独尾草科和仙人掌科多肉植物。

3 讨论与结论

3.1 多肉植物在福州地区病虫害发生情况

经过一年的栽培管理发现,夏季是多肉植物病虫害的高发期,有部分植株比较容易感染病虫害。其中生石花的主要病害有叶斑病和叶腐病,特别是当夏季高温浇水不当时极易发病;鹿角海棠主要虫害是根结线虫和蚧壳虫;红稚莲易发生红蜘蛛、蚜虫和蚧壳虫为害;蛛丝卷绢病虫害主要有根粉蚧和黑腐病。蚧壳虫是多肉植物最常见的虫害之一,主要危害叶片表皮相对薄且水分含量大的多肉植物,景天科和仙人掌比较容易受蚧壳虫为害,番杏科、独尾草科和萝藦科受害较轻。

3.2 多肉植物应根据品种特性选择繁殖方式

多肉植物因其分生组织发达,比较容易繁殖。多肉植物主要繁殖方式有播种、扦插、嫁接和分株,应根据品种特性选择不同的繁殖方式。仙人掌科和番杏科植株具有生长缓慢、植株矮小、不易群生的特点,适合采用播种和嫁接繁殖;景天科植株具有生长迅速、容易群生且植株较高的特点,适合采用分株和扦插繁殖;独尾草科植株高度肉质、易生侧芽且容易群生,适合采用分株和扦插繁殖。

3.3 多肉植物应根据栽培生长情况选择生态环境

多肉植物种类繁多,从栽培生长的情况分为“夏型种”“冬型种”和“中间型”3种[8]。“夏型种”主要在夏季生长,当气温低于10℃时植株停止生长,进入休眠半休眠状态,有的会出现落叶现象;“冬型种”主要在冬季冷凉季节生长,夏季高温时进入休眠;“中间型”在夏季高温和冬季寒冷时都处于休眠或者半休眠状态,只在春秋季节生长。植物的生长受生态环境影响的程度很大,温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主要是指植物所能承受的高低温范围,而温度高低常常会和光照控制产生冲突,特别是在夏季,要保证充足的光照,势必会使植株承受相对的高温,如果要将温度保持在合适的范围之内,就达不到植株对光照的基本要求。因此在实际栽培过程中,需要针对品种的不同特性进行科学有效地控制。在福州地区进入夏季后,应将多肉植物移到通风阴凉的环境中,避免长时间暴晒,并严格控制浇水,同时做好病虫害的防治措施。

参考文献:

[1]王成聪.仙人掌与多肉植物大全[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

[2]王成聪,陈恒彬,陈榕生.福建厦门地区龙舌兰科多肉植物资源及其园林利用[J].亚热带植物科学,2014,43(1):69-72.

[3]张乔松,朱纯,阮琳,等.优良覆盖植物“绿景天”引种试验及天台绿化的应用研究[J].广东园林,2001(3):18-24.

[4]金立敏,蔡曾煌,姚昆德.20种常绿地被植物在苏州地区的引种栽培观察[J].江苏农业科学,2006(1):87-89.

[5]黄卫昌,秦俊,胡永红,等.屋顶绿化植物的选择:景天类植物在上海地区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5,33(6):1041-1043.

[6]陈艺荃.拟石莲花属多肉植物引种及栽培研究[J].福建农业科技,2007(1):22-24.

[7]王丽花,瞿素萍,杨秀梅,等.景天科多肉植物在昆明地区引种试验[J].江苏农业科学,2017,45(15):106-109.

[8]卢洁,李晓花,梁同军.十二种多肉植物越夏适应性及其应用研究[J].北方园艺,2015(19):87-90.

(责任编辑:柯文辉)

猜你喜欢
引种福州
Task 7
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 2020年将在福州举行
以人为本 追求卓越——福州十中简介之一
以爱之名 和谐至美——福州十中简介之三
锐意改革 砥砺前行——福州华侨中学简介之一
福州暫扣超標電動車2.2萬輛 場面震撼